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退避三舍(2 / 2)

加入書籤

回想一下,若沒有袁耀的忽然來援,己方今日定會遭逢一場慘不忍睹的大敗。

對於今日之敗,也有袁耀放縱的成份在內。

他其實早已接收到匡亭劉祥戰不利的消息,但卻是按捺住心思,沒有遣軍支援,而是等待他發出求援文書以後,待袁術親率主力大戰曹軍不利才趕赴救急。

所做這一切隻是讓袁術明白,現今之間,己方麾下的軍卒戰力難以與曹軍所抗衡,且兗州士人都一致擁立了曹操、袁紹,而不是他們。

那麼在繼續爭奪下去,也並未有其餘好處。

但放棄相爭富饒的中原諸郡,轉而遠走偏遠地區揚州發展,他卻是遲遲下不定決心……

畢竟,能有望取中原者,是極難再去關注其餘地界的。

袁術不似袁耀有先知先覺,知曉揚州的種種優勢所在,具有局限性。

袁耀仿佛看到了袁術心底的猶豫,他也知曉己方實力是遠超曹操的,甚至聲勢上……袁軍可謂是得了許多助力。

連匈奴、黑山賊都發兵響應,此等局勢下難道全據中原不是挺簡單的?

但原史上為何袁軍會潰敗?

無關其餘因素,本質原因就一條,匡亭劉祥戰不利,袁術親率主力援助,但卻無法戰勝曹軍,反而被全方位的暴打。

正是將領、士卒戰力的問題,才促使著袁耀堅決遷徙揚州穩固發展。

因為,他知曉隨著曹操勢力已經發展起來,接下來便會是他的強勢拓展期,若己方軍士戰力尚且無法大幅度提升的話,那隻能走原史老路了。

可改革軍製,對軍中大換血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充足的時間……

若不能以穩固的後方為根基,如何實施這一切?

另一方麵。

袁耀時常想換掉劉祥之流,但卻礙於他們追隨袁術時日尚久,資歷雄厚,難以更換。

所以,讓他們經歷一場大敗,於軍間喪失威望那對於後續的改革將再好不過了。

如此次劉祥匡亭局麵不利,差點導致全軍潰敗之事,便足以令袁耀對他宣布「死刑」。

「父親,不必猶豫了,汝南乃我袁氏祖籍,淮南亦是自古產精兵強將之地,而江南諸郡又並無太過強悍的勢力能夠威脅我軍,以其為基甚好不過了。」

袁耀繼續拱手勸說著。

此話他的確也不是亂說的,江淮地區在三國時期的確是人才輩出,強將頻出。

似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無不是出自江北。

江表十二虎臣更是絕大多數出自於淮泗之地。

這也是袁耀為何要遠走揚州的原因之一。

至少己方能夠補充到強有力的將領,換上新血。

瞧著其父還是無法下定決心,袁耀沉思了片刻,不由道:「父親可曾知曉退避三舍的來歷?」

一語而落!

袁術瞬息間恍然大悟,遂察了察袁耀一臉自信的神情,不由道:

「耀兒說的極是,接下來便準備遷徙揚州之事吧?」

注:退避三舍,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晉與楚國相爭,晉國主動退三舍(大概九十裡)避讓楚軍鋒芒,然後取得城濮之戰,大破楚軍的大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詛咒之龍 逼婚36計:狼性總裁狂寵妻 萌寶攻略:神秘爹地別亂來 總裁爹地寵上癮 暖帝,懷裡來 先婚厚愛:雲少獨寵小嬌妻 致命天機 啟稟鬼王:王妃要爬牆 獨家蜜戀:神秘老公惹不起 從港島電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