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六十六章(1 / 2)

加入書籤

清河王醒來的時候,王妃和郡主都圍在他的床頭,見他醒來,聲音急切地招來太醫。

清河王已經昏迷了半天。

太醫進來後,為清河王細細診脈,斟酌再三,還是說:「王爺這是怒火攻心,這幾日還是得多養養,方才能下床。」

郡主忍不住哭了出來,「阿耶,這是怎麼了呀?為什麼阿兄出去一回,人卻還沒了呢!」下午接到消息,她們趕去書房的時候,卻隻看到世子的腦袋擱在匣子裡,王妃當即也是兩樣一翻暈了過去,急得郡主一人左右難支,還是幾個謀士回過神來,連忙將太醫請了過來,再讓奴仆分開照顧兩人。

此刻,王妃也就隻比清河王多醒了一會。

清河王靠坐在床頭,臉色鐵青得可怕,宛如惡鬼。他老了,眼眶深深地凹陷進去,臉上的皺痕和花白的頭發,顯得他更加蒼老恐怖。

許久,他幽幽地說道:「公冶啟。」

他隻是念出這三個字,就如同陰森的詛咒,讓喋喋不休的王妃停下話,和郡主一起看向清河王。

清河王猛地甩開被子,踉蹌地下了床,「何華,趙明,劉康!」

這幾個人,都是清河王的謀士,後者是侍衛首領。

他們一直在外麵守著,在聽到清河王叫喚後,立刻就沖進來,老王爺眼神發紅,陰冷地看向劉康,「到底怎麼回事!」

劉康猛地跪了下來,悲愴地說道:「卑職已經親自趕去,發現別院上下,無一活口。世子的身體更是不知所蹤!」

清河王的手再度哆嗦起來,他猛地踹翻椅子,發出一聲難以遏製的悲痛吼叫,「公!冶!啟!」這一回,他更像是要咬碎年輕帝王的骨頭。

何華眼看清河王如此悲痛,欠身說道:「方才正接到消息,廣平王世子,似乎也沒了。」至少他們的暗樁再聯係不上了。

「是嗎?」清河王扭曲的臉上浮現出慘白的笑,「小皇帝的殺性這麼重,本王倒是懷疑,康王的死,跟他有沒有乾係了。」

趙明蹙眉說道:「康王和皇帝之間並無仇怨。」

何華看著清河王的眼,正幽深地盯著趙明,當即心裡發寒,立刻說道:「你忘了嗎?康王在此前,曾經問過莫府提親,不正是將莫驚春拿來揉搓。如果皇帝對莫驚春如此重視,那或許……」

趙明忍不住反駁,「就算是這樣,可那是康王!這小皇帝再如何發瘋,怎可能為一顆藥去殺了一個親王!」

何華:「那眼下,皇帝不就是……」

他猛地停下,可不能為了救趙明而將自己搭進去。

清河王在兩個謀士來回的說話裡逐漸找回自己的理智,他方才那一瞬間確實是想殺了反駁自己的趙明,但是眼下趙明說的話有道理。

「何華,趙明說得不錯。」清河王蒼老地說道,「公冶啟千裡迢迢讓人來殺我兒,怕就是猜到了本王的目的。

「他是因為本王觸犯到他的威嚴,應當不是為了莫驚春。」

莫驚春重要嗎?

當然重要,依著太醫院的醫案和公冶啟的反應,足以看得出皇帝如何暴怒。

尤其要在清河王的封地將世子殺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可偏偏公冶啟就是這麼做了,為何?

是為了報復。

可莫驚春再怎麼重要,也不過就這樣。

他是一個引子。

但不可能是理由。

不然依著何華的意思,那小皇帝豈非喜歡上了莫驚春?

可清河王再如何回想卻也想不起當初莫驚春究竟多亮眼,至少說明莫驚春的確不是那種漂亮的男子。

小皇帝什麼沒有,怎麼會看上莫驚春?

