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假如生活強迫了你(1 / 2)

加入書籤

一直到十幾年後,大家都覺得房子的價格一直在漲,一直在漲,還催生出什麼「丈母娘經濟」概念來,把推高房價的責任歸咎到丈母娘們的身上。後來大家基本上也都明白,推高房價的確有其人,丈母娘們並不能算是絕對主力。

開發商們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但也絕對不是所有開發商都是如此幸運。

從小地方來說,跟一些掌握核心權力的人關係緊密的那些本土開發商,往往的確會賺得直流油脂;但也有一些看著別人吃肉容易,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的人,卻虧得鼻青眼腫,比如新陽房產的陸華西。

從大地方來說,那些沒用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集團,是根本不可能染指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行業的,別的不說,高昂的低價就足以拒他們於千裡之外,更何況別的方麵,同樣需要不菲的投入。

投資界有句名言,叫做高風險高回報,很多人隻看到了高回報,但反過來講,高風險的話,往往會讓人虧得血本無歸。

馬光明跟孫希寧都看到了進軍南都市的廣闊前景,遠不是安州這樣的地級市所能比擬的。

從政策的角度來說,不管是東部發達的省份,還是中西部欠發達的省份,肯定都是要把發展省會城市擺在首要位置的。本省盡管情況更為復雜,省會南都市的經濟體量排名不在第一,但政治地位卻是無法撼動的,很多政策也自然向南都傾斜。

從城市化發展的規律來說,前二十年,國內人口的主要流動模式是從農村往城市集中,就像陽江縣城那樣,不少陽江的鄉下人,都以能夠在陽江買套房子為終極奮鬥目標;隻不過,大城市的資源更多更好,虹吸效應也更為明顯;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口的主要流動方向就會發生變化,變成由小城市往大城市集中了。

支撐房地產行業的,短期看政策,中期看金融,長期看人口。

能夠預判未來發展趨勢的,除了重生者之外,就是能夠準確把握住發展規律的那批人,他們站在風口上,哪怕是頭豬,都會被吹上天去。

所以,從眼前來看,投資安州的一些不錯的地方,跟投資南都比較偏僻的地方一對比,竟然還是投資安州更有賺頭。

但從長遠來看,南都市的發展資源和空間,都要遠超安州市,這是大環境下不爭的事實,跟安州人努力不努力並沒有多大關係。

「目前我看好安州東麵的一塊區域,我上次看到了規劃圖,這裡可能將落地兩個聯合辦學的大學,也就是俗稱的三本學校;同時,我更看好南都的西北角,就是新建的體育中心那一片,盡管目前那兒除了體育中心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樓盤和基礎設施,但我個人覺得,圍繞體育中心,肯定會有所發展。」馬光明把自己的想法跟孫希寧和盤托出。

「就是不清楚這兩個地方目前的行情價。」孫希寧也有些吃不準,畢竟,他對房地產這一塊也隻是略知一二,具體的像低價、造價之類的,就不是太清楚了。

「我估算了一下,以一百畝來計算的話,安州那邊估計要11個億,而南都那邊估計要14個億,上下浮動估計不會太大。」

這個數據馬光明已經測算過了,所以脫口而出。

要知道,一年前陸華西在陽江拿了一塊一百三十畝的地,價格都超億了,更何況一年後市場已經回暖的安州和南都呢。

這也就是馬光明選擇的兩個地方的相對偏僻的角落,否則的話,現在一個億還想在安州拿地?更別談南都了!

「房產公司那邊,估計能套出多少現金流來。」孫希寧繼續問道,他也必須要全盤掌握好情況,才能夠準確做出判斷來。

「不少購房人的貸款估計要兩三個月下來,我們跟銀行打打招呼的話,兩個月內估計可以到位,那樣的話,大概能夠達到11個億左右。」馬光明想了想,還是如實說道。

孫希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立即就明白了鄭亞軍的疑慮,以鄭亞軍謹慎的性格,他肯定是覺得,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這個現金流,在安州東側拿地再合適不過,也不用背上過於沉重的負擔。

但是,搞房地產的,哪有不貸款的道理!

加槓杆的確存在較大的風險,但是,不加槓杆又如何做到快速成幾何倍數增長擴張?

