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萬裡長征第一步(2 / 2)

加入書籤

「婢子不知道官人就是那殺了高衙內的陸虞侯。」

陸謙赤身躺在木質大水桶裡,享受著潘金蓮那纖柔的小手的伺候,「你也知曉高坎那鳥人?」

「花花太歲的名號東京城裡誰人不知道。婢子原先年歲可都在東京。」

高坎死後沒幾天,就緊接著林沖辭官,搬家走人,那事情是鬧的滿城風雨。

而小市民階級是最最愛傳播些八卦的。東京城裡的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後世的黨政刊物,一臉嚴肅;一份是私人辦的「小報」,相當於後世的娛樂周刊,往往爆出「朝報」不願報或者不敢報的宮廷秘史、名人八卦等,特別能博人眼球。

市民中也猛人甚多,編排皇帝宮闈秘史和傳播宮廷裡的花邊新聞,小道消息,是根本不怕掉腦袋的。甚至還有一些猛人會私下裡刻印小報,行那打擊報復之事。大觀四年(1110年),他們就製造了一則驚天新聞。當時民間對奸臣蔡京的意見很大,為了滿足社會輿論需求,「小報」假冒趙佶的口氣發布了一則抨擊蔡京的詔書,說「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還報道說,蔡京及其同夥已經被皇帝一網打盡。蔡京很無奈,連開N場新聞發布會,才澄清了事實。卻最終也沒查清楚此事究竟出於何人之手。

那高坎被殺後,陸謙留下血字,都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到。接下林沖的辭官,以及市井裡傳出的嶽陽樓之事,那真真的是把一切都揭露在了大庭廣眾之下。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小報已經有了專屬於他們的『狗仔隊』。狗仔隊員們各顯神通:有專門找太監宮女打聽皇帝和他的72妃之間的情感糾結的,即所謂的「內探」;也有到朝中各部打聽官員任免情況、受賄與否、有沒有養小老婆的,即所謂的「省探」;還有到各衙門特別是到監獄大牢打探凶殺案進展情況的,即所謂的「衙探」……

高坎被殺一事是震驚開封府的大案,高俅根本掩不下來。而開封府和提點刑獄司的人在實打實的銀子麵前,那什麼不敢往外吐啊。那林沖平安無事的辭官還鄉,說起來與這些小報還有密切相關的聯係呢。

滿城風雨,高俅就算恨極了林沖,也不敢隨意牽連,下手報復。

潘金蓮生生的經歷了那一場大戲,對於陸謙的名字是如雷貫耳。但她就好比那好龍的葉公,隻願意在看不見的時候去愛英雄,絕不願意跟真英雄密切接觸。

可是現在潘金蓮……,她就是那被真龍來光顧的葉公,心裡隻剩下害怕了。因為有了這等事,她自己的危險是大大的增加了。潘金蓮從本心裡說是不願意如此的。一個不願意當逃奴的人,自然也不願意與朝廷必殺的罪犯處在一起。

但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還能打出這梁山水泊不曾?

「那如今可是要怪我拐你進這賊窩?」

「婢子不敢。」木已成舟說什麼都完了,這就是命。潘金蓮附到陸謙耳邊道:「婢子隻求官人日後能常常記掛著婢子,萬萬不要輕易犯險。」

「在這山寨裡,婢子能靠的就隻有官人了。」

一個有姿色的女人最怕的不是被山大王搶上山去,而是怕那個搶她的山大王緊接著就掛掉了。那才是黴星當頭,慘上加慘呢。

「哥哥,可齊全了?」

門外傳來了劉唐的聲音,他那住處就挨著陸謙小院。

「兄弟稍等。」

陸謙起身穿衣,對那潘金蓮道,「晚飯自有人給你送上門來。明日在開火不遲。」取下那解腕刀藏在束袖中,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他上梁山了。但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尊大佬的掌心嬌 命之途 當訓練家開了外掛 重生之農女忙種田 玉宸金章 重啟完美人生 上門豪婿 帶著神機闖諸界 我成了反派的親閨女 萬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