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皇子做將(1 / 2)

加入書籤

陸越在跟隨楊誌掃平了西克普恰克汗國後,目光就一直停留在裡海北岸和高加索地區,如果有可能他真的就想把封國立在這裡,而不是更西麵要直麵羅斯人的黑海東北岸。

或者說黑海東北岸也可以,甚至黑海北岸也沒的說,克裡米亞半島可是一塊難得的寶地。然而那地方在拜占庭人手中,亞速海沿岸更是還有一個存在感十分渺小的保加爾汗國。

他們是保加利亞人的同宗兄弟!

隻是因為思維認知上的差異限製,包括陸越在內,所有藩國君主在確定下地盤的第一時間,肯定不是率師遠征,掠奪敵人之資而補我不足。而是夯實自我根基,做好內部經營為先。

這就是華夏文明的慣性——穩紮穩打。而不是像亞歷山大一世那樣,仿佛整個人活著就是為了征服。

中國人可是很會種田的,也善於種田,紮穩根基這問題是許多中國人的第一選擇。似李自成、張獻忠那種『英雄』,幾千年來也隻這倆『成事』了麼。所以別怪陸越腦子『不靈活』。

生於斯長於斯的陸越,打開始時就沒準備將自己的國度建成一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草原帝國。

如此情況下忽的聽到這麼個消息,陸越在最初時候的不可置信消散後,心中就隻有滿滿的幸福!

這是老爹在給自己派福利啊。

但是,「什麼時候老頭子也亞歷山大一把了?」

在陸越二十年的生涯當中,亞歷山大可一直是陸皇帝教導他們的反麵教材。

陸謙不是看不起亞歷山大,應該說理念真的有不同吧?

後者在十年之中的成就值得人欽佩,畢竟在當時的時代局限下,能跨出『自我認知』的界線的人——擴張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可以說是一真英雄。

但一個並非是暴君的人,卻又是一個抑製不住自己情感的瘋子;一個有著雄心壯誌的君王,卻一生都屈服在母親的陰影之下;他明明在戰場上英勇無比、殺敵無數,對待朋友和下屬卻比任何君主都要仁慈軟弱。這樣的亞歷山大,陸皇帝實在不能理解!

再看看他死之後的結果,他所信任的將領們在他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個國家。他們奪走了亞歷山大所有的遺產,然後他的兒子在價值被壓榨完後就隻能悲催的死去了。

所以,簡單地認為亞歷山大隻是軍事天才,行政管理很辣雞是不負責任的,但也真的有的放矢。

至少在傳承上,陸謙是很不贊同亞歷山大的。

中國人每一個都十分重視祖業的,如皇帝重視自己的江山,百姓重視自己的祖屋祖田。

可看亞歷山大的行為,那端的是不在乎家裡的基業的……

反麵例子,必須是反麵例子。

在陸越這些年裡所接受的教育中,亞歷山大式的征服模式,那就是不可取的!

而在陸齊朝中,所有的對外『征服』,也真的隻分為漢化和天竺兩種的。

後者不需提,前者就是變夷為夏。如南洋,如高麗、東北,如塞北、西域。而皇子們的一個個藩國,也自在其列。

既然要漢化,要真正的紮下根兒來,那陸越又怎麼可能去期望著馬上就「天高地闊,任我馳騁」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女尊大佬的掌心嬌 命之途 當訓練家開了外掛 重生之農女忙種田 玉宸金章 重啟完美人生 上門豪婿 帶著神機闖諸界 我成了反派的親閨女 萬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