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糊了董平一臉(1 / 2)

加入書籤

梁山泊大軍東進,打著兵至東平府,問罪董平,為十八裡鋪百姓討還公道的旗號。五千人一路向東,那沿途的東阿、平陰、長清幾縣是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一聲。一個個緊閉城門,叫陸謙一路恍入了無人之境,二百裡道路,不及五日,大軍就殺到了歷城腳下。

且不提那東平知府程萬裡是如何的焦頭爛額,便董平心裡也直想嘔血。

話說他當日叫人縱火十八裡鋪,那確確實實是打著絆腳梁山軍的意思,誰叫後者打著「仁義」的幌子,叫董平心裡就起了這念想。

隻因董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許已經想到了那般做的後果,卻也不以為然。

可卻萬萬沒有想到,那梁山泊不僅僅在十八裡鋪假仁假義一番,現在竟還打著如此旗號殺奔東平府來了。叫董平都已經想到,這番事兒傳揚開來後,自己要擔負怎樣的惡名。

「英勇雙槍將,風流萬戶侯」是一去不復還了,怕更多是滿滿罵名惡名了。更重要的是,官場士紳上也會小看了自己!

卻是要開罪了大批的人。誰叫梁山軍是自己惹來的呢?這大軍一路東進,叫本府官員士紳遭了多大的損失啊。

如果可以,董平現在就恨不得一把將陸謙攥碎了,粉身碎骨,挫骨揚灰。這賊廝是純粹在拿自己來刷名聲,真真可恨至極。

城頭上,程萬裡伴著董平遙望梁山軍大營。前者麵色如土,後者亦膽顫心驚。董平與梁山泊已經切切實實交過一回手了,膽氣大挫,更識得梁山泊的厲害。那梁山要武將有武將,要精兵有精兵,根本就非是東平府一地可比。隻慶幸他還有高高的城牆可以固守,不然董平早逃之夭夭了。

陸謙派魯智深在外叫陣,選軍中嗓門大者高聲叫罵董平。那不及一天,滿東平府城就盡知道,梁山泊此番大舉進發原因何在了。那不僅城中百姓有暗罵董平的,就是一應大小官吏,軍中士卒都有暗罵董平者。其後者中不乏當日十八裡鋪幸運逃脫的東平府軍。

人就是這般的善『忘恩負義』!

豈不知道別人罵的董平,偏偏他們這些軍漢罵不得。

董平不敢應戰,陸謙也不會白白在城下耗著,叫鄧飛、焦挺領兵掃盪周邊村鎮,凡是有罪大惡極作惡多端者,盡數鏟除了。於此同時還立起了梁山泊法庭的招牌,後者隸屬考功司轄下。隻叫人有冤申冤,惡者必處。

這全然不是強盜草寇的作為。

法庭的招牌一豎立起來,那不知道在東平府境內掀起了多大的風浪。城內的程萬裡聞聽後都呆了半響,回過神後就隻說要上書東京,這等『異端亂法者』,必要斬盡殺絕。

這事兒太沖擊他的神經了。梁山泊往日打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號,程萬裡也不覺得有甚了不起。那最多就是一綠林好漢的升級版。但現在他的感覺就不一樣了。這梁山泊就是個異端怪胎,雖然不是光明正大的稱王建製,可以私法替公法,攪亂視聽,蠱惑人心,比之早早稱王稱帝的草頭王更有害處。

陸謙還有的是時間在東平好。那水泊裡有林沖呢,後者料理了十八裡鋪的事兒後,就迅速返回了梁山泊。有生性謹慎的豹子頭坐鎮山寨,後路穩得一逼,陸謙根本不需要關心後路的安危。

他引五千兵馬在這兒,倒不是一定要斬了董平,但東平府他卻是絕對要壓榨一大筆的。這些錢財他還要大張旗鼓的『還』給十八裡鋪。可以說是邀買名聲之極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尊大佬的掌心嬌 命之途 當訓練家開了外掛 重生之農女忙種田 玉宸金章 重啟完美人生 上門豪婿 帶著神機闖諸界 我成了反派的親閨女 萬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