這是清河王在推己及人。

趙明欠身,「王爺,小皇帝此舉分明是為了激怒王爺!」

清河王嗬嗬笑起來,聲音裡有著一直難言的詭異,「本王一定要讓他,血債血償!!!」他的眼球詭譎地看向趙明。

「你說,廣平王要是知道他兒子死無全屍,那該會如何?」

九月裡,京兆府逮捕了京西宅院的賊人。

怎料不少賊人在搜捕的過程中奮力反抗,死了不少人。餘下的賊人禁不住拷問,總算吐露出指使他們的人,正是清河王。

清河王和廣平王交好,廣平王世子上京的時候,這些人跟從世子的隊伍入了京城。

廣平王世子在得知他們的意圖後,與他們發生沖突,被殺於宅邸內。

滿朝嘩然。

黃正合最先質疑,「清河王和宗正卿並無聯係,宗正卿對清河王世子更是有恩,他怎麼會刺殺宗正卿呢?」

禮部尚書的話也贏得不少人的贊同。

其中有好些都是之前想要追查真凶的,隻是在提出是清河王的時候確實出乎他們的意料,反倒是站在了另一邊去。

京兆府尹苦悶地說道:「這派來的全部都是死士,臣全部都查過了,除了被宗正卿與莫府家丁斬殺的那些,剩下都是見無力回天,服毒自|殺。」

是死士,便說明派來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如果沒有個準確的目標,他們未必會想到是誰,可京兆府尹查出來的線索居然是清河王,倒是讓有些人不信,卻也有些動搖。可殺人必定要有個理由,尤其是這等悍然不軌的大事,不可能隨便一拍腦袋就做事。

正始帝看了眼劉昊,劉昊步了出來,清了清嗓子,「諸位,奴婢有一話要說。」

他的出麵,止住了下麵沸沸揚揚的爭吵。

劉昊:「召老院首上來。」

老院首,就是老太醫。

他的官職雖然足夠上朝,可他是太醫院的人,壓根就無需出入朝堂,若是眼下要召他來說話,就得特特派人去叫。

可是劉昊這一揚聲,就有內侍將話傳出去,不多時,老太醫就出現在殿上。

顯然是一直在偏殿等候。

老太醫欠身說道:「陛下,太醫院曾經在數月內丟過一份醫案。太醫院內已經自查過,卻是再找不到行蹤。」

站在他旁邊的薛成臉色微變,厲聲說道:「是陛下的醫案?」

老太醫欠身,「確實如此。」

王振明忍不住說道:「太醫院丟了陛下的醫案,跟清河王襲擊莫驚春有什麼聯……」他的話還差一個字,卻猛地僵在原地。

朝臣百官都不是傻子,那一瞬,某種無言的寒意爬上後脖頸。

不少人立刻看向莫驚春。

莫驚春正安然地立在他的行列裡,手裡握著朝板,正眼觀鼻口觀心,仿佛現在朝堂上在說的事情都與他無關。

方才京兆府和太醫院所說的兩件事看著並無聯係,可一旦細思,卻有著最密切的聯係。

……正始帝!

今日上朝後,就一直沉默無言的陛下!

太醫院裡,關於陛下太後的醫案是最需要謹慎放置,絕不能外露,一旦泄露,便是大禍!

偏偏眼下的事情,如果串聯在一處,豈不是在暗示這份醫案,其實是清河王致使偷竊的?可如果清河王看到了醫案,又為何要刺殺莫驚春?

除非……莫驚春的重要,甚至遠超了對於其他的急切。

那莫驚春為何重要?

工部尚書猛地想起那剛剛修好的交泰殿,一下子打了寒顫。

如他這般想到的人不在少數。

更有激進如言官者敢於詢問,「陛下,若是要懷疑清河王和太醫院的事情有關,那需得有足夠的證據!」

沒有證據,那就算是說出花兒來,那也是不信的。

正始帝慢條斯理地說道:「寡人說過此事跟清河王有關係?」

言官語塞。

這要是沒關係,您偏偏在這時候將太醫院院首叫上來作甚?!那誰都會將這兩件事情聯係在一處啊!

