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 / 2)

加入書籤

第31章

紀彬來裡長家中,不少人都在熱情打招呼。

裡長家人口眾多,他今年五十四歲,有三兒一女,都已經婚嫁有了子女。所以這家熱鬧程度不低於引娘的娘家。

而且他家還未分家,四排房子正好圍成一圈,院子裡也熱鬧得很。上次紀彬跟繼母兒子紀五處理偷竊未遂的事,就是在這個院子解決的。

紀彬手裡提著點心果乾,再有些煙葉,都是送給裡長的。說是感謝他家照顧引娘,自己不在家時,幸虧有裡長照應。

這話說的有幾分真,但他這一趟倒是不至於。

畢竟以紀彬如今能賺錢的手腕,村裡誰想做繡活,都要對他客客氣氣的。引娘雖是嫁過來的新婦,但她說話也是很管用的。

紀彬這次來,是想商議另一件事。

裡長也看出來了,笑嗬嗬的∶"哎呀,紀家老大真是客氣,咱們都是一個村的,哪用得著啊。

紀彬道∶"不過是個小零嘴,給孩子們嘗嘗。''''

誰家不知道,紀彬帶回來的小零食最是新鮮,跑到邑伊縣都買不到的。上次有個娃娃幫了引娘的忙,引娘給他幾個小果子嘗嘗。那小果子看著普普通通,吃起來卻酸酸甜甜,讓人回味無窮。一問價格,好家夥,竟然是從西域買來的。

這種事還不止一次,所以院子裡的娃娃們一聽這話,小腦袋都探進來了,滿臉寫著想吃。

這讓裡長不好意思得很,他家條件已經算不錯了。可誰家能讓娃娃們天天有果子吃啊。就算邑伊縣的人都不行好吧。

紀彬卻把幾包果子放桌子上,等孩子們鬧過之後,裡長就讓他們抱著點心出去玩兩人說起正事。

紀彬要說的事卻讓裡長心花怒放。

原來是這麼回事。

之前紀彬收黃米酒的時候,裡長家裡就有不少,味道也是極好。所以他找上門,就是想問問裡長願不願意再釀些酒。

這能不原意嗎?

之前釀酒隻是自家在喝,現在卻能賣出去。

說實話,看著紀彬賺錢誰不眼紅?如果能跟著他賺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裡長笑得臉上皺紋都聚一起,滿口應下∶"自然可以,隻是要釀多少合適?"

紀彬道∶"兩斤的小壇,一月可要五十左右。"那就是一百斤?!

紀彬又道∶"時間越久,要的越多。"

這並非虛話,現在隻是刺史府在要,所以他可以用零散的供應來滿足。但是刺史兒子都愛喝的酒,其他人會不買嗎?

到時候定然供不應求,所以他要提前做好準備,選來選去,裡長家最為合適。

裡長精明強乾,子女孫兒雖多,卻管教得極好,雖說家裡也有小矛盾,可比起自家兄弟分家來說,他家幾乎能擰成一股繩。

黃米酒的製作交給他們最合適了。

反正紀彬說完這話,裡長已經有些激動。

要是在以前,裡長可能還會猶豫一下,可看著紀彬在邑伊縣的生意,再看看現在的繡品買賣,他要是不答應,那就是傻子。多的是人想跟紀彬合作啊。

不過一百斤左右的酒,他家還能放下,以後估計還要專門建造釀酒的地方。但這都是以後的事了,暫時不用著急。

紀彬跟裡長已經達成合作,他們釀酒度數低,也不用專門去官府報備。

這裡紀彬就要感嘆,幸好穿到商業發達,各種條例還算寬鬆的南軍國,如果穿到其他嚴苛的朝代,哪敢釀酒賣啊,就算度數低也不行。

這個合作裡,紀彬占五成,裡長占五成。

裡長家負責釀酒,紀彬負責銷售,得來的收益自然五五分賬。兩人對這個結果都非常滿意。

事情談妥,兩個月後第一批黃米酒就能釀造出來。

現在天氣暖和,說不定一個月就可以,不過這個不著急,紀彬從下麵收的黃米酒還能應付兩三個月左右。

裡長再次感嘆,人家紀彬事事想的周全,連幾個月後的事都想到了。怪不得人家能賺錢。

不過現在賺錢的買賣有他們一份,那自然是好事。

兩人又寒暄幾句,紀彬想到紀灤村後麵的山,那山不算高,但土地貧瘠,跟山下肥沃土地相比,實在沒什麼用處,所以常年荒廢。

紀彬道∶"有件事想問一下,咱們後麵的紀文山是否有主?若是無主能否買賣。"

這事裡長最熟,開口道∶"後麵屬於荒山,但麵積極不小,山上山下合起來有一千二百畝。""紀文山現在無主,可以買賣,隻是地方大,價格也貴,除非讓邑伊縣的雜事官來丈量,你想買多少,讓他們量多少。"

紀彬道∶"裡長可知道其中價格?"

