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立規矩(1 / 2)

加入書籤

楊德祖有自己的理念,他更希望李玄考慮朝廷的困境。

何家的這筆錢,如果支持朝廷,在楊德祖看來,或許能起到大作用。

留在巴郡,浪費了。

楊德祖目光灼灼的盯著李玄,沒有掩飾自己的想法,他就是這樣的秉性。如果李玄的回答,讓楊德祖不滿意。即便李玄是小師叔,楊德祖也不同意。

該爭,還得爭。

李玄沒有直接回答,笑了笑,反問道:「楊主簿認為這筆錢,該怎麼安排呢?」

楊德祖直接道:「上繳朝廷,匯入國庫。」

李玄再度問道:「你認為匯入國庫,是為國盡忠了嗎?」

楊德祖愣了下,問道:「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

李玄搖頭回答。

楊德祖沒有跟上李玄的思路,沉聲道:「府君的意思是,何家的錢留在巴郡,就是盡忠國事了嗎?可是在我看來,交給朝廷是最合適的。」

李玄說道:「目前蜀國的朝政,雖說是皇帝做主,實際上,還是大將軍王驥在總攬大局。王驥是外戚,王家是蜀國大族,這是比你楊家更強的大族。」

「朝中國庫,為什麼空虛?」

「因為很多的財源,都在王家的把持中,導致朝廷缺少來源。」

「毫不客氣的說,這幾百萬兩白銀,送入朝中後,不會用在治理百姓上,立刻就會被朝廷各部瓜分。一個部門瓜分一些,幾百萬兩白銀還不夠分。」

「有了這一次的事情,下一次朝廷缺錢,還會找我要,我又從哪裡拿錢呢?」

「做官,還是要低調。」

李玄沒有任何遮掩,直接揭露了朝廷的事實。

這是蜀國的問題。

楊德祖聽到後,也是訕訕一笑,正色道:「府君,朝廷也缺錢。」

李玄冷冰冰道:「是朝廷更缺錢,還是地方上的百姓更缺錢,或者說百姓更需要幫助呢?」

「為什麼朝廷缺錢?」

「本質上來說,就是蜀國的百姓缺錢。百姓才是根本,百姓有錢了,朝廷才能收取賦稅。朝廷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基礎上的。」

李玄說道:「要盤活蜀國,就必須讓死水變活,根子上,就是讓百姓富裕起來。」

楊德祖聽完後若有所思。

百姓才是根本。

這個道理,他其實也明白,隻是很難踐行。

李玄繼續道:「數百萬兩白銀,交給朝廷,隻是給一群官員巧立名目攫取錢財的機會。一群人為了錢,會不擇手段的。可是留在巴郡,我有大用。」

「這些錢財,是何家盤剝百姓得來的,是不擇手段的『取之於民』。我現在得到了,我要用之於民,用在巴郡百姓的身上。」

「青山縣為什麼富裕?」

「不僅是我為官清廉,更因為我修建道路,剿滅賊匪,搭建產業。如今的巴郡,想發展起來,那麼巴郡九個縣就必須都修建水泥路,使得交通便捷。」

「進一步,巴郡還要見麵百姓的賦稅,要賑濟災民,穩定民心。」

「最後,還要剿滅地方上的賊匪,肅清巴郡的內亂,使得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整日惶惶不安,擔心遭到賊匪劫掠。」

「哪一項,不需要錢呢?」

「處處都要錢。」

李玄眼神愈發的銳利,他盯著楊德祖,沉聲道:「楊主簿你一直協助李太守,可太守府的庫房空盪盪的,要糧食沒有糧食,要錢財沒有錢財。這樣的巴郡,是一句話就能治理好的嗎?」

楊德祖更無言以對。

巴郡的確是空殼子。

要說生財之道,不論是楊德祖,亦或是李嚴,都是門外漢,根本不怎麼懂。

能維持運轉,就不錯了。

還要有更多的餘糧和錢財,根本不可能。

李玄手抬起,敲打著麵前的案桌,繼續道:「治理地方,不是一句話的事兒,是實打實的要拿出錢財和糧食,才能治理地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請不要自我心動 末日降臨:帶著全家去求生 田園農女巧當家 絕世醫尊王超林淼淼 熱忱 逃荒?團寵小奶包一路都在撿寶 山野秘事 回到2012做手遊 桃源鴻運村醫 大宋之巨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