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來臨(1 / 2)

加入書籤

而就在四川平定叛亂的戰局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天啟元年六月,熊廷弼入京了。

同時緊急奉詔進京的還有先後隸任四川總督、薊遼總督的王象乾,以及剛剛平定苗疆叛亂的張鶴鳴和原山東巡撫王在晉。

遼陽沈陽相繼被後金攻破,朝廷臣請用引退賦閒在家的王象乾象乾,天啟帝特遣官齎敕,召之至京。

此時正值兵部尚書崔景榮謝事,朝廷即命王象乾代理兵部尚書一職。

王象乾倒是乾脆,以七十有幾高齡,主動請纓,以年老目瞶不欲署部事,疏陳守禦關外及招撫插漢諸部方略,拒絕留京掌管兵部,請求外任薊遼總督。

天啟大稱獎,正巧薊遼總督文球因病致仕,遂同意了王象乾的請求。

領旨後的王象乾於是招徠昔日舊部,急急忙忙的便出發了,去鎮守薊州!

而張鶴鳴卻是人精一個,接詔後一路托病緩行,等距離最遠的熊廷弼到任後方才緩緩來遲,卻意外留京掌管兵部。

王在晉因之前一直負責保障後勤,遂受命以任戶、工、兵三部左侍郎,一職三任,也是牛大發了。

聽聞熊廷弼即將到京,王在晉特意等了三天,等熊廷弼到後方才一起進宮麵聖。

而此時的熊廷弼算是王者歸來,威望一時間達到了頂點。

熊廷弼入京之日,都人焚香誥天,兵部衙門更是被擠了個水泄不通。

當然,熊廷弼也不含糊,麵聖時向天啟分析了下遼東目前的局勢:奴酋新據遼陽,根基不穩,遼人難服,要想恢復遼東,須三方布置:在廣寧厚集步騎以牽製後金主力;在天津與登、萊各設巡撫,置舟師,乘機入遼南;在山海關設經略,節製三方。

「一軍出廣寧用馬步兵對壘與三岔河,吸引後金主力,一軍以海上督舟師乘虛入南衛,隻需大張旗鼓動搖敵之軍心即可,同時在東麵聯合朝鮮從後方打擊後金,奴酋必然腹背返顧,奇正相倚,則恢復遼陽大有可為。登萊天津廣寧三地並設撫鎮山海適中之地經略節製三方。」

熊廷弼三方布置之策一一出,朝廷各方一片叫好,天啟也十分高興,對熊廷弼那是有求必應,加封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命其駐守山海關,第二次升任遼東經略,經略遼東軍務。

熊廷弼也不客氣,借此請尚方寶劍,請調兵二十餘萬,以兵馬、糧草、器械之類責成戶、兵、工三部。請為監軍道臣高出、胡嘉棟,督餉郎中傅國昭雪,恢復官職,讓他們理事。建議啟用遼人原贊畫主事劉國縉為登萊招練副使,夔州同知佟卜年為登萊監軍僉事,原臨洮推官洪敷教為職方主事,軍前贊畫,用以收攏遼人的心。

此時正值用人之際,天啟稍加思緒後,便都予以批準。

昔日正三品的侍郎變成了正二品的尚書,曾經的四品僉都禦史升級為三品副都禦史,不但頭銜嚇人,天啟還要求在熊廷弼出京之日,大小京官出郊踐行。

熊廷弼雖是遼東經略,但朝廷也不知怎麼想的,同時又擢王化貞為遼東巡撫。

王化貞此人原先隻是個兵備道駐守廣寧,當時沈陽陷落,王化貞就認為奴之得誌非虜所欲寄希望花錢請蒙古人起兵滅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道存己心 輪回大劫主 飛沉記 我可以重置時間 我是狠人大帝的同鄉 李朝萬古一逆賊 仙行諸天 BOSS降臨現實 終焉神主 遮醜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