第50章 第 50 章(1 / 2)

加入書籤

知道耿奕喜歡馬廚子的手藝,四阿哥這次出去就帶上了劉廚子。

幾個阿哥在前麵趕路,劉廚子帶著徒弟和鍋碗瓢盆的馬車在後邊慢一點走。

劉廚子又是高興又是忐忑,畢竟自己的手藝不如馬廚子,生怕伺候不好幾個阿哥。

另外就是四阿哥會帶上他,也是因為耿奕離不開馬廚子的手藝,再就是劉廚子要年輕一點,經得住路上快馬加鞭的折騰。

不過總歸是大顯身手的機會,劉廚子就把幾個徒弟都敲打一番,讓他們好好乾活別偷懶,收拾好東西就搬上馬車,跟著四阿哥去城門匯合了。

另一邊十四阿哥沖進德妃的寢宮,通傳的人都來不及跟上,把德妃嚇了一跳:「你這孩子怎的毛毛躁躁的,又怎麼了?」

十四阿哥沒說前朝的事,就道:「皇阿瑪剛給我派了差事,這就要收拾東西出發了,去江南,大概幾個月後回來,就來跟額娘說一聲。」

他說完掉頭就要走,被德妃眼明手快抓住:「等下,你這說得不清不楚的。而且去幾個月,你怎麼收拾東西,讓嬤嬤給你去收拾。另外讓嬤嬤跟著,身邊也有人伺候。」

十四阿哥連忙擺手道:「三哥和四哥也一起去,他們都沒帶多少伺候的人,隻帶上兩個太監和廚子就足夠了,我還帶什麼嬤嬤。收拾東西我不會,身邊伺候的人難道不會嗎?額娘就不必操心,我會看著辦的。」

他這次沒停留,直接轉身就走了,畢竟時間不多,得抓緊時間回去收拾行李的。

德妃看十四阿哥匆忙離開,死活不肯收個嬤嬤,還想給他點什麼帶著走也來不及,頓時嘆氣道:「這孩子是越發跳脫,跟屁股著火了一樣,一會兒都坐不住。」

嬤嬤就笑道:「皇上給十四阿哥派了差事,十四阿哥這是急著辦差,是大好事了。」

一來皇帝開始重用十四阿哥,二來十四阿哥也從半大孩子開始變得懂事起來,能夠有擔當了。

德妃聽著就點頭笑道:「你說得也對,就是孩子忽然長大得太快,我有點不習慣,小十四也到了不怎麼需要我的年紀的,能自個做主了。」

不過好歹十四阿哥還記得出發前跟自己說一聲,而不是轉身就跑了,讓別人來告訴他,總算是懂事了一點。

德妃估計想不到要不是四阿哥提醒,十四阿哥一心隻想出發,哪裡還記得跟她說一聲呢!

十四阿哥老早讓心腹太監先回府開始收拾,回去後看了一圈,感覺沒漏掉什麼,就揮手道:「好了,趕緊走,別讓兩個哥哥在城門久等了。」

他匆匆忙忙過去,就見三阿哥和四阿哥已經等在城門了,連忙道歉:「是弟弟拖拉了一點,讓兄長好等。」

三阿哥不在意道:「沒事,我們也剛來,出發吧。」

四阿哥點點頭,幾人直接騎馬趕路,後邊跟著幾輛馬車。

累了他們就進馬車歇一會,吃點東西喝點茶,然後再繼續騎馬,連休息時候也是絲毫沒耽擱趕路。

緊趕慢趕,他們大半個月就到達江南,侍衛先進去發現有點不對勁,幾個阿哥就喬裝打扮一番後低調進城查探一番。

四阿哥趕緊叫來當地知府,得知知府被抓了,如今暫時讓師爺代管,正焦頭爛額,聽說阿哥們來了,趕緊過來拜見:「屬下見過三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

他就問道:「怎麼回事,那些書生怎的都聚集在知府門口,久久不散去?」

師爺擦著額頭的冷汗低下頭道:「自從得知是知府和幾個考官都收了賄賂來排名次,書生們就十分憤怒,起初隻有幾個人過來,被差役趕走後,人就越發多了起來。」

如今足足有上百人坐在知府門口,他們也不鬧事,就安安靜靜坐著,周圍不少百姓圍觀,讓師爺的壓力倍增,卻不知道如何是好,隻等著皇帝派來的阿哥處理此事。

三阿哥就皺眉道:「你沒跟書生說說,皇上已經知曉此事,派了我們來處置,重新開一場?」

師爺繼續擦汗道:「屬下說了,但是書生們並不相信,還覺得是敷衍他們,打算把此事壓下去,不了了之,於是就跑到門口來,生怕屬下也跟著跑了。」

如今府衙裡除了師爺就隻有幾個差役在,他們戰戰兢兢就怕這些書生闖進來。

十四阿哥聽得嗤笑一聲道:「怎麼,你們還害怕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

書生們大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抬,差役們一個個虎背熊月要,反而怕了?