"約莫150文一畝,若是買的多,那自然便宜。"裡長算了算,"要是都買下,加上各種文書費用,約莫需要一百兩。"

一百兩

這價錢竟然沒有想象中要多?他以為肯定要四五百兩銀子。

見紀彬麵帶驚訝,裡長道∶"咱們這土地不貴,這又是荒山,再說一百兩可不是小數目。"

紀彬恍然,是了,這一百兩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而且大多數人買這麼多地做什麼?若是開荒種田,又是一大筆費用。

也就是說,買地不算貴,但要是種點東西,價格就不一樣了。

可他不同,他買地就沒想種東西,隻是規避商戶身份而已,這樣看來,這一百兩非常值得。

不過紀彬想了想,自己以為地價貴也是受後世影響,後世人多,古代人少,地可不就不貴嘛。

說是不貴,但讓他現在拿出一百兩出來,紀彬身上也沒有。

雖說有上次刺繡的五十兩銀子,可進進貨,買買東西,又買了些綢緞絲線,雜七雜八的收入支出加起來,紀彬身上約莫四十五兩銀子。

對尋常人來說,這些錢定然算多的了,可對紀彬來說卻不夠。

想要當農戶,不當商戶,這一百兩銀子,他是掏定了。

不過算著接下來的收入,隻要把下批繡品跟黃米酒賣掉,他應該就有錢了。

紀彬算明白這筆賬,覺得賺錢越多越不夠花,這是怎麼回事?不過沒關係,日子還長著呢。

紀彬正要拜別裡長,就聽見外麵匆匆忙忙地,隔著關閉的廳堂門道∶"裡長!不好了!咱們村子的人要跟其他村子人打起來了!"

什麼?!要打起來了?

裡長立刻起身,好好的怎麼就打起來了。

紀彬原本不想湊熱鬧,就聽來人道∶"紀彬你也去吧!跟你家也有關係!"

?

跟他家會有什麼關係?

不過他家房子離村口比較近,誰知道會出什麼事。

紀彬想到隻有引娘一個人在家,腳步立刻快了很多。

紀彬跟裡長都沒到村口,就已經聽到吵架聲。

"這是我們村,你們過來做什麼?!"

"你們村?你講不講道理?我去妹妹妹夫家串門都不行嗎?""行啊,把過路費先交了!""這是什麼道理,引娘你說話啊。"

紀彬眼看引娘被推操一把,還好她及時躲開。

就聽引娘道∶"這有什麼好吵的?若是誰再說話,統統都回家去。"

引娘這話聽著有些凶,但語氣軟得很,聽的讓人心疼。

不過引娘的話到底鎮住這些人,讓她們不敢輕易開口。

隻有個刻薄的聲音低聲道∶"嫁個好夫婿就顯起來了,以前怎麼不見你這麼厲害。

紀彬這才看到說話的人,正是引娘的二嫂,上次找到自己家裡擠兌引娘。紀彬冷聲道∶"對啊,嫁個好夫婿就是厲害,不行嗎?"

紀彬聲音一出來,剛剛還在勉力支撐的引娘瞬間找到主心骨,趕緊小跑過來,低聲說道∶"紀灤村的人說堰河村是外人,所以不讓他們進村,兩邊直接吵起來了。"

不止這麼簡單,不讓進村的原因還有一層,那就是紀灤村的人害怕堰河村的人搶他們的活計。所以攔著不讓進村,就是沖著吵架來的。

這也是引娘在這的原因,拉著她過來的人硬是讓她評理。可一邊是夫家,一邊是娘家,分明就是在難為人。

也是引娘如今性子硬了些,還有紀灤村一些人護著,否則會被欺負的更慘。

眼看引娘雖然害怕,但努力把事情說的清晰明了,而且比之上次,也敢直接駁姐姐嫂子的麵子,紀彬按住引娘肩膀,邊走邊誇贊道∶"你說的很對,要是再吵起來,那就統統回家。"

