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1 / 2)

加入書籤

元棲有孕的消息在宮裡沒掀起什麼大風浪。

隻因去年康熙在前頭正式下旨,廢除海禁,準許人們出海經商。到了今年,這項政策初見成效,太後和康熙鬆了口,元棲便屬意內務府采買些稀奇的東西進來,其中便有西洋鏡和玻璃等物。

雖說現在的銅鏡已經打磨得極為精細,論起效果來說,銅鏡的清晰度不差,隻是因著材質而略顯昏黃,且需要隔一段時間就打磨一次。

而西洋鏡光可鑒人,又不需費力護理,且攜帶方便,很快就成了後宮娘娘們人手一個的好物。

但玻璃窗在宮裡的待遇和鏡子截然不同。

元棲的永壽宮書房是宮裡頭第一個裝上玻璃鏡的。

也是她想早些懷念一下上輩子的光線充足的那種感覺,卻忘了和上輩子所居住的高樓大廈不一樣,永壽宮人來人往,閒時更有灑掃宮人在院子裡頭走來走去,裝上玻璃窗以後,她一舉一動都被人瞧得清清楚楚。

好在隻是書房裡有,她還沒來得及給其他各處都換上。

康熙來了一次,瞧著直皺眉,顯然是不大適應,但到底沒說什麼。

倒是小十格外喜歡這扇窗戶,經常趴在上頭盯著瞧。

而剩下其餘各宮,也沒一個想裝這種玻璃的,都放在內務府的庫房裡吃灰了。

而除此之外,宮裡還有件大事兒,康熙露了口風出來,預備給十四歲的大阿哥選嫡福晉了。

一開始元棲還有些擔心,問:「大阿哥成婚這樣的大事兒,可要我去隻會惠妃一聲?」

她這話問得不情願,惠妃才消停了多久,難道就要因為大阿哥成婚再放出來興風作浪?

就是她肯,德妃和榮妃也第一個不願意,還有近來頗有些得寵的良嬪,她可是聽說良嬪如今獨自掌管著延禧宮,私下扣住了惠妃不少份例。

康熙仿佛知道她在想什麼一樣,笑看她一眼,「你若是不替胤禔相看著些,那我也隻好叫惠妃操心去了。」

這下元棲也隻能應下,又和宜妃,德妃,榮妃,宣妃幾人共同商議著,今年並非選秀的年份,自然是挑選王公大臣們的女兒,宣進來考察一番,再行定奪。

反正最後選誰都是康熙一句話的事兒。

在康熙的授意下,暫定的女孩兒們都是出身極好的,佼佼者有索額圖的孫女赫舍裡氏,尚書科爾坤之女伊爾根覺羅氏,三等伯之女瓜爾佳氏。

還有個蒙古巴林部郡王之女博爾濟吉特氏,說起來竟是元棲的親侄女,是她早年嫁去蒙古的姐姐所生。

本是為了不讓宜妃再執著於郭貴人才叫了她,沒想到宜妃對著這個竟然真的上了心。

她看著名單不由訝然,「皇上竟叫選了這樣好的家世?依我看她們無論哪個做了太子妃都是使得的。」

元棲心道這話沒錯,這裡頭可不就是有個未來的太子妃麼?

「皇上也不單為了大阿哥,太子就小了大阿哥兩歲,估計也是想提前替太子張羅著瞧一瞧。」

宜妃不無羨慕道:「皇上倒是這麼早就替太子相看了。」

元棲不置可否。

五阿哥許是沒跟宜妃說,但她可知道,今年太子過生辰時,諸阿哥對太子行的是君臣之禮,而且還是兩跪六叩的大禮,僅比皇帝的三跪九叩低一級。

旁的阿哥怎麼想她不知道,但胤禛倒是回永壽宮悶悶不樂坐了許久,許是第一次意識到,一向待自己和善的二哥終究是太子,先是君臣,後才是兄弟。

剛入七月,備選大阿哥嫡福晉的格格們都入宮來了,最小的是元棲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今年才十歲,最大的也就是伊爾根覺羅氏,和大阿哥同齡。

康熙沒說,她也不打算叫惠妃出來瞧瞧,等惠妃千辛萬苦托人到永壽宮說話時,她已經和眾妃一起到了慈寧宮請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慰平生 穿越後,我學女媧補蒼天 諸天之始於武道 七零年代青雲路 揭開孤女離奇身世 銀槍踏雪 孕吐後,總裁天天求我結婚 我在快穿世界優雅老去 夢中萬物 戰神獨寵:醫妃又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