四阿哥沒好氣看了一天十四阿哥,三阿哥就跟他小聲道:「官府有錯在先,要混亂中不小心打傷了那些書生或是踩踏死傷的話,此事就更麻煩了。」

所以差役們不是怕打不過書生,就怕這些跟豆腐一樣的書生磕磕碰碰可能就死了傷了啊!

十四阿哥無語,不過好在這些書生暫時隻在門口坐著,沒有真的沖進去嚇壞這些差役。

三阿哥和四阿哥互相看了一眼,就示意師爺先回去,帶著的人也退到城外,十四阿哥就不明白了:「四哥,我們這是要出去嗎?」

他們才剛來,這就要走了,這裡的事不管了嗎?

四阿哥好笑道:「不是,我們重新進來。」

他揮揮手讓蘇培盛去準備一下,就帶著滿臉茫然的十四阿哥回去馬車換上一身最華美顯眼的衣袍。

十四阿哥低頭看著自己更是茫然了:「四哥,我們這是要風光進城?」

這是做什麼,震撼出場嗎?

三阿哥也換了一身上馬車,比十四阿哥的袍子更是顯眼,金絲銀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差閃瞎人的眼了。

十四阿哥覺得再是風光出場,也不用穿得跟暴發戶一樣顯眼吧?

三阿哥沒好氣道:「就是要顯眼,不顯眼怎麼讓全城的人知道我們幾個來了?皇阿瑪讓他們幾個來,不就是處置這裡科場舞弊之事。要是我們低調入城來查,誰會知道阿哥們來了?」

就是得讓所有人知道,皇帝沒放棄這片的科考,還派了親兒子來處理此事!

十四阿哥似懂非懂點頭,反正他跟著兩個哥哥就行了。

蘇培盛不知道哪裡弄來的儀仗,前前後後不少人,加上一隊滿身肅殺之氣的侍衛們,他們一隊人浩浩盪盪進城。

剛進城沒多久,全城人都知道皇帝派遣三位阿哥來處理舞弊之事!

周圍沒被抓起來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心急火燎趕過來拜見,一時之間府衙門口的人就更多了,簡直絡繹不絕。

然而阿哥們誰都沒見,而是先見了書生們。

三阿哥看著底下的書生們開口道:「皇上已經知曉此地之事,非常憤怒,甚至氣得臥榻不起。隻道江南從來都是選拔人才之地,從沒見過如此汙穢之事,特意派遣我們幾人來處置此事。」

「大家不必擔心,參與舞弊的官員和賄賂官員的書生一個都逃不掉。而無辜的書生們也不必錯過了這場科考,會重新選拔德高望重之人來擔當考官,重出一份考卷,一個月後再加開一場科試!」

前麵的話讓書生們心裡沒那麼憤慨,卻不是不失落。

然而後邊的話叫他們立刻振奮了起來,重新科考,證明他們今年不必回去再耽擱幾年的?

這無疑是天大的喜事,畢竟趕考的書生不是全都家境富裕,這些年有些是熬著過來的,一邊抄書補貼家用,一邊省吃儉用來攢盤纏。

再苦等幾年,他們未必真能堅持下去。

如今好了,不必再等,書生們還有機會就在今年重新科考,自然麵露喜色。

不過三阿哥也道:「我會派人重新考核書生們的身份,免得有漏網之魚,還得各位配合才是。」

心裡沒鬼的人當然沒什麼不願意的,四阿哥注意到其中幾人的目光閃爍,就讓蘇培盛記下來,回頭仔細查一查。

恐怕這次的漏網之魚不少,還想渾水扌莫魚到知府門口的書生裡麵來,逍遙在外的還有多少?

四阿哥還讓十四阿哥派侍衛在城門各處,也得加緊巡視。因為需要重新登記身份的緣故,暫時任何書生都不能隨意離開。

若是有偷偷跑的,肯定做賊心虛的書生,直接抓起來就是了。

十四阿哥得了吩咐,屁顛屁顛帶著侍衛們去各處城門布置好,自己則是喬裝打扮一番混在人群裡,在城門附近挨個巡邏。

三阿哥安撫住書生之後,就開始物色考官。

原本的考官哪怕中間有不知情的,暫時還沒能洗清嫌疑,需要避嫌。

他查閱了當地和附近的官員和大儒的名單,劃定了幾個才華出眾又品德受當地贊譽的人,分別派人親自上門去請過來當考官。

有的人腿腳不便不好過來,又老眼昏花自認不能負責此事就婉拒了。

餘下的隻要能動,腦子也清楚的,二話不說都答應趕過來。

能當考官那是莫大的殊榮,科考的那些書生都要尊稱他們一聲老師的。

對書生來說,能當一回考官,桃李滿門,也不枉此生。

半個月的功夫陸陸續續來人,加起來足足有十一個考官,都被三阿哥一起安置,先讓長途跋涉的先生們休息一天,然後就要開始重新做考卷了。

而且三阿哥還封鎖了院子,這些先生身邊帶來的人隻能留下一個伺候,其餘的不能隨意進來,更別提是傳遞消息,這是防著中間有人跟之前一樣泄露試題。

食材讓人送到門口,采買不能跟廚房的人接觸,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侍衛在中間盯著。

