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終非同路(1 / 2)

加入書籤

如此一乾人再回到宴席上,酒肉果品新上了一輪,大吹大擂,暢聲說笑,高聲喝罵。

花榮率先罵起了那文知寨劉高夫妻貪得無厭,殘民害民;林沖、陸謙就罵高俅老賊作惡多端,死有餘辜;湯隆也罵高俅奸詐,還罵王晉卿,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可最凶猛的當屬寶光大和尚,先要剝皮挫骨朱勔,再要剁了趙佶。

那一時間都讓其他人等為之失聲。

在場人等,雖然各有各的苦處,但要把矛頭直指東京紫宸殿裡的趙天子的,除了心存反意的陸謙外那卻還無一個。

林沖也好、湯隆也罷,還有那魯智深、項充、李袞等人,那沒一個要真砍皇帝的。就說湯隆,他是山寨一乾頭領裡唯一一個與皇帝有『直接』恩怨的主兒,可要是趙佶接下來能稍微的對徐寧表達一絲歉意,他對老趙家的一肚子怨恨,怕立刻就能化沒了。【李逵那是白癡渾球,不曉厲害。】

陸謙端起了一杯酒,眼神悄悄地打量左右,心裡知道,時機不到也。

隻寶光大和尚一個人還在咒罵:「叵耐朱勔那廝,壞到極處。十年時間,於蘇杭繁華之地靡費官錢,百計求索。江南乃魚米之鄉,生民本甚安美,現如今卻備遭塗炭。便是那千貫中產之家亦都破產,甚至賣子鬻女以供索取。流離失所者數以萬計,傾家盪產者不可計數。灑家恨不得將那狗官碎屍萬段,挫骨揚灰。再把那貪圖奇巧的狗皇帝一並砍了。我江南花石綱十載之難,禍害皆起於那狗皇帝,他方才是罪魁禍首。不殺此二賊人,不解我心頭之恨,灑家到死都放不過他們。」

鄧元覺這番話說的絕不是在喊口號,而是真真切切的感由心發,那股子恨到極處的殺意,那股子對朱勔和趙佶恨進骨子裡的痛恨,是做不得假的。

這才真真是陸謙的好盟友,反宋革命之路上的好夥伴。

「好!大和尚說的痛快,那朱勔好大的官,正要殺得快活。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你們那個菜饃教也造起反來,大家一起反。等到殺進東京城,砍了那鳥皇帝的頭,俺虞侯哥哥便做了大皇帝,讓你們家教主做那小皇帝。林教頭去做那高俅的太尉,魯大師和大和尚就都做個護國國師。我們都做個將軍。咱們殺去東京,奪了鳥皇帝的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裡!」李逵這廝真真就是狗屁不懂的。

朱貴聽了臉都唬白,慌忙喝道:「鐵牛,你這廝胡說!你今日既到這裡,不可使你那在沂水老家的性兒,須要聽頭領哥哥的言語號令,亦不許你胡言亂語,多嘴多舌。再如此多言插口,先割了你這顆頭來為令,以警後人!」隻把李逵噴的灰頭土臉,「噯也!若割了我這顆頭,幾時再長的一個出來?我隻吃酒便了。」酒席上眾人都笑。

那晁蓋臉上笑的甚是歡樂,似乎忘了自己適才被李逵話語唬的差點跳起。他現在可不是原著上的梁山泊二代目,還隻是一個豪爽的鹽梟,過的快活的鄉間財主豪強。如何不被這砍皇帝腦袋的話驚到?

還有那花榮,看著大放厥詞的李逵,覺得自家的這點小憤怒真的是遜爆了。可也算是知曉了那黑廝是個真渾球,舉起酒杯對著陸謙一禮,「哥哥麾下,真……人才濟濟。」至於被先前被李逵罵做白臉相公的事兒,趁早揭過。跟一個叫嚷著殺進東京,多了皇帝大位的山匪粗人計較,花榮他丟不起這人。

此一刻對李逵大起好感的隻有鄧元覺和陸謙。

前者心中一下子對梁山親近起來,彼此站在同一條革命陣線上麼。後者卻覺得自己真要改變一下對李逵的根本態度了。

陸謙之前不喜歡李逵,雖然他麵上從沒流露出來,可他心底裡李逵的份量真的不重。而現在,陸謙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地調教調教這黑廝,如此將用,是非常得心應手的。正所謂白紙之上好作畫,李逵隻要調教的好,真會是個好小弟,好馬仔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尊大佬的掌心嬌 命之途 當訓練家開了外掛 重生之農女忙種田 玉宸金章 重啟完美人生 上門豪婿 帶著神機闖諸界 我成了反派的親閨女 萬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