眼下的樓市估計還會再火上三四年,在這三四年裡不搶抓機遇的話,就會被時代所拋棄。

孫希寧的性格跟鄭亞軍不同,他喜歡大膽突進,但這件事情很重大,而且又是他所不擅長的房地產領域,所以一時間他也不好表態。

「那馬總你的意思是要去南都市了?」

想來想去,孫希寧還是要確定一下馬光明的意思,畢竟他才是大明集團的真正掌舵人,馬光明這會兒跟他說起這件事情,肯定也是為了以後開會討論的時候,讓他明白該站哪一邊。

大凡事關重大的會議,一般來說會前幾個大佬都會私下碰個頭,達成統一意見,到了會上異口同聲地支持某個決策,這件事情就基本敲定。絕對不會傻乎乎地坐等著會議開始,才發覺自己被孤立而處於被動。

「如果表哥堅持的話,」馬光明沉吟片刻,說道,「乾脆,雙管齊下。」

「什麼?」孫希寧一驚,「你的意思,是安州也要,南都也要?」

「對!」

「可是,哪來那麼多的錢呢?」

「借雞生蛋!」

……

馬光明知道他們的顧慮,手頭上好不容易有一個多億的現金流,全拿出去買地之後,隻能以地塊做抵押,去銀行貸款建設樓盤,等到一期二期銷售掉之後,才能還掉銀行貸款。

現在,馬光明打算拿地的錢都去貸款,這就會導致債上加債,風險很大。

除了借錢之外,其實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單獨把大明房產公司拎出來去融資,出售部分股權,換得真金白銀。

當初大明外賣就是這樣搞的,換來了青鬆資本的投入,才

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但是這與大明房產又不太一樣。

大明外賣網站這樣的線上經濟公司,在當下是比較吃香的,風投們也更喜歡這一類的項目,一旦做成了,那估值都是成倍地增長,一個一千萬米元的小公司,沒準一年後估值就能上億。

但大明房產這個公司經營的是房地產項目,費錢費力,收益還不固定。

即便是有風投公司想投,馬光明這會兒自己都不願意,拿到這筆錢,看上去解決了當下擴張的需求,但反過來也永久地丟掉了一定的股權和收益,以後就要源源不斷給別人分紅。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條路,借錢!

向銀行借錢是不可能的,銀行貸款需要抵押物,沒有足夠的抵押物,是換不到真金白銀的。

可伸手要借一個多億,誰又能輕而易舉地捧出這麼多的現金來呢?

私底下集資呢?

這可是違法的行為!

隻不過這種事情向來是民不舉官不究,而且這在當下也是一個常態操作,畢竟金融上的風險還遠未到暴雷的時候,等過兩年這類危機越來越大,也就要從上至下費盡力氣去搞預防金融風險工作。

如果說不了解前景而盲目集資投資,是這一種豪賭,成功了就是起高樓,失敗了就是跳高樓。

但馬光明不是了解發展前景,而是知道發展前景,就像知道盅裡的骰子號碼,然後去押注買大買小那樣,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當孫希寧聽說馬光明有集資的想法的時候,足足愣了幾分鍾。

這也太冒險了!

孫希寧已經算是膽子很大的人了,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集資容易還債難,一旦出現丁點問題,就容易引發擠兌潮,從而拖垮整個集團,其他項目也會受到牽連。

「三思而後行!」孫希寧憋了半天,隻冒出了這五個字。

「你找人測算一下,集資15個億,年息百分之十,我們需要多久能夠連本帶息全部還掉。」馬光明想了想,還是做出了決定。

隻是具體的方案還要財務測算,拿地之後貸款建樓,需要出售多少麵積,才能夠迅速回流資金,畢竟這樣的行為是不被認可的,也隻能快速還清才能避免惹火上身。

孫希寧嘆了口氣:「這件事情我馬上就安排人,根據安州東部、南都西北部的行情做出判斷,隻不過,這樣的事情,可一不可二,萬一追究到了,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這幾年的相處,孫希寧早就清楚馬光明的為人,比他膽子還要大,更喜歡冒險,但每次居然還都能賭對,也讓大明集團快速發展到了現如今這個規模。

隻能再相信他這一次也會賭對了!

不過,他的賭運會一直好下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農門沖喜小娘子又美又颯 局中局,我親手殺了夫君 玄幻:開局忽悠女帝拜我為師 小撩精又把穆爺親暈啦 傅正卿,別再鬆開我的手 我出版發行了師尊情史 手握簽到係統在年代文苟著 蜜愛成癮:霸總先生寵入骨 皇上,請自重! 穿成年代文裡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