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真假真言釀風波(1 / 2)

加入書籤

「安真傳未免太過急於求成了,隻拿一首定韻詩,便水出一篇格物論文,難怪現在的人都不愛去望月二樓,水成這個樣子,喜歡去才有鬼了!」

「笑話,隻有一首定韻詩怎麼了?效果好就行了!薑樓主、唐宗師和格物司的主官,都給出肯定評價,你難道比他們都懂格物?」

「嗬,比較三位宗師,在下的格物造詣,自然是萬萬不及的,但我起碼比你多懂一些格物規矩,何況我也從未否定過這首定韻詩的功效!隻是發表論文時,總該搞清楚具體效果吧?白紙黑字的寫出準確數據,還會引起這麼多的質疑?」

「言之有理,需要幾條雲氣金縷沒寫!有幾成可能形成不屈核心也沒寫?形成後的不屈核心能比普通禁製強出幾分,還是沒寫!這分明就是急忙趕出來的格物論文,安長生根本來不及確認準確效果,難怪會被人說是覆水難收的補救之法!安長生自知無意間泄露了堪比三教真言的珍貴詩文,便急於用一篇論文,確立成果挽回過錯!」

「哼,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知道是誰傳出來那首《竹石》堪比三教真言的!聽你們說得信誓旦旦,我反而覺得這首定韻詩,說不定根本就沒有半點作用!」

雙方各執一詞,矛盾焦點圍繞在《竹石》一詩,是否真有那麼神奇?

倒也沒多少人否認《竹石》的才情,隻是懷疑才情是否達到堪比三教真言的程度!

所謂「真言」,不過是天道修士運用氣意呼應天道的一種能力,本質和武人利用元粹招式模擬天道,並無不同,隻是三教中人研究深入,結合禁製法門,形成了一套頗為厲害的理論體係,所以被冠名為三教真言。

在才情可以同冥冥天道取得感應後,「文字」和「語言」被天地賦予非凡妙用,便成為了大夏共識!

口含天憲不再隻是誇張形容,一語成讖也多了幾分因果宿命。

出家人打了誑語,老天真的會施以懲戒,小孩子說錯了話,也不好再以「童言無忌」糊弄過去。

在大夏王朝統一中原、天道規則突然降世的頭幾年,便因此鬧出不少事端,搞得人心惶惶,說話前都要思量三分,經過多年試錯,才把陰霾漸漸抹去,真言也在這一期間形成體係。

安長生於雨中誦讀《竹石》,結果引來雷劈,在鹿鳴宴誦讀《己亥雜詩》,令天道賞賜雲氣金縷,實際上正是因為他道出真言引動天地!

雖然這隻是最基礎、最原始的真言,沒有禁製法門、秘術咒印的配合,但出自陳關的真言推斷,依舊是正確的。

可幾乎沒有人知道,脫口而出《竹石》詩文的安長生,結果遭遇雷劫一事,換成他們自己誦讀《竹石》,又根本引不來半點異象,所以懷疑情緒因此蔓延,造假流言越傳越廣,甚至變換了幾個版本。

當最新版本的流言傳到安長生的耳朵裡時,都有了陰謀論的味道,說是他被卷入宗門內鬥,薑樓主欲要舊事重提,規定天武兼修者,必須留在天字班,這裡邊,便宜東家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霸總追妻路漫漫 釣係美人不當黑月光 宿主又把任務對象叼走了 你說巧不巧 位麵超市 我也喜歡她 空間:農女種田從逃荒開始 洪荒:帶領巫族立地道,統洪荒 從酋長到星河大帝 花瓶人設不能崩[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