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龍潭虎穴 463.張柔(1 / 2)

加入書籤

紫荊關東麵六十裡的易縣縣城。

一百多名怯薛把偌大的驛館都給占據了,往來官吏隻得另外找地方落腳,還敢怒不敢言。

《元史·兵誌二》:「怯薛者,猶言番直宿衛也。」也就是蒙古帝國的禁衛軍。

這支軍隊起源於草原部落貴族親兵,由鐵木真親手組建,從一百人擴張到了一萬多人,成為宮廷軍事官僚集團,是權力階層的核心部分,構建了蒙古帝國的統治基礎。

他們是大汗的直屬武裝,沒有大汗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調動,包括統領怯薛軍的納牙阿將軍。

無論戰時還是平時,大汗身邊必定有怯薛護駕,分成四班,輪番宿衛,每番值衛三晝夜,稱四怯薛。

除宿衛外,也負責大汗日常生活的絕大多數事項,分任冠服、弓矢、食飲、文史、車馬、廬帳、府庫、醫藥、卜祝等等,任事者一概世襲。

另外,作為大汗的『內臣』,他們也實際上參預軍政事務的管理,充當了其他朝代內廷的作用,所以蒙古以及元朝都沒有宦官擅權亂政的事發生。

怯薛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勛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同時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權,一個普通的怯薛軍人的地位甚至高於千戶官。

蒙古是軍事立國,也不搞什麼科舉,絕大多數官員都是從怯薛中挑選,經由怯薛長官推薦後,不需要中書省議奏,直接由大汗任命,這也是終元一朝最主要的入仕途徑了。

出任官員後,依舊保留原來的怯薛身份,與大汗或者皇帝維持著密切的關係,隻要還在朝中,仍然要按規定時間進入宮廷執事服務,即便是做了宰相太師這樣的高官。

這個時候怯薛成員倒不隻是蒙古人,還有色目、漢人等等其他各民族,等到忽必烈的孫子上位後,就明令不得再收漢人、南人入怯薛了。

作為蒙古最核心最精銳的軍事力量,怯薛的戰鬥力自然是強悍的,而軍紀也比較森嚴。

但動不動就屠城滅族的蒙古人顯然不會把軍民關係放入軍紀中,欺淩百姓,橫行跋扈是他們的常規操作,尋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員根本不敢招惹他們,即便被欺壓了也隻能忍氣吞聲,連抗議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反抗了。

離開大汗的身邊,來到地方後,約束就更少了,因此便放縱了起來。

這一百多怯薛簡直把驛館變成了尋歡作樂的地方,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懷中還摟著被征集來的小娘子,肆意玩弄,甚至直接在院子中生起火堆,搞起了燒烤大會,把整個驛館弄得烏煙瘴氣。

這時候的郭若思隻能獨自鬱悶的躲在廂房中,討一個眼不見為淨。

十五日離開中都,昨天他們就到了易縣,之所以還在這裡停留,是因為要等張柔。

張柔名義上是致仕了,正旦時拜見完忽必烈,便離開中都回了保定城,美其名曰頤養天年。

還好保定城離這也不遠,也就一百多裡,今天應該就能到,而張弘略已經前去迎接了。

郭若思如今唯一的想法就是

,早點上路,早點結束這段不愉快的旅程,免得整天看著這幫怯薛胡作非為卻隻能生悶氣。

等到臨近傍晚的時候,隨從敲開了他的房門,「提舉,安肅公快進城了,您是不是該去迎接一下。」

按理說,依著張柔的身份,郭若思應該出城十裡相迎,最低,也該在城門口迎接。

但郭若思本就不是那種喜歡逢迎之人,加上心情不好,也不想和張家有太多牽扯,所以勉強也就走到驛館門口等著。

這時候的驛館似乎變成了生人勿近的禁地,外麵的街道也空盪盪的,看不到幾個人。

等了沒多久,二十多名騎兵,簇擁著一架豪華的馬車出現在街道上,而一身銀甲的張弘略正策騎護衛一旁。

車駕很快來到驛館門口停下,郭若思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一名白發老者扶著月要出了馬車,「哎喲,坐車實在太折騰了,