不過這樣的話,言官倒是不敢說。

還是劉昊欠了欠身,方才說道:「人證倒是有一個,德百,將人帶上來。」

守在殿外多時的德百立刻去偏殿,將人給提了出來。

這人看著瘦削,年紀有些大了,麵白無須,是個太監,但是不知為何有點麵熟,尤其是朝中一些老臣,微眯著眼看著這內侍,總覺得好像在哪裡看過他。

顧柳芳忽而說道:「這人,是不是從前清河王身邊的貼身內侍?」

顧柳芳的歲數這麼大,其實已經是三朝老臣了。他從幾十年前就開始進出宮闈,擔任過兩朝皇室太傅,清河王和先帝,其實也曾經是顧柳芳的學生。

隻不過他如果不教授皇室子弟時,就不常在朝,而是在他的書院。

這是屬於他的特例。

最近顧柳芳在朝,還是因為竇氏藏書的事情才回來的,最近人經常泡在翰林院。有他在,一些登門拜訪的權貴世家才收斂了氣勢,對張千釗來說無疑是好事。

顧柳芳這麼說,一下子引起了朝臣注意,依著這位大儒的性格,眾人也不認為他會撒謊,許伯衡和幾個老臣盯著看了片刻,緩緩說道:「確實是清河王身旁的內侍。」

劉昊淡淡說道:「黃德,還不快快將你所做的事情說出來。」

劉昊的話分明不重,可朝臣肉眼可見黃德抖了抖,跪在地上說話,「奴婢是永寧元年入的宮,當時王爺要離開京城去往封地,憐憫奴婢家人還在京中,就沒有帶奴婢離開。奴婢後來入了禦膳房,又去了藥房,都是些清閒的活。

「永寧十二年的時候,清河王突然送來消息,讓奴婢時不時送些消息出宮。奴婢的位置無關緊要,能送出去的不多。

「永寧三十二年,先帝的身體逐漸衰弱,奴婢在藥房看得最是清楚,便將這事傳了出去……」

不少朝臣蹙眉,永寧三十二年的時候,當時還是齊王的清河王確實有過異動。

「……交泰殿的事情出來後,藥房連著三月熬夜不休,奴婢覺察出其中有問題,便設法去太醫院偷出來陛下的醫案,發現,發現……」

一個失神,那老太監的話已經說到最後,人匍匐在地上哆嗦著,像是即將要說出的話如此恐怖異常。

「……陛下所中之毒壓根未清,仍然需要莫驚春的血入藥,如果沒有莫驚春的話,那陛下的神智,或許……」

「荒謬!」

莫廣生忍不住踹了他一腳,將老太監踢得哀哀叫喚。他的臉色難看,一身有別於文官的穿著讓他顯得異常出格。

此舉是殿前失儀,但是眾人看了看莫廣生,倒也能夠理解。

而陛下沒有說什麼,言官自然不會不知趣。

許伯衡的神色不變,隻有在聽到餘毒未清時露出微微的訝異,其餘時候都如同木雕聽到最後。他看著老太監沉默了片刻,方才緩緩起身,「陛下,若是這內侍所說無誤,那還請陛下明確告知老臣一事,陛下當真餘毒未清嗎?」

這對朝廷內外,無疑是一件大事。

正始帝年輕。

正是因為他太過年輕,又有雄才霸略,即便性格喜怒無常,翻臉無情,但也確實算得上一個好皇帝。

這幾年各地偶然的災情,都解決得悄無聲息,不管是南征北戰,也確無敗跡,如今朝內風起雲湧,許伯衡更是透過其中看到帝王勃勃野心,如果依著陛下的謀算,一步步下去,或許真的能瓦解世家門閥的根基。

