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與舊的沖突(1 / 2)

加入書籤

夏天的陽江格外熱。

舊城區以鼓樓路為帶,形成一個繁華的商業街區。陽江人素來喜歡熱鬧,對於小城裡的很多人而來,用過了晚飯,不等於一天的結束,相反,這表示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鼓樓路除了沿街的一些店麵燈火輝煌之外,一些空闊的地方也會被人搶占,搭著幾個帳篷,擺著幾張塑料桌椅,支起鍋爐,就是一個三五成群聚會喝酒的大排檔。

除了商業街之外,入夜時分,鼓樓路的北側不遠處的縣政府主樓也是燈火通明。

這是一座建國以來就一直使用著的縣政府大樓,一共四層,呈東西對稱布局,中間是樓梯,以此為界,四樓的東側是縣委辦公點,西側是政府辦公點。

此外,大院裡還有五棟小樓,一棟是人大辦公點,一棟是政協辦公點,一棟是食堂,一棟是大會堂,還有一棟是外地官員們的宿舍。

縣長錢東進一根接著一根煙地抽著,眉頭緊鎖。坐在他對麵的是政府辦、計委、建委、財政局以及規劃局的幾個領導,大家看著縣長這幅模樣,都心照不宣地默不作聲。

就在下午,縣裡由錢東進牽頭組織召開了新區規劃建設的推進會,這次會議破天荒地還邀請了幾位本縣的建築商、開發商,當然,還有縣屬建築公司陽江一建的董事長李道忠等地方實力派。

新區的規劃是縣委年初就拍板敲定,並報安州市以及省裡麵同意批復的,是具有法律法規效應的。

但陽江人天性喜歡安逸,喜歡吃喝玩樂,大多數人覺得,上千年來他們的祖祖輩輩就一直生活在老城裡麵,現如今老城的確破舊,但隻需要有步驟地維修整改就行了,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去搞什麼新區建設——那玩意兒太費錢了。

這些習慣了坐辦公室的局領導們也不喜歡大動乾戈,搞開發搞工程他們可以賺錢,但錢東進略顯激進的工作方式他們不認可,他們不習慣被趕著走路。

按理說,今天這個會縣委書記盧春江應該出席,但新區的規劃是縣長錢東進一手策劃並開展的,盧春江從心底並不贊同,隻不過因為他今年已經58歲了,早就有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

錢東進年輕,前程一片大好,需要政績來盡快提升,但他老盧快退休了,混了一輩子,現在隻求個安穩。

他這段時間來上下活動,大概率今年年底就要離開陽江,到安州養老去了。這個關鍵節點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安全著落,安享晚年才是最佳的選擇。

縣裡的頭頭腦腦們都知道兩個主要領導之間麵和心不和,但盧春江在陽江做了四年縣長四年書記,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當年盧書記提拔的,於公於私多多少少會偏向老領導,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一來,反倒使得錢東進主推的新區建設舉步維艱,就連一幫建築商、開發商們,也都持謹慎態度。

從安州建委過來的錢東進今年才四十出頭,已然坐到了正處實職的位置,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但仕途的競爭壓力從來不比商場戰場小,他這類被外放到縣城做主官的人,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做出點政績來,是很難更上一層樓的。

即便靠熬資歷最終也能混到副廳正廳,但你比別人慢了一拍半步的,就永遠落後於人了。

大家同樣拚命苦乾了二十年,結果,你變成了別人的下屬,人家混成了老子,你混成了兒子孫子,說有多別扭就有多別扭,說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關鍵你還不能把不快流露在臉上。

雖說他有安州市委副書記這樣的恩師做依靠,但整個安州市年輕的正處職乾部很多,誰的後麵沒有一兩個支持、培養、眷顧他們的大人物?據他所知,個別人在省裡都有重要的援手。

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說到底,還是用最好的成績來打敗競爭對手,讓所有人心服口服才是王道。

掐滅一根煙,見眾人都不說話,錢東進發話了:「新區建設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事情,全國各地都在搞,我們不搞,就會坐失發展機會,就會落後於人,就會成為陽江人民的罪人!近期,由政府辦牽頭,你們幾個單位配合,要拿出一係列新區建設獎勵措施出來。」

政府辦主任連忙在筆記本上記著,點頭應和著。其他幾個領導也都是點著頭。

「要引進一些外地的開發商,尤其是東南沿海以及南部城市的一些開發商,」錢東進又點起一根煙來,猛吸了一口,本土的開發商都太保守太膽小了,一點勇氣都沒有,讓他很是失望,

「通知工商局,近期外地的開發商注冊速度放快一點,不能讓人家認為在我們陽江辦事,總是拖拖拉拉。」

錢東進打開話匣子就收不住:「財政上看看,能不能拿出一些來做引導資金,鼓勵人家來投資興業。」

財政局長麵露難色,但沒有敢多說什麼,他相比其他局長們而來,更年輕更聰明,他早就聽到風聲,縣委盧書記待不到年底了,錢縣長極有可能升任書記,在錢「書記」最關切的事情上,他要是拖了後腿,明年這個位置或許就不是他的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農門沖喜小娘子又美又颯 局中局,我親手殺了夫君 玄幻:開局忽悠女帝拜我為師 小撩精又把穆爺親暈啦 傅正卿,別再鬆開我的手 我出版發行了師尊情史 手握簽到係統在年代文苟著 蜜愛成癮:霸總先生寵入骨 皇上,請自重! 穿成年代文裡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