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勢中之謀(1 / 2)

加入書籤

(張國維(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東陽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清兵入關後,寧死不降,以身殉國。石萬程,字仲升,號軫餘。烏石班竹塘人。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舉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

蕭石兩家人均是江南的書鄉門第,與張國紀和嚴金的祖輩,在兩淮販鹽起家又有不同,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士紳,是東林「文社」的死忠,所以並未加入到復社之中。

(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階級政治集團。由明朝吏部郎中顧憲成創立,直到明朝滅亡,共經歷近40年時間。公元1604年(萬歷三十二年),顧憲成等人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

方楠有些淩亂了,在後世他就知道明末有個「東林黨」,現在才清楚,天啟和崇禎這哥倆輪番使用東林來平衡政局,然後再將其猛捶一頓,將東林弄得死去活來,以致江南仕紳人心思變,在眾多東林骨乾逝去之後,復社又兼容並蓄,接過了東林的大旗,正在大跨步的參予到朝局的鬥爭之中。

雖然他們當下在朝中影響力不強,但並不意味復社發展勢頭不好,原因就是「人家有錢」。

雖然遭受打壓,但他們活動能力並未減弱,加之仕商集團文化程度高,了解近幾十年朝堂變幻,都清楚物極必返的道理,認定將來某一天,崇禎必會扶植復社去平衡北方勢力。

深諳官場三味的閔昌宗,此刻麵色仍不見晴朗,依然有些暗淡。

張采那是什麼人?復社領袖之一,在江南交友廣泛勢力龐大,剛才被打折雙腿,就是他能忍,門生故舊也不會忍下這口氣的。

「婁東二張」可不是等閒之輩!

亢嗣鼎舉杯輕啜著茶水,目光掃到閔昌宗,見他正麵帶愁容看著方楠與汪福光輕聲交談,心中不由一樂,慶幸自己隻是個商人,否則也會被卷入其中。

這個方總兵性情直率,是個可以結交的朋友,雖然實力不弱但性情過於強硬,得罪人的本事也高人一等,真是無法想像他將來際遇。

亢嗣鼎今日才與方楠相交,所以他是牡丹廳中,心態最為輕鬆的一個。

「方公,剛剛接到消息,海匪攻城時救援金陵的周邊部隊,正向花雨樓集結,大哥已經召集商幫護衛,準備與吳彪配合打它個雞飛狗跳!」

呂三才話語中,帶著滿滿自信,他在運河邊與千裡營一同打過劉澤清和聞香教,麵對金陵城中的衛所兵毫不在意,但旁邊眾人可承受不了這樣的刺激。

汪福光剛剛斟滿一杯茶水,這時手中還捏著精致的紫砂壺,聞言後右手輕抖差點給扔了,而閔昌宗卻失手將黃泥杯滑落到桌麵上。

方楠眉頭輕皺,揚手止住呂三才再說下去。

「通知大武哥稍安勿燥,沒有我的命令不要善動,有彪子在這裡,即使打起來衛所兵一時半會也占不到便宜!」

汪福光伸出左手穩住茶壺,輕輕放在桌上,撫扌莫月匈口緩緩舒了口氣。

閔昌宗這時側身,讓侍女清理灑落的茶水。

不是二人膽小,而是他們都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早就知道方楠膽子太大,什麼事都敢乾,戰事一旦展開,就是上萬人在金陵城內拚鬥,那種烽火四起,血浸街舍的場景,將會使這個六朝古都焚毀近半。

「嗚嗚嗚~」

陣陣汽笛聲,在秦淮河上由遠處傳過來。

除了閔昌宗和亢嗣鼎,其它人都知道這是江邊福船上發出的,所以都沒有在意。

隻有方楠清楚,這幾聲汽笛鳴響,並不是來自於一艘戰船!

「難道是宋橋率領兩艘新下水的戰船來了?」

走出牡丹廳,方楠來到北側扶欄邊,順著秦淮河水道向長江望去,看到河北岸正有大批衛所兵,列隊向「花雨樓」對麵湧來。

最先抵達的士卒,揮舞刀槍正對河中畫舫和小舟叫喊,不問可知,他們正在征調舟船做渡河準備。

當看到張國維和盧九德乘轎趕來後,閔昌宗才眉頭輕舒,神情逐漸放鬆下來。

此時花雨樓河對麵空地上,已經聚集了十幾個武將,大多是千戶和參將級別的武官,見到巡府和鎮守太監到來,紛紛拱手見禮。

方楠聽不到他們談論什麼,但卻看到盧九德向兩個參將簡單囑咐幾句,身著皮甲月匈口覆著護心鏡的千餘士卒,立刻呼呼啦啦撤走了。

由裝束上看,退走部隊均是金陵振武營,他們與京城神機營相似,裝備了大量火銃,每個朝代都是由金陵兵部和鎮守太監共同執掌,算是江南最為精銳的部隊。

而剩下穿著布麵甲,手持長矛刀盾的士卒,多是來自江南個各衛所。

盧九德自知在這些將領麵前,說話與放屁差不多,所幸背負雙手,看著張國維與眾人交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穿越之異世生存日常 折月亮 不同世界的我都想靠自己 我的玩家天下第一 鄉村小皇帝 萬人迷他總在崩劇情(快穿) 封神天決 小嬌包 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 這條皮皮蛇實在太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