可前提是,正始帝還在。

如今宮內隻有四歲幼子,如果出事,那是絕對不可能撐起這個王朝。

公冶啟揚眉,看著許伯衡的模樣就跟從前在東宮看著許太傅倒是無差,透著一絲狡黠和洋洋得意,「許閣老這話說得,怎麼有種寡人下一刻便要羽化登仙去的感覺?」

許伯衡失笑,「臣不敢。」

公冶啟屈指敲了敲桌案,似笑非笑地說道:「許閣老要是不敢的話,那就沒有敢的人了。」他的目光落在黃德身上,變得薄涼冰冷。

「他說得不錯。」帝王從容不迫地說道,「百越之毒在寡人體內紮根,要根除確實不易,需要徐徐圖之。」

此話一出,包括莫廣生在內的朝臣臉色微變。

莫驚春感覺到不少紮人的視線,卻是麵無表情地看著前方,就連正始帝,也在有意無意間掃過莫驚春,那眼神裡蘊含的意味,莫驚春暫時不打算去理解。

「……陛下,光是靠著這人的一麵之詞,就要斷定清河王圖謀不軌,是不是稍顯倉促了?」薛青微微蹙眉說道。

正始帝:「寡人什時候說過要確定清河王的罪名了?」

帝王無賴般一攤手,笑得異常開懷,「這不過是一次友好的交流,薛青,你就是太緊繃,總是開不得玩笑。」

那黃德被無聲無息帶了下去,誰也沒在意他的死活。

誰也,都在意他的死活。

莫驚春若有所思,陛下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莫家人原本覺得皇帝是絕對不會將此事揭露出去,可陛下偏偏就揭露出來。

莫驚春並不認為此事瞞著有用,如果陛下的症結猶在,那百越毒這個擋箭牌,能用多久,就能用多久。

對於時時和陛下接觸的朝臣來說,雖然擔憂陛下中毒的情況,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畏懼害怕。畢竟他們時時在陛下跟前,陛下若是當真身體衰弱,焦躁暴怒,他們是看得出來的。如今陛下不過是比往常情緒起伏要大了些,偶爾更為冰冷無情之外,倒是沒露出什麼大礙。

可是莫驚春更不覺得,此刻揭露會是好事。

朝內無憂,那,朝外呢?

正始帝特特在此時放出去這樣的消息,未嘗不是要上竿掇梯。

若是真引起兵禍,那該如何?

莫驚春有些看不透帝王此刻的行為。

下了朝會,莫驚春緩步行在宮道上,投來的視線不在少數。莫飛河和莫廣生等幾個武將都被叫到賢英殿去,想必是有要事要說,而莫廣生在離開前,還忍不住看了過來,眼底有些擔憂。

莫驚春卻是好笑。

如同清河王這樣敢於在京城動手的人實在是少,而且防賊也做不到日防夜防,這隻能見招拆招。

莫驚春受的傷除了胳膊和背部的傷口外,基本上都愈合了。

太醫院的藥確實有效,就是換藥的時候賊疼,墨痕時常發出慘叫,抓著衛壹問你們宮中的藥為什麼這麼痛,晃得剛剛換完藥的衛壹也是一臉菜色。

想起之前家中的事情,莫驚春臉上不由得浮現笑意。

隻是還未等莫驚春出了宮道,趕往宗正寺的時候,他突然被兩位女官給攔了下來。為首的女官長相秀麗,笑容甜美,笑著說道:「宗正卿還請留步,太後有請。」

太後取著一卷書,正抱著大皇子讀。

時不時,大皇子便會問上一句,這句或詞是什麼意思,太後就慢慢悠悠地跟他說。

秀林進來說道:「太後娘娘,宗正卿來了。」

太後就拍了拍大皇子的小胳膊,「去,帶著書去隔間練字,回來給哀家看看練習得如何。」

大皇子就高高興興地帶著人走了。

莫驚春進殿門的時候,正好和大皇子擦肩而過,便駐足安靜行禮。

待大皇子離開後,他方才跨步進殿。

「臣莫驚春,見過太後娘娘。」

莫驚春不卑不亢地行了禮,被太後叫起後,正感覺這位天底下最是尊貴的女人在打量著他。

這不是莫驚春和太後的第一次見麵。

早在他還是太子太傅的時候,或是偶然,或是意外,他們也確實見過幾麵,隻是那時候,太後遠沒有現在這麼認真地觀察過他。

太後在想,這個人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卻是能夠降服得了陛下?

當初先帝靠的是水磨的耐心關切和血脈相連,如今莫驚春又是為何?

在太後看來,莫驚春的長相確實算是不錯,長得是俊秀漂亮,但不是那種一打眼就能注意到的模樣,他更像是需要細細品嘗的酒釀,藏在巷子深處,想要一睹究竟,需得有發掘的耐心,方才能欣賞得了這樣一種美麗。

皇帝有這樣的耐性?

