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1 / 2)

加入書籤

章節21

一日後,白錦扶、景彧他們回到了京城。

到了寧安侯府門口,江叔衡與他們二人告辭,臨走前拍馬經過白錦扶身旁,趁景彧沒注意,低頭沖白錦扶擠眉弄眼了兩下,「那就這樣說好了?」

白錦扶點點頭,「嗯。」

他們以為他們的小動作沒被景彧發現,其實景彧早在一旁留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隻是不露聲色。

江叔衡離開,白錦扶和景彧往府裡走,走到回他住處的岔路口,白錦扶正想跟景彧告退,景彧忽然不冷不熱地來了句,「你和他說好什麼了?」

「什麼?」白錦扶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景彧應該是聽到了他剛剛和江叔衡的對話,眼神飄忽了一下,快速編了個理由糊弄景彧,「噢,沒什麼,在白家大將軍救了我一次,我打算哪天請他喝頓酒以表謝意。」

景彧的目光凝結在白錦扶臉上,審視著他,「隻是如此?」

白錦扶茫然地眨眨眼,一副無辜的表情,「不然還能有什麼?」

景彧收回目光,側過身淡淡道:「江叔衡為人輕狂,桀驁不馴,在京中得罪的人又多,你與他平時還是要保持些距離的好。」

「……」白錦扶低頭捏了捏袖口,「可他畢竟救過我,我隻是請他喝次酒而已,應該沒什麼吧?」

景彧突然提議道:「我可以幫你謝他。」

白錦扶懵住:「……這種事也可以幫忙?」

景彧已經在幫白錦扶計劃要怎麼還江叔衡的人情,「金銀珠寶這些東西大將軍府不會缺,古玩字畫想必他也不會喜歡,這樣,我托人去找兩件神兵利器送到他府上,你覺得如何?」

白錦扶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咳了一下,小聲地道:「還是不用了吧侯爺,我知道您這樣做是為了我好,但是我也不能什麼事都依賴您,我總要有我自己的人際交往,而且要是真這麼做了,會顯得很沒誠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也是您教我的。」

聽白錦扶拒絕了自己的提議,景彧也沒再說什麼,他向來不是一個喜歡和人做爭執的人,眼睫垂下很好地掩藏起眼底的暗淡,淡聲道:「那好,該怎麼做你自己決定吧,回去好好休息,我走了。」

白錦扶看著景彧離開的背影,莫名其妙地揉了揉眼睛,奇怪,他怎麼又有種景彧好像在生氣的感覺呢?

可他到底在生誰的氣、因何生氣?

總不可能是因為他吧?不可能,明明他在景彧麵前一直就是個乖寶寶。

所以錯覺,一定是他的錯覺。

——

第二天一早,景彧準備進宮去向隆慶帝回稟他這次前往宿州尋找七皇子下落的結果。

但沒想到馬車到了宮門口,景彧剛從馬上上下來,就遇上了韓玉成。

兩人互相行過禮,韓玉成先聲奪人道:「寧安侯是準備進宮去跟皇上說七皇子找著了?」

景彧本來還不確定阻攔他們在宿州找人的幕後黑手是誰,但一看韓玉成今日特地在這裡等他,心裡便猜到了十之八-九,於是麵不改色地道:「丞相消息倒是靈通。」

韓玉成看著景彧似笑非笑地道:「本相要是侯爺你,就不會現在去跟皇上說七皇子已經死了。」

景彧負袖道:「丞相何出此言?」

韓玉成沉吟道:「距離皇上給的最後期限還剩一個月的時間,這眼看馬上就要過年了,難道侯爺想讓皇上沉浸在失子之痛裡來過這個年?依我之見,此事反正已經是一盤死局,不如先放放,說不定事情會另有轉機也未嘗不可能。」

景彧微哂,故作恍然道:「原來丞相是特意等在這裡給本侯解惑的。」

「解惑不敢當,不過是些肺腑之言罷了。」韓玉成含笑抬起手,雲淡風輕地擺了擺,「哦對了,本相聽說淑妃娘娘近日好像身體略有不適,侯爺若有空,倒是可以請旨進宮去探望一下淑妃娘娘。本相還有其他政事要處理,就先告辭了。」

景彧知道韓玉成來者不善,隻是他猜不透韓玉成為何要阻止他告訴隆慶帝七皇子的死訊,這對韓玉成有什麼好處?

不過剛剛韓玉成有一點倒是真的提醒到他了,聖心難測,若貿然去找隆慶帝,禍福難料,不如先去找最了解隆慶帝心思的姑母商量一下。

景彧遞了牌子進宮請求探望淑妃,兩炷香後,淑妃宮裡的太監出來接他進了宮。

淑妃景氏是景彧的親姑姑,隆慶帝還在潛邸時她就成為了隆慶帝的側妃,淑妃伴君數十載一直未能有子嗣,但因為德才兼備,所以一直很得隆慶帝的看重,自從惠元皇後薨後,六宮事宜便交給貴妃和淑妃一起打理,但韓貴妃入宮才不過十載,所以這皇宮裡,淑妃可以說是最了解隆慶帝的人。

到了淑妃宮裡,景彧給淑妃請過安後,淑妃屏退其他宮人,隻留下一名是她心腹的老嬤嬤在一旁伺候茶水,和景彧說話。

淑妃擺擺手示意景彧坐下,笑著問道:「伯斐,你今日怎麼有空來姑母這裡?」

景彧先關心問道:「姑母近日身體可好?」

淑妃笑道:「本宮一切都好,聽說你前幾日去了宿州,怎麼樣,可有七皇子的下落了?」

淑妃身體無恙,韓玉成那廝果然是在詐他,景彧眸光凜了一下,麵色如常地將他在宿州找到的一個名叫李乾的男孩很可能就是七皇子的事跟淑妃說了一遍。

淑妃聽說那李乾已經亡故了十年後吃了一驚,低頭幽幽嘆了口氣,麵上表情似有不忍,隨後抬頭對景彧道:「還好伯斐你沒有立即去跟皇上稟報此事。最近太子和烈王因為政見不一各自領著大臣在朝上吵得不可開交,皇上正為此事頭疼不已,若你此時貿然去跟皇上說七皇子已經亡故,與百越聯盟的事得不到解決,隻會更加令皇上雷霆震怒。」

