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百戶入晉(1 / 2)

加入書籤

清晨,德州「千裡營」。

「一二一,一二一,稍息立正。」

各種號角金鼓聲在軍營中響起,一隊隊士兵高喊口號,邁著整齊步伐跑出營門,腳掌踏擊地麵發出陣陣隆隆聲響,路麵震顫,地上細碎的石子四處翻滾,塵煙升騰飛揚,伴隨軍隊湧向碼頭。

四百多支漕船早已匯聚在德州城外運河邊,前後延綿十餘裡占據了大半水道。

巨矛般的桅杆密布如雲,在河麵上形成座狹長叢林,初升的太陽在其縫隙間閃爍,縷縷霞光投射在波浪中,印畫出無數金色的刀劍。

近萬「千裡營」正兵和輔兵,按照各自歸屬排列出整齊的軍陣,在總旗指揮下攜帶裝備,由幾個碼頭同時蹬船,白帆一麵接一麵在河麵上升起,漕船緩緩開動駛向北方。

考慮到去山西作百戶,方楠並沒有留下劍鋒大隊和炮營,讓他們隨同三部正營一同北遷。

「嘿喲!嘿喲!」

十幾個士兵喊著號子,推動一門九磅重炮在跳板上緩緩碾過,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

由於裝備過於笨拙沉重,所以最後蹬船的是炮營,馮敬康已經升為參將,此時身披山紋甲正在碼頭上裝運火炮。

當了幾個月主將,馮敬康對炮營訓練還真沒少下功夫。

號令所指,士兵操做有緒,不見一絲紊亂。

如今炮營擁有十六門九磅炮和二十四門六磅炮,若是同時炮擊,足可以覆蓋一個密集的千人方陣。

由研究製造,到發展成單獨建製的炮營,方楠可是投入不少。

銀子總算沒有白花,現在炮營已經成為「千裡營」摧城拔寨的利刃,讓老兄弟們常以此為傲。

吳彪就像看護寶貝一樣,天天去炮營轉上兩圈,搞的馮敬康如同他的副手。

不過吳彪並沒有隻是去督促訓練,他發現炮營守衛力量薄弱,和牛聚明商量權衡了幾次,又給馮敬康增加了一個總旗騎兵和兩個總旗步兵。

加上兩個總旗炮隊和兩個總旗的輔兵,炮營人數達到了一千五百餘人,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營級部隊。

天近正午,楊國柱和金國奇站在方楠兩側,看到「千裡營」各部陸續出發,帆影在運河上如一串珠線,隨風曲折飄向北方,蜿蜒回轉幾十裡首尾難以相望。

兩人麵色肅穆,同時用力捋著胡須,互看一眼都將手臂搭在了方楠的肩上。

無奈的聲音這時響起「要炮沒有,要命有一條!」

「哈哈哈哈」

方楠對這兩位軟磨硬泡的勁頭,算是徹底服氣了。

「千裡營」開拔後,德州工坊開始陸續搬遷,牛聚明陪同以劉宗周為首的「參觀團」,去郢口鎮參觀船塢,和兩艘正在建造的二級戰艦。

方寶也啟程去金陵籌辦江南總櫃的事宜,方楠準備了幾天,見一切進行景然有序,便率領旗衛大隊和新配屬的五百輔兵,連同八百翠衫騎兵,近三千人趕往山西去做「百戶」。

平定所位於徑井關西麵一百裡,處在陽泉與平定州之間,隸屬於太原右衛,原有軍戶幾十家,但多年不經戰事,在方楠到來之前,早已轉變成一個屯田村子。

這裡土地雖然由軍戶耕種,但他們隻是掛個虛名而已,生活連普通村莊的百姓都不如,窮的連一把雁翎刀都沒有。

方楠由「正定府」(今石家莊)進入山西,兩天之後就接到翠衫騎兵傳回的資料,他一邊察看輿圖,一邊琢磨起崇禎的用意。

由平定所位置上看,它緊臨徑井關,西行一百多裡就是太原,處於東出山西,通向真定的要道之上,與以險要著稱的「娘子關」隻相距七十裡。

由平定所向北過壽洲,可直扺忻州,與太原到大同的官道相匯。

向南過遼州府(今左權)和潞州府抵達晉城。

方楠坐在馬車上,凝視地圖輕輕敲擊著桌麵,心道:晉中少有流賊襲擾,崇禎將自己放到這裡,難道是要當「交警」嗎?

「肯定不是」

「做為一個武將,自己對朝中時事動態了解還是太少了。」

地圖上山川河流縱橫,各處地名應襯其間,注視良久,方楠心中生出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穿越之異世生存日常 折月亮 不同世界的我都想靠自己 我的玩家天下第一 鄉村小皇帝 萬人迷他總在崩劇情(快穿) 封神天決 小嬌包 旅行青蛙:開局一顆燒燒果實,我炸了教室 這條皮皮蛇實在太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