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石碣湖畔的石碣村【求收藏】(1 / 2)

加入書籤

唐廟的事兒由劉唐來操辦。店中的那後生對於陸謙殺破唐廟的盤算是舉雙手贊同,全力配合。不僅畫下了唐廟的大致地圖,還標記出了三家可信得過的至親。然後就讓這劉唐扮作販棗的漢子,光明正大的去那唐廟。

這唐廟緊貼著汶水,而如今月份正是山東大棗成熟的時節,這最最好的山東大棗又是在汶水源頭的泰安府,劉唐作為棗販子這個時候路過唐廟,買毛病。

而至於劉唐是不是有能力完成這一任務,陸謙卻是半點也不擔心的。

在不少後世人的眼中,這赤發鬼劉唐就該和魯智深、李逵一樣,做事不經過大腦,僅憑一身蠻力,說乾誰就乾誰。可實際上劉唐卻大不是那號人。劉唐不僅不莽撞,考慮問題還很細致,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物。

不說別的,隻說那晁蓋上梁山後,想著要酬謝搭救過他們的恩人宋江,那個時候鄆城縣是個非常敏感的地帶,特別是從梁山泊過來的人,更加引人注目,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泥潭。誠然,派誰去鄆城麵見宋江,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慎重的事情。

可要按常理,梁山上多的是比劉唐更合適去的人,因為在官府處劉唐暴露過身份,而且他的麵相還十分的明顯,加之他對鄆城也不是很熟悉,是不應該去那種地方的。可晁蓋、陸謙放著合適的人選而不去選派,非得讓一個嫌疑犯親自走一趟。可見,在人的心目中,劉唐是值得信任的。

陸謙也很是信任他。

做下了吩咐安排後,陸謙就與朱貴快馬加鞭的向著石碣村趕去。

那晁蓋、陸謙所在的東溪村與石碣村相隔上百裡,但水泊梁山這裡距離石碣村就進了。

如果說梁山泊是依附於大野彼,那麼石碣村就如同一般的依附於梁山泊。

一路快馬加鞭,隻是在巳時過半(上午十點),石碣村就已經落在眼中。問把村中人阮小二家何在,隨指點見到了地方。

之間那阮小二家就臨近水邊,門口有一木板搭建的棧橋,直通到水域中。旁邊立著枯樁,枯樁上纜著數支小漁船,疏籬外曬著一張破魚網,倚山傍水,約有七八間草房。

朱貴叫一聲道:「阮二哥可在家麼?」隻見一個婦人走將出來,蓬頭垢麵,頭戴一根木簪子,身穿一領麻布舊衫,露著內中的襦裙,赤腳著一雙草鞋,出來見陸謙與朱貴。

婦人迸忙聲喏,道:「二位打哪來?尋我家男人做甚?」

陸謙忙答道:「這位大嫂,有些小事,特來相浼二哥。不知阮二哥現如今是否在家?」

「這個不巧,人打早上出去捕魚,還未歸。就不知兩位來找他是有何事?」一邊說著,一邊把陸謙二人讓入家中。

陸謙與朱貴對視了一眼,說道:「說來也是平常,我家主人要辦筵席,用著二三十尾重十數斤的金色大鯉魚,因此特地來相問。」這卻是兩人在來路上就編排好的說辭。

陸謙進的草房,看到一雙兒女,大的女孩越有五六歲,小的男娃則才三兩歲。阮小二家的打來一壺熱水,家中卻是連個茶葉沫也沒。讓陸謙與朱貴在家中稍歇,人就出門去尋阮小二去了。

湖邊漁家,那女人也是一劃船的好手。到湖泊岸邊,枯樁上纜的小船解了一支,隨手去了一根滑杆,船隻就箭一樣劃開水麵,向湖泊中心去。

正盪之間,隻見這婦人手下一緩,把手往前一招,叫道:「七弟,可曾見你二哥了?」就隻見蘆葦中搖出一支船來。

那阮小七頭戴一頂遮日黑箬笠,身上穿個爛衫子布背心,月要係著一條生布裙,把那支船盪著,問道:「阿嫂,你不在家看著,到這兒尋二哥做甚麼?還怕他能淹死在這水裡不成?」

「七弟,家中來了兩騎馬漢子,甚是氣派,張口就要十數斤的金鱗大鯉魚二三十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尊大佬的掌心嬌 命之途 當訓練家開了外掛 重生之農女忙種田 玉宸金章 重啟完美人生 上門豪婿 帶著神機闖諸界 我成了反派的親閨女 萬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