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詔書(1 / 2)

加入書籤

至於玻璃坊的分紅,那是兒子孝敬他的,他暫時還不能給那小子,萬一那小子哪天腦子一抽,把他自己的小金庫全都敗光了,無銀子可用,他還能幫上一把。

百官不知道龍椅上的皇上正在各種腦補,辰王和戰王都站出來表態支持瑜王了,太子之位基本大局已定,他們又不是傻子,乾脆也站出來表態。

反正相比於目前一個嫡子都沒生出來的二皇子,魯莽無腦的三皇子,可以忽略不計的五王爺,和母妃永遠被禁足的七皇子,諸多優點的瑜王自然是太子的最佳優選。

當然,這些大臣中大部分都是保皇派的人,小一部分是與葉寒瑜共事過的,還有一些人算是葉寒瑜的「自家人」。

比如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從七品小官成了太常寺少卿的莫季鸞,因為安陽府一行立了大功被皇上破格提拔成了工部右侍郎的許泊清,以及屢立戰功被戰王破格提拔成顯武將軍的李俊峰。

李良甫和穆景心情就不怎麼美麗了,在三皇子和七皇子的不斷努力下,兩人也於今年有了上朝的資格,如果他們敢站出來說他們支持瑜王做太子,估計下了朝就會被人追著砍。

所以他們隻能乾看著!

李良甫:還好還好,還好瑜王本身能力不差,憑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征服了大部分的官員,小師妹的太子妃之位穩了!

然而任憑朝上的大臣們吵的凶,皇上仍然是沒有表態,次日便有消息傳出皇上又病了。

這次病的貌似有點重,辰王戰王急匆匆的就進了宮,而後是皇子百官,全都趕到了朝陽殿,皇上召見了辰王戰王,沒人知道三兄弟說了什麼,隻是兩位王爺再出來的時候,手裡捧著一張明黃色的聖旨。

當李長海在朝陽殿前宣讀完聖旨後,皇子與百官們齊齊傻眼。

因為那是一張禪位聖旨,當初太子費勁心思也沒能得到的禪位聖旨!

大意就是說,皇上在位近三十載,初登基時國家動盪,北有大梁虎視眈眈,南有南昭屢犯邊境,兄弟們還要覬覦他的皇位,他多次領兵禦駕親征,平內亂,攘外敵,三十來年兢兢業業終是做出了一點小成績,百姓也算安居樂業,然,天不佑他大雍帝,多年勞累使得他身體每況愈下,實在不能再擔負天下重任,遂傳位於第六子瑜王葉寒瑜。

聖旨讀完,二皇子差點沒咬碎自己的一口銀牙,七皇子生生將自己的手掌掐出了血來。

父皇竟然直接禪位了!

老六連太子都不用當~直接當皇上了!

倒是三皇子,頗有種解脫了的感覺,反正也爭不過,那就乾脆躺平吧。

辰王卻是朝著戰王無奈一笑,他家皇兄還真是,說隻有祁氏一個皇後就真的讓祁氏做皇後做到死,說隻他隻會立一個太子結果還真就隻有葉祁鈺那一個太子!

別人都是把著皇位不放,他倒好,人好好的,直接禪位了!

……

如今大興是太平盛世,而且皇上還是禪位給瑜王,其他幾個皇子就算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不敢搞小動作,於是,禮部便張羅起了登基大典。

然而,葉寒瑜卻是親自向皇上申請,想讓登基大典與封後大典一起辦。

他流露出這個意思時,顧婉寧可是極力反對的,然而明明很聽她話的葉寒瑜卻是一意孤行,對這件事的態度相當的執著。

以至於皇上聽到他的請求時也是十分的詫異。

「你可知,大興史上,就沒有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一起舉行的?」其實何止大興史上,自古以來就沒有哪個皇上登基時是和封後大典一起舉行的。

葉寒瑜跪在地上,背脊挺的筆直,臉上的表情也是一臉的平淡,「兒臣知道,但那不是因為大興史上還沒有人直接禪位的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佬們來掀我馬甲 重生2001遊戲人間 他是不是在追我 當皇帝成了後爹 致命熱戀 農門春記 剩者關懷公司 [綜]放開那個土豪 瘋皇泰昌 皇帝開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