太後心裡難免好奇。

不過她沉默了這麼一時半會,莫驚春依舊安靜立著,心平氣和。這份心性還算不錯,至少不是個愛作妖的。

太後想起莫驚春素日的評價,心裡嘆了口氣。

「哀家叫你過來,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最近陛下那頭,瞧著總有些讓人擔憂,他如今歲數大了,與哀家也不愛說這些。宗正卿近來時常陪伴在陛下|身側,可有發覺不妥?」太後不徐不疾地說道,那溫和的口口勿出乎意料。

問的話,不算出格。

莫驚春斟酌再三,欠身說道:「太後娘娘,陛下這些時日似乎夜間多夢,偶爾精神不振,瞧著不大爽利。不過處理朝政還是上心,就是稍顯急躁了些。」

太後的臉色微變,搖著頭說道:「讓陛下去好生看看,偏是不肯,也不知是打哪兒來的臭毛病。宗正卿若是閒暇無事,可也得好好勸說陛下,身體要緊。」

「喏。」

太後問起來的都是公冶啟的身體,再有便是隱晦提及了陛下最近的事情,除此之外,不論是朝務,還是莫驚春本身,都沒有得到太後多餘的關注。

莫驚春出來的時候,反倒是鬆了口氣。

太後這樣的程度正正好,不管她究竟是什麼心思,可是明麵上,她隻當做君臣來問。

莫驚春便也隻需要以君上和臣下的態度來答便是。

引路的女官沖著莫驚春笑了笑,本是打算帶著他離開,卻不曾想,從宮道那頭傳來小跑的腳步聲,拐彎一看,正好是倉皇的大皇子。

大皇子跑得不快,但還是氣喘籲籲,身後跟著幾個內侍。

他有點小胖,但胖得可愛。

莫驚春聽到大皇子急匆匆地看了眼他,然後就沖著他身邊的女官說道:「秀林姑姑,陛下來了,你快快去告訴皇祖母。」

他說完這話,跺了跺腳,轉身還要再跑。

秀林忙將他攔了下來,她身後的女官自去殿內不提。

「大皇子,您跑什麼呀?陛下過來,您在偏殿待著就是了。」秀林的口口勿很是無奈,抬手給大皇子整理因為跑動而顯得淩亂的衣物。

大皇子急得小臉通紅,囁嚅地說道:「我不敢……好姑姑,你就快讓我走罷!」

大皇子年紀小小,說話卻是利索。

那話說出來,秀林也不好再攔著,便看著大皇子急匆匆地帶著內侍離開。秀林重站起來時,大皇子的身影消失在宮道的另一處,而正始帝的身影卻在宮道這頭步了出來。

正始帝的身後跟著劉昊並幾個小內侍,在看到莫驚春的時候,便笑著說道:「真是稀客,寡人居然會在太後宮中看到夫子。」

莫驚春欠身,「陛下,太後隻是召臣過來詢問陛下的身體。」

正始帝的腳步輕緩,低沉的嗓音響起,「太後多慮了,寡人的身體可沒哪裡不好。」

莫驚春平靜地說道:「陛下這話,應當去對太後娘娘說。」

「寡人這不是來了嗎?」正始帝笑了笑,停下來看了眼莫驚春的胳膊,「倒是夫子,你的身體如何了?」

莫驚春略彎了彎月要,「多謝陛下擔憂,臣的傷口已經大好,基本無礙。」

正始帝的眼色沉了沉,依著莫驚春的習慣,如果真的完全好了,便不會說「基本」,他的眼鋒擦過莫驚春的胳膊,沒再說什麼,擺擺手讓他們離開,抬腳進了殿內。

莫驚春清楚地聽到身邊的女官鬆了口氣。

他不是個好奇的人,隻是看了一眼,便平靜地跟著她走。

女官卻很敏銳,彎了彎眉眼說道:「陛下龍威深重,隻是站在身旁,就有種緊迫感。」

莫驚春:「是這樣的。」

他不鹹不淡地說了句廢話。

莫驚春在心裡笑話自己,卻也不會在秀林麵前多說什麼。方才去請人,就是這個秀林打頭,而大皇子對秀林的態度也是敬重和親昵,這說明秀林應當是太後跟前得用的女官。盡管方才太後對待莫驚春的態度很是正常,但莫驚春不想卷進復雜的事情。