院子裡外都有侍衛,看似防備,好似是把幾個先生看守起來一樣。

大儒們倒是不介意,之前發生那樣的事情,越是守衛嚴密才不會出紕漏,外邊的書生才能更放心。

果不其然書生們原本還擔心阿哥過來就是敷衍了事,誰知道院子被重重包圍,蜜蜂都飛不進去,更別提是人了,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大儒們在裡麵除了不能出外,身邊有人伺候,吃穿有人照顧,隻需要每天努力想題目就行了。

三阿哥在裡邊盯著,沒有擅自寫題目,而是等大儒們寫好後仔細看了看,讓他們互相也看看,選出最適合的題目來。

難度不能太難,卻也不能太容易,適當才行。

不能浮於表麵,還要有深度。

大儒們都是有才學的人,有了框架之後,費了些功夫,半個月後終於出了一卷題目。

然而三阿哥卻道:「辛苦各位了,還得再出一套題目來。」

聞言,大儒們都驚住了,很快卻明白三阿哥這是打算做兩套題,到時候那天會出哪一套很可能就是隨便拿的。

那樣就不擔心一套題目泄露的話,還有另外一套備份的題目能用,可謂是小心謹慎了。

已經出了一套,另外一套就要簡單得多,隻費了七天功夫就做好了。

三阿哥這邊準備停當,那邊四阿哥帶著人審問也到了尾聲。

這些官員都是收錢辦事,誰都不是硬骨頭,什麼都願意說了。

一個說了,後邊就跟著一串。

這一串那一串,好家夥,幾乎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員大部分都牽扯進來了。

哪怕沒伸手的,卻也是知情的,四阿哥並不打算放過。

沒沾手沒拿錢,卻知情不報,那就是同夥了,怎能輕輕放過?

以後誰都能這樣,隻要佯裝不知道,就能獨善其身,這可能嗎?

四阿哥鐵麵無私,一出手就把人全部抓了起來,一個都不放過,更是抄家清點所有財產收歸國庫。

朝中就有禦史覺得四阿哥這樣簡單粗暴橫掃整個江南官場,眼裡容不下一顆沙子的做法不可取。

官員都撤掉了,江南的官場豈不是要癱瘓,無法運轉了嗎?

一時之間去哪裡找來那麼多的官員填補上,這顯然是太過了!

另外有大臣卻是贊同四阿哥的做法:「若是錯了不懲罰,知錯犯錯的人留下,以後總歸是個禍害,還可能讓其他人覺得這隻是犯點小錯而已,以後還敢!」

不狠狠掃清這些朝廷毒瘤,以後隻會越來越多!

皇帝養病了一段時間,總算是慢慢好起來了,精神頭卻依舊大不如前,人也瘦了一圈,聽著有點不耐煩道:「怎麼,他們做錯事,私下截留稅收,朕還得把人留著?這上上下下的,就找不到能替代的人才嗎?」

大國上下多少人,人才輩出,幾個接替的人才都找不出來,這不是說皇帝無能了?

禦史連說不敢,又道:「四阿哥決意把這些官員都斬首示眾,罪臣足有上百人,實在有傷天和。」

一下子殺那麼多官員,把其他人都驚住了。

皇帝在上首眯了眯眼道:「以愛卿之見,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禦史就拱手答道:「微臣以為,這些人確實有罪,可以抄家和繞城示眾,然後流放三千裡,沒必要全都殺了,也會對四阿哥的名聲有礙。」

皇帝點點頭道:「你最後這句話說得也對,確實對老四的名聲有些壞處。來人,讓人去宣旨,就說把這些官員處置是朕的意思。」

「他們截留稅收在前,科場舞弊再後,罪有應得。」

他又低頭看向那個勸和的禦史道:「那些罪臣才是有傷天和,害了多少有才之士,讓他們鬱鬱而去,沒能留下為朝堂為朕辦差,實在是一大遺憾。」

那些被舞弊的書生占了名次的有才之人,要是富裕之家還能換個營生,要是貧窮的寒門之子,顯然是傾盡所能來考一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逼婚36計:冷爺的心尖愛妻 儒道:我寫書成聖 慕少的秘寵甜妻 九零之互換人生 [短道速滑]從學霸到冬奧冠軍 無人救我[無限] 吻杏 換嫁世子妃 仙界老祖在七零 [清穿]皇家小道士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