隆慶帝已經年逾七十,雖說身體還算硬朗,但人越老就越不服老,是以近幾年來脾氣越來越差,喜怒不定,要是有誰不幸觸在他逆鱗上,被杖斃也是常有的事。

景彧臉色凝重,問淑妃:「那依姑母之見,此事何時向皇上稟報比較妥當?」

「若那孩子真的是七皇子,那他一死,你這差事就算是完不成了。」淑妃擺擺手,目光精明地閃了閃,「所以本宮以為,暫時不宜告知皇上真相,你不如先私下透露消息給太子和烈王,然後靜觀其變。」

景彧明白淑妃是什麼意思,這件事說到底和皇長孫、烈王的關係最大,要是找不到七皇子,急也是該他們最著急,既然他束手無策,那不如就把太子和烈王一起拉下水,事後就算隆慶帝問起,也有這兩個人當擋箭牌。

景彧略有些猶豫,「可知情不報,就是欺君……」

淑妃抬手掩袖冷笑一聲,看著景彧語重心長地道:「伯斐啊,你還是不夠了解咱們這位皇上,皇上日理萬機,哪裡會在乎這點小事,他要你找人,到了時間,你隻要把人交給他這差事就算完成了,至於過程怎麼樣,那些都不重要,明白嗎?」

淑妃從小看著景彧長大,姑侄兩人情同母子,她當然不可能害景彧。

景彧心裡有了決斷,起身向淑妃行禮道謝,「多謝姑母指教。」

淑妃擺手讓他不必多禮,慈愛地看著他道:「你這孩子就是為人太中正剛直,也不是說這樣不好,但如今太子和烈王爭權,黨爭愈演愈烈,咱們侯府也隻能明哲保身一時,本宮就怕你這樣的性子以後夾在中間免不了要吃虧,真是替你擔心。」

景彧淡淡笑道:「姑母不必過多擔憂,景彧隻是不願意做我不想做的事,以求問心無愧,但不代表我會任由人利用擺布,請姑母放心,隻要有景彧在一日,誰也不能欺淩到寧安侯府頭上。」

淑妃點點頭,贊許地道:「你心裡有數就好。對了,」淑妃想起什麼,話題一轉,「前日東陽長公主進宮來看本宮,也順便說了下長樂郡主擇婿的事。伯斐,你可知長樂郡主對你有意?」

景彧臉色不變,漠然道:「不知。」

淑妃見他臉上一點兒沒有喜色,心裡也差不多知道了景彧不喜歡長樂郡主,低頭笑了笑道:「本來東陽長公主是想求皇上直接下旨給你和長樂郡主賜婚……」

這下景彧臉色瞬間大變,立即起身站起來,「姑母不可!」

「你別急,本宮還沒說完呢。」淑妃有些詫異地看著反應有些激烈的景彧,「皇上看重咱們侯府也看重你,所以並沒有即刻下旨,先讓本宮來問問你的意思……伯斐,你可是心裡有了人?」

景彧聞言,臉色這才恢復了正常,否認道:「並無。」

淑妃目光不著痕跡地打量著景彧,黛眉微挑,嘴上沒問什麼,心裡卻是不信,她從小看著景彧長大,對這個侄子最是了解不過。

景彧一向潔身自好,對男女之事也不怎麼熱衷,因為要替老侯爺守孝,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也沒議親,淑妃曾試探問過景彧對自己婚事的想法,景彧回答的是,隻要姑娘賢淑,其他姑母可替他做主。

可剛才景彧的反應也太反常了些,東陽長公主府與寧安侯府門當戶對,長樂郡主也是個清秀佳人,這樁婚事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淑妃實在想不通景彧有什麼理由要拒絕,除非是他心裡已經有了別人。

淑妃問:「你心裡既無人,那為何不想娶長樂郡主?」

景彧一時也想不到什麼理由,可內心有個聲音一直呼喊拒絕,隻能生硬地敷衍道:「郡主千金之體,我既不會體貼人也不懂情趣,嫁給我隻怕委屈了她。」

「委屈了誰?」淑妃輕笑,拍了拍手裡的暖爐,悠悠道,「郡主又如何,我們寧安侯府的門楣也不低,更何況你還是世家裡有名的青年才俊,你可知京城有多少貴女想嫁給你?所以,你覺得本宮會信你這個理由嗎?」

景彧心裡亂糟糟的,一時理不清頭緒,垂手在兩側,低著頭沉默不語。

「罷了,你不想說本宮也不逼你。」淑妃抬手揮了揮衣袖,「本宮也不是個不講人情的人,你若有真心喜歡的姑娘,什麼時候想好了帶來給本宮見見,要的確是個好姑娘,本宮可以幫你去求皇上為你們做主。」

景彧如釋重負,抬頭感激地望著淑妃行禮,「多謝姑母。」

然而淑妃雖然沒有當麵逼問景彧心裡的人是誰,但出於對景彧的關心,等景彧一離宮,她便派人去了寧安侯府,向太夫人楊氏打聽情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婚如潮水 重生後寵妃不想入宮了 文學大佬夜兔君 顧眠 萌妻反撲:總裁請接招 春心負我 護食 王牌廚神 全能贅婿 嬌妻在上:顧先生的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