……如今在他身上的事情,就已經夠復雜了。

莫驚春想起今夜的宴請,就忍不住頭疼。

袁鶴鳴請客。

客人隻有莫驚春一人。

今日正是十五滿月,來時路上,坊間不少地方都掛著大紅燈籠,更有孩童嬉笑著追鬧,說是要去水底捉月。

莫驚春坐在車內聽到時,忍不住笑了起來。

天上月水底影,要是撈得到的話,真是世間奇事。

莫驚春抵|達的時候,正看到桌上已經擺滿了酒,就連袁鶴鳴的身後,都擺著幾個酒壇子。他已經開始吃上酒了。

莫驚春:「你是在想醉死在這裡?」

袁鶴鳴嗬嗬笑,他來得早,如今桌上菜餚已經擺開,就連酒杯都滿上了。遲來的莫驚春被迫吃了三杯,隻覺得這酒入肚,燒得慌。

他許久沒碰酒了。

好幾個月。

袁鶴鳴:「多吃幾杯,也是無妨。索性明日是你的休沐,我可是特特拖在今日,才來請客。」

也是因為,袁鶴鳴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接受。

他既然是公冶啟的人,又負責著如此之多的事務,可偏偏卻是沒看透莫驚春和公冶啟的關係,除了陛下護得緊外,也有燈下黑的緣故。

在他眼中,可從未想過莫驚春會做出些什麼來。

莫驚春:「你這還未說話,就已經吃下一壺酒的姿態,怕是話還沒說完,人就已經爛醉如泥。」

袁鶴鳴給自己再灌了一杯酒,突然說道:「你知道柳存劍跟他家裡鬧起來了嗎?」

莫驚春揚眉,「不知。」

最近陛下一直在躲著他,除了前幾日他主動去堵人,不然哪裡能看到柳存劍?

想到這裡,莫驚春突然微微蹙眉。

當日他入宮的時候,德百說的是柳存劍和劉昊跟著陛下出去了,可是為何他到的時候,隻看到了袁鶴鳴和柳存劍,卻是沒有看到劉昊?

莫驚春將這疑惑藏在心底,隻聽袁鶴鳴繼續說道。

「他是家中次子,本來隻有他哥柳長寧能博得一個出身,但當年挑選侍讀的時候,柳存劍被點中了,從此家中也開始在意培養起他。不過柳存劍忠心於陛下遠勝於柳家,彼此的關係也隻是一般。」

倒是兩兄弟關係還行。

莫驚春:「你鋪墊了這般多,卻是為了什麼?」

袁鶴鳴夾了口肉,無奈地說道:「這不是故事必須的開頭嗎?他上半年被陛下派去做事,路上偶遇山賊,和一個女俠並肩作戰殺光了山賊,回來的時候,就跟柳家說要娶她。」

莫驚春微訝,他和柳存劍的來往少,但他確實是陛下的心腹。

除了陛下病情的實情外,柳存劍幾乎能知道陛下的所有隱秘,而且他平日裡也很是寡言內斂,透著一種無言的尖銳。是以,莫驚春卻是沒想到他會有這般熱烈的時候。

如此偶遇如此身份,確實是很難相配。

畢竟柳家的出身,其實是和從前的劉家有點相當,直到這一代柳長寧和柳存劍的父親落敗衰弱,再到這兩人復起,才重新擠回上層。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柳家的身份家世,肯定不允許他們的嫡次子娶一個江湖遊俠。

莫驚春:「柳存劍堅持要娶?」

「柳存劍堅持要娶。」袁鶴鳴頷首,那個女人的身份他已經徹查過,家底還算乾淨,父母是走鏢的,家裡還開著一個鏢局,「現在快鬧翻了。」

莫驚春抿了口酒,淡淡說道:「他若一定要娶,又有何難?」

袁鶴鳴挑眉看向莫驚春,「洗耳恭聽。」

莫驚春:「時常跟在陛下|身邊出入的人,在陛下的心中多少有一份薄麵。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走不通,那便讓陛下賜婚。」

帝王賜婚,難道柳家還敢抗拒不成?

