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鄉遇故知(2 / 2)

加入書籤

而今天下大定,平民百姓更希望看到治國文人如同過江之鯽,即便是沒有資質的普通士子,也得到更多關注,保不齊哪天就會突然開竅,一夜之間悄然入境。

所以,同為秀才的張掌櫃親自出馬,將這四人送往他們訂好的人字雅間。

但其中一人在登梯之時,目光掃過大堂,卻是在一張臉上突然定住。

「安長生?」

與堂倌劉三兒同姓的劉查禮,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正給客人倒茶的安長生循聲望來,迅速在原主記憶中找到對應形象,點頭應道:「是你啊。」

「可不是我麼,沒想到能在這裡碰到你!」

劉查禮止住腳步,站在樓梯上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安長生,眼神古怪,旁邊一人好奇問道:「見著同鄉了?」

「哈,可不止是同鄉,我們還是同學呢,一個先生教出來的!」

如果用正常語氣來講這話,必然會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但在場眾人都能聽出,劉查禮見著同窗,可沒有半點驚喜的意思。

兩人有過節!

店中之人都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而真相也確實如此。

由於被雲遊道士賜名「長生」的緣故,原主安長生在年幼時期,被附近十村八店的口口相傳,渲染成了的小神童,在一眾家長嘴裡,儼然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波及範圍大了,總會有人耿耿於懷。

在安長生一帆風順的時候,這些人沒敢冒頭,可隨著才智本就隻能算作中上的原主,因為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等一係列變故,成了傷仲永,冷嘲熱諷便嘩的一下湧了出來。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劉查禮隻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其本人才學也就與安長生處於同一水平,好在家境還算殷實,沒有負擔拖累,如願考中秀才把安長生甩在身後,而且尤為巧合的是,兩人都是在今年四月於大原府城參與的院試,聽聞安長生灰溜溜的滾出了府城,還在翠峰山失蹤,劉查禮禁不住拍手稱快。

按照安長生的理解,這家夥就是童年陰影突然爆發,見他落魄,不落井下石狠踩一下便渾身不爽。

「齊先生家的莊稼,也到了要收到時候,怎麼你會跑到大原府城當雜役?合著之前傳說你在回鄉路上失蹤了,是想和齊家撇清關係?不是我多嘴啊,安長生,齊先生待你不薄,躺在病榻上還不忘關心你的生計,原來你就是這麼報答的?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若是知道了,定會後悔當初好心救你!」

劉查禮人如其名,查禮斥過,字字誅心。

而他口中的齊先生,乃是安長生的老師,曾在一次大亂中,受安父安母的懇求,把年僅十歲的安長生接到桃溪縣城避難,事後,安父安母屍骨無存,要不是齊先生看安長生可憐,將之收留不說,還繼續無償輔導課業,原主安長生連童生都考不上。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幾年,齊先生病故,原主的日子也就變了。

劉查禮的一通言語,說得好些人看待安長生的眼神,變了又變。

忘恩負義之徒,甭管在什麼時候,都是要社會性死亡的,倘若安長生真如劉查禮所說,把救命之恩都拋諸腦後,那他在大原府也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不過對安長生本人來說,這段話傷害性極強,侮辱性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他還未完全接受原主的身份和記憶,所以麵對冷嘲熱諷,旁觀者的那份視角,並未受到多少觸動,然而感受到周遭傳來的審視目光,安長生卻是意外發現,月匈膛之下突然冒出一股熱流,蠢蠢欲動。

「掌櫃的,別怪晚生嘴巴太長,店裡招夥計總要查清底細吧,不然用起來誰能放心?此等人連救命大恩都能忘卻,誰敢保證他不會再做那違禮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霸總追妻路漫漫 釣係美人不當黑月光 宿主又把任務對象叼走了 你說巧不巧 位麵超市 我也喜歡她 空間:農女種田從逃荒開始 洪荒:帶領巫族立地道,統洪荒 從酋長到星河大帝 花瓶人設不能崩[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