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軍人意誌(1 / 2)

加入書籤

方楠放下戰報麵色變的沉重起來,他背負雙手看著張煌言手持毛筆,蘸上朱砂在地圖上勾畫,圈圈劃劃隻用了片刻功夫,便將雙方的行軍路線和兵力對比標注出來。

「不愧是明亡之後還能帶兵反清的人才!」

方楠在心中嘆道:張煌言的兵書可沒有白讀,對戰役的理解程度和能力,並不比身經百戰的吳石頭差,而且在理論上還要高出一籌!

小城清徐,位於太原南七十裡人口不過幾萬,山西匪患加巨後,王忠曾派遣三千邊軍進駐。

通向太原的官道由此穿過,是晉西南北上的必經之路,這時便突顯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流賊若打下清徐,等於踢開了太原的南大門,無論他們是否能打下太原,全山西的兵馬都要前來支援,許鼎臣的布局就會徹底被撕破。

方楠相信所有的流賊和官軍,此刻都已將目光聚焦這坐小城之上。

「當家的,太原的官軍分兵支援,這可不是個好現像!」

是啊!即便張宗衡已經帶領大同鎮的兵馬抵達,許鼎臣現在也變得被動了。

吳石頭和王之敬一同走進官廳,憑借多年爭戰的直覺,立刻對太原的形勢擔憂起來。

方楠盯著地圖上流賊的行軍路線眉毛微皺,他似乎感覺到了哪裡不妥,但卻一時間無法找出!

張煌言臉上掛著一副笑嘻嘻笑的表情,輕蔑的說道:羅汝才也真是個人才,竟然帶領幾萬流賊去打城高池深的太原,他還是挺敢想啊!

「打不過可以跑嘛!」

吳石頭走到方楠的身邊,看向地圖搖頭輕笑:艾萬年支援清徐,應該不是為了解圍,很可能是要把流賊粘在那裡,重新掌控戰役的進程。

咦?對了!

張煌言搔了兩下腦袋,困惑的自言自語:羅汝才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早該想到這些。

小「玄著」(張煌言的字)說的沒錯,羅汝才起兵謀反也有幾年了,在山陝等地與官軍經常交戰,但卻沒有遭遇過重大損失。

此人不但臨陣指揮出色,而且常會運用聲東擊西的策略,出奇不意攻打對手防禦的薄弱之處,借機掌控戰役的主動權。

吳石頭從容不迫的講出了羅汝才的特點,足見他最近也沒少用功,對一些名氣頗大的流賊頭子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方楠輕輕點頭表示贊同,並報予鼓勵的微笑,示意繼續講下去。

這個隨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雖是邊兵出身不識幾個大字,但這幾年通過努力,能夠將多本兵書死記硬背下來,由一個整天叫喊著落草的兵卒,逐漸成長為統率上千兵馬,戰鬥精神熾熱的將領,他的每一次進步都會讓方楠欣喜不已。

吳石頭看到眾人應和的目光,神情略顯興奮,伸出舌頭輕舔了一下嘴唇,向前跨出半步抬手點向地圖。

當家的,我若是羅汝才定然會事先在此處潛伏一部勁旅,這時正好可以突然發動進攻!

「榆次」古稱「魏榆」,位於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東與壽陽縣交界,西同清源縣毗鄰,南與太穀接壤,西北與太原相連,是它的東麵門戶。

若流賊出現在這裡,便可直驅太原城下,隻要兵力充足,他們既可攻城也可以繞城而過,插入晉北,那時官軍將會左支右絀陣角大亂,許鼎臣的戰略布局也會被一舉擊破。

麵對戰局的突變,方楠並沒有感覺到什麼驚奇,吳石頭的評論雖絲絲入扣,但那畢竟隻是一種推理,當下並沒有出現。

他現在考慮的,是山西戰局發展到什麼程度,才必須要率兵介入?

方楠緩緩的坐回藤椅,微眯雙眼看著地圖上犬牙交錯的戰略態勢,心中卻在分析山西對於崇禎的意義,同時還要結合歷史,看到這場戰亂將會給大明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崇禎的態度早已表明,隻要能將流賊之害控製在山陝兩地即可。

但也正是這種權謀思維,最終導致了明朝因政體大亂而亡國。

在明末的歷史中,邊鎮軍隊不但要內剿流賊,還要外禦建奴,因此耗損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使晉商集團這個北方勢力的發動機難以為繼,才讓建奴撿了個大漏。

而這次流賊有組織的入晉,很可能是這個局麵的開始,同時也將晉商集團這條維係北方政閥的紐帶,推上了操控時局變化的高台。

是觀望?還是介入?

方楠來到平定所後,曾多次考慮過這個問題,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無論他做出哪種選則,以「千裡營」的現在實力,是無法改變歷史進程的。

所以方楠麵對山西的亂局也就釋然了,不在關注誰勝誰敗,反而對各方勢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於是否介入其中,那還要看崇禎的意思。

隻要流賊之亂控製在晉中以南,自己隻須在一旁觀戰,如果他們攻打太原,或進入晉北攪鬧大同,估計崇禎那時也會坐又不住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穿越之異世生存日常 折月亮 不同世界的我都想靠自己 我的玩家天下第一 鄉村小皇帝 萬人迷他總在崩劇情(快穿) 封神天決 小嬌包 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 這條皮皮蛇實在太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