柳存劍的父親柳閔正在朝中為官,乃是吏部侍郎。叔伯也多數在朝,到底是比劉家爭氣一些,鬧成這樣,不管是柳家還是外頭,都在看柳家笑話。

可如果陛下賜婚,那就不同。

袁鶴鳴的眼前微亮,「這倒是一個辦法。怎麼之前就想不到呢?」

莫驚春夾了一根青菜,放在茶水裡刷了刷,免去浮油,方才說道:「柳存劍未必想不到,隻是有顧慮。」

若他真的上心,就不可能想不到任何一種可能的辦法。

還未行動,或許……是他有著什麼擔憂罷了。

袁鶴鳴想了想,沉默了半晌說道:「我查過那個女人的身份,她的性格濃烈如火,是江湖女兒會有的模樣。如果嫁入柳家,困於後宅,未必會是好事。」

不管是對那女俠,還是對柳家。

莫驚春看了一眼袁鶴鳴,或許是他曾經的經歷,讓袁鶴鳴對柳存劍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悲涼,即便是他真的將人娶了回去,日後的遭遇未必會美滿。

畢竟柳家乃是權貴,那些來往應酬和後宅之事,從未經歷過的人未必能適應。

莫驚春:「如果那位女俠當真手底下有真章,又能信得過,為何不能為陛下做事?」

袁鶴鳴微訝,握著酒杯的手指微微一晃,溢出了少許酒水。

莫驚春:「她能和柳存劍一起殺敵,功夫自然是俊。若她不願困於後宅,如柳存劍一樣為陛下做事,也是另一種法子。我朝雖然甚少有女子為官,但並非不能做官。後宮有女官,各地也曾聽聞有女將,辦法總比人多,不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如果不是袁鶴鳴,莫驚春不會說這麼多。

並非他不想為柳存劍幫忙,隻是他和柳存劍的關係尚可,還未到這麼掏心掏肺的地步。要開口,不像和袁鶴鳴說話這般自然。

袁鶴鳴拍著大|腿,認真說道:「等來日,我就將你的建議告訴他。」

莫驚春抿了一口酒水,淡淡地說道:「來日的事情,來日再說,你不如先告訴我,你舉例他,本來是想說什麼?」

袁鶴鳴最開始說起柳存劍,肯定不是為了這個。

隻是莫驚春猝不及防突然提起了解決的辦法,這才會越說越遠。

袁鶴鳴尷尬地搔了搔頭,這話確實是實在。

莫驚春嘆了口氣,將酒杯放了下來,主動說道:「你想暗示我和陛下的關係?」

不般配。

袁鶴鳴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似乎一時之間想不出要怎麼表達,借此連續吃了幾杯酒,被莫驚春用眼神嚴厲製止了。

袁鶴鳴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你和陛下是怎麼回事?」

他看莫驚春這麼直率,便也沒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說道:「這麼離經叛道的行為,我總以為隻有我才做得出來。」

袁鶴鳴已經在家裡發誓不娶,再逼就要出家。

莫驚春斂眉,吃了幾口酒,淡淡說道:「各種巧合。」

袁鶴鳴撐著下顎,像是不經意地說道:「眼下看著是好,可要是以後……那可怎麼辦?」

莫驚春垂眸,低笑了聲,「你以為我沒想過?」

但未來的事情誰能知道呢?

莫驚春現在能把控也隻有現在。

他吃了口酒,看了眼袁鶴鳴的苦瓜臉,笑著說道:「作甚這個表情?我都沒著急上火,你何必擔憂?」

袁鶴鳴嘆息,「如果陛下是先帝那樣的性格就好了。」

莫驚春:「那就不會有開始了。」就算那個人還是公冶啟,卻也不是那個人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五條小姐想不通 重生後,二爺他蓄謀已久 逍遙王 為美麗世界獻上套娃 和魔君私定終身後 紮紙禁忌 離奇打工人 顧總,夫人又鬧離婚啦 在東京開設提瓦特偵探社的可行性[綜原神] 我以為我拿的救贖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