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讓你嘴饞(1 / 2)

加入書籤

一副巨大的輿圖,鋪在了東暖閣的地毯上,精美的工筆在兩丈見方的白錦上,描繪出了山川河流與城郭關隘。

崇禎穿著布襪在山陝兩地來回踱步,曹化淳一手托著奏折,一手提筆站在空地上批閱,他身後的兩個小太監,各自端著一個托盤,分別呈放著十幾本奏折。

聽到些無關痛癢的索事,崇禎便揮手用簡短的答復一語而定,曹化淳手腕微動,朱毫則在奏折上圈劃而過,然後轉身放到身後的托盤之中。

左手站立的小太監急忙上前,將未批復的奏折托舉到他的麵前。

君臣之間對答如流十分默契,表明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兩人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曹化淳,字如,道號止虛子,家境寒微,十二三歲左右入宮,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後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孫朱由檢,天啟初年,太監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牽連被逐出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1627年朱由檢繼皇帝位,次年改元崇禎,曹化淳隨即被召還,委以重任,平反冤案。由此可見他先於王承恩陪侍崇禎!)

曹卿休息一會吧!

老奴並不疲憊!

崇禎幾步繞過書案,坐在龍椅上喝了一口茶水,看到發髻縷縷灰白的曹化淳笑道:你不過才四十餘歲,頭發便白了這麼多,足見曹卿這幾年為朕耗費了太多心血!

沒有皇上也就沒有曹家的今天,二哥化雨現在榮升為後軍督都,這都是聖上的恩典!

崇禎深深的靠進龍椅中,目光望向廊簷,眼神變得朦朧,似在追憶往事,他輕輕嘆道:「想朕剛剛登基之時,毫無勢力可言,朝中政議全都掌握在閹黨手中,若無曹卿的謀劃,又怎能馭駕東林一係,借勢打垮魏忠賢穩定住朝局。」

「這都是皇上月匈懷大誌,為政勤勉,老奴不過是略盡綿力而矣!」

「曹卿戊要謙虛,朕的心中有數」

崇禎緩緩的揮了揮手,阻止曹化淳再說下去!

朕今年不過才二十有三,身邊若沒有你在,麵對眾多朝臣和紛亂的局勢肯定會失了分寸!

聖上聰慧上進,這才是大明繁盛的根本!

嗬嗬嗬!算了!我們不必再追憶過往了,說說眼下該怎麼利用復社?

皇上聖明,張溥張采不思文事醉心於權謀,足見二人野心不小!

崇禎聞言輕輕點頭,示意曹化淳繼續說下去!

這兩年通過對東林的打壓,使張宗衡,洪承疇,陳齊喻這幾方麵的北方勢力,在溫體仁的掌控下發展的極快,加之晉地商號在背後推動,聲勢日益壯大,正好借助復社的興起去加以製衡。

復社雖出於東林,但卻收納廣泛急功盡力,若是加以抑製,他們必會將矛頭對準聖上,到時我們就得依重北方各係,進退之間就很難掌控了!

所以到不如扶他們一把,對北方勢力進行牽製,皇上才可以主導他們的興衰!

曹化淳被貶到江南後,與東林相處極為融洽,在崇禎登基後,在其中穿針引線,使皇位得以極快的穩定下來。

所以崇禎將他雪藏在身邊,為其暗中謀劃,並沒有任命為秉筆太監的主要原因!

崇禎淡淡的笑道:「曹卿所言及是!

他突然又想到一事,急忙問道:張溥那廝的五十萬兩到了吧!」

回聖上,沒有歸入內帑,現在存放在騰驤四衛的府庫中。

當下邊軍各鎮的軍費不但有戶部支付,而且還有商號的供給,但兵卒卻獲益極少,朕也懶得將銀子打了水漂,就先存下以備不時之需,待大權收回後再做它用。

曹化淳躬身作揖,「聖上理當如此!」

唉!崇禎重重的嘆了口氣,朕初登大寶之時,也曾培植了不少忠心之臣,可嘆劉之綸戰死於娘娘山,申甫陣亡於盧溝橋,張春又死於大淩河,現在已經損失殆盡,如今隻有盧象升在北展嶄露頭角,但他卻與東林走的很近!

如今朝中青俊各有派屬,這種局麵讓朕時常身感無力!

崇禎言罷揮拳輕擊了一下書案,震得茶碗杯碟抖動不矣!

聖上不必著惱,秋闈在即天下才子之中定有可用之人!

朕這次要親自督察,篩選出一批可造之材。

崇禎話是一轉,輕輕笑道:聽聞張溥也要參加會試,看在銀子的份上,就讓他搏個近仕之名,能否高登三甲,就看他有沒有本事了!嗬嗬嗬!

曹化淳看到崇禎嘴角露出的笑意,不由得搖了搖頭,以他對這位年青皇上的了解,張溥肯定中不了三甲,但也不會落榜,名望日盛的復社領袖,很有可能被排在一個尷尬的位置。

曹化淳一時間也找不到適合的詞匯來形容崇禎的性格,若方楠在此就能用一個字來詮釋,那就是「捽」

皇爺!皇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穿越之異世生存日常 折月亮 不同世界的我都想靠自己 我的玩家天下第一 鄉村小皇帝 萬人迷他總在崩劇情(快穿) 封神天決 小嬌包 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 這條皮皮蛇實在太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