兩人走近,紀彬又開口道∶"你們吵架歸吵架,打架歸打架,喊我媳婦兒過來做什麼?就是今天打的頭破血流,也跟引娘沒有一文錢關係。"

見紀彬開口幾句,都是在維護引娘,這讓眾人心裡不知道該說什麼。

從堰河村來的人,大約三男八女,紀灤村趕過來吵架的也有五男三女。

男人就不說了,麵對能掙錢,氣勢又足的紀彬天然低一頭,女人隻覺得身邊的男人一點也沒用。看看人家紀彬怎麼維護引娘的。

特別是堰河村來的人,她們知道引娘以前的性子,被說了也不吭聲,受委屈了也自己消化,如今竟然嗬斥他們。可再看看引娘身邊的紀彬。沒辦法,誰讓人家有個好夫婿。

裡長等紀彬斥責完,這才道∶"我們兩個村平日裡關係不錯,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要不然坐下來說?"

裡長在,紀彬也在,這些人自然不吵了。

其實事情也簡單,紀灤村的人做過繡品活計,自然知道有多好。一看到堰河村的人來,就覺得是在搶自家的活,肯定想為難一會。

如果是平常人見此,自己本來就是外村的,肯定會好言好語解釋,那事情就會皆大歡喜。

可來的人確實引娘的娘家人,特別是大姐,二嫂,四嫂,這幾個人什麼樣子,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一想到自己要被"沒用"的引娘接濟,這幾個人心裡就不爽快,仗著是引娘的娘家人,直接跟人家村裡人吵起來。

雙方這麼一來,那不就差點打架?

要說有錯,那雙方都有錯。

裡長把人帶到紀彬家院子裡調和幾句,又看看紀彬,見紀彬臉色還是不好看,又道∶"這事你們給引娘賠個不是,你們拌嘴跟人家引娘有什麼關係,拉她過來聽你們吵嗎?"

裡長在村裡德高望重,就算隔壁堰河村的也不敢駁斥。

堰河村的其他幾個人知道自己在人家村裡吵架,自然不占理,又想著做引娘家的活計,客客氣氣賠禮道歉。

紀灤村的更不用說,本就是為著活計才吵起來,搶著去給引娘道歉說軟和話。一時間引娘被眾人圍住,眾星捧月般小心翼翼。

也就剩下三人,引娘的大姐,二嫂,還有四嫂。

紀彬知道她們欺負引娘習慣了,此時道歉肯定不爽得很。

可上次他就是忍了的,想著給引娘麵子,沒想到又來一次,見她們三個不開口,紀彬緩聲道∶"嶽母怎麼沒來,我記得請了嶽母的。"

提到引娘的娘親,二嫂跟四嫂抬頭看了下。

不過上次紀彬也提了,也沒去找婆母告狀啊,兩人竟然有些不在乎。

紀彬眼底出了怒氣,還是引娘扯了扯袖子,低聲道∶"不要因為她們生氣。''''

紀彬微微搖頭,開口道∶"想來做活的,是否帶了自己的繡品。"

本村的幾個人家裡都是接了活的,這個時候自然是溜了,不過他們心裡暗暗叫苦,平日裡見紀彬嘴角總是帶笑,如今有事竟然可怕的很。

紀彬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接下來幾個月裡,什麼活計都沒他們的了。若是覺得不高興,那要引娘先高興了再說。

隻有維護引娘的人還留下來看戲,紀彬算是默許了。

裡長同樣沒走,他有意在這幫紀彬撐場子,看著堰河村的人把自己繡品遞過來。

說實話,有實力敢來其他村子接活的,繡工都還不錯,可紀彬不打算善了此事,神色隻是淡淡。到引娘娘家人給繡品的時候,紀彬直接道∶"幾位不是親戚串門嗎,給繡品做什麼。"

這話一說,場麵立刻僵硬下來。親戚串門?給繡品做什麼?這是什麼話啊。

宣家大姐立刻道∶"紀彬,話可不是這麼說的,是你喊我們過來做活的啊。"

紀彬淡淡道∶"我是讓嶽母過來看看,嶽母沒來,你們來了算怎麼回事?"上次就是太給臉了,才讓她們有得寸進尺的想法。

過來做活就做活,大家都是平等的。

你們一過來就目指氣使,還以為引娘是以前好欺負的小姑娘?以為你們嚇幾句,她就幫你們說話?

引娘以後還要在紀灤村生活,真幫了你們,她以後如何立足?

這些事宣大姐,宣二嫂,四嫂比他懂。

偏偏做出這種事,那是不懂事嗎?那分明是不在乎引娘的處境。

紀彬這話一說,誰不明白他是故意的。可堰河村的人心虛,當然不好說話。

其他人其實剛剛還勸了引娘的娘家人,可是她們嘴裡口口聲聲說,紀灤村的人都靠她們妹妹妹夫賺零花,罵幾句怎麼了。

不是她們三個,其實雙方也罵不起來。

場麵瞬間冷下來,唯獨引娘在紀彬身後坐著,莫名覺得還挺自在的。

可是剛剛維護引娘的人就沒那麼端著了,他們幾人竊竊私語,不時低笑幾聲,讓宣大姐幾人羞得麵紅耳赤。

紀彬跟引娘怎麼回事!為什麼不維護自己人?!他們就是白眼狼!

宣二嫂剛要開口,眼角餘光看到宣老娘領著宣三姐,還有裁縫李家過來,趕緊閉嘴裝鵪鶉。

宣老娘遠遠就笑道∶"我提前去了縣城一趟,沒來晚吧?"

紀彬跟引娘已經迎上去,幫宣老娘拿東西,請她坐下喝茶。

見這位老太太來了,裡長才停止看好戲,跟宣老娘寒暄兩句,就讓不相乾的人一起離開。

一時間,紀彬家院子裡,就剩下堰河村的幾人,還有宣家人,氣氛變得格外尷尬。堰河村那幾個人直接告辭,看著氣氛也不像有活可做的樣子。下次再來好好賠不是,這會還是把院子留給宣家人吧,省得鬧起來難看。

紀彬也沒留他們,畢竟接下來的事,外人看了確實不好。

等宣老娘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氣得手都在抖,直接把宣大姐,宣二嫂,宣四嫂喊到廳堂,直接把門一關。

但小小的木門怎麼隔絕聲音,院子裡都能聽到宣老娘的罵聲跟這幾人的哭泣。

引娘剛想去看,就被紀彬按著坐下,聽就行了,不用管他們。

紀彬給院子裡的宣三姐,還有李裁縫倒茶,就當什麼也沒聽到,笑著問候。

這宣三姐就是嫁到邑伊縣那位,嫁給一個姓萬的秀才,聽說春試萬秀才也去了,但見宣三姐的模樣,應該是考的不好,紀彬當然不多問。

另一個李裁縫倒是頭一次見,不過紀彬知道,引娘過年的新衣都是這位裁剪的,手頭的功夫極好,聽說刺繡也不錯。

宣老娘特意繞遠路帶著兩位過來,應該是想著一起做活。

紀彬把放在庫房的點心拿過來,放到石桌上讓大家自取,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好像廳堂裡的哭泣聲不存在一樣。

他的態度倒是讓院子的人放鬆許多。

就連宣三姐的態度都柔和些,主動安慰引娘∶"不要理她們三個,整個酸這兩句,說那個兩聲,自己過得不好,就想讓大家都過不好。"

引娘搖頭∶"沒事,我不放在心上。"

年齡稍大的李裁縫倒是笑∶"你不放在心上,別人放心上。"

這顯然是在調侃紀彬。

不過紀彬的做法大家都看在眼裡。明顯比引娘更不高興。

這話一說,院子裡氣氛更緩和了,四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甚至起身一齊去廚房做午飯。至於廳堂裡的聲音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廚房都是女子,紀彬就在外麵挑挑水,劈劈柴,凡是有力氣活的他都做,就連剁肉都不讓引娘沾手。

宣三姐看著,嘆氣道∶"你如今過的倒是比我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冰上舞蹈家[花滑] 我是靈獸師 女總裁的特殊任務 穿越後被迫登基 撈屍手劄 我可以修改萬物日期 開局打賞黃金萬兩 大佬夫人她靠中醫火爆全網 溫柔囚牢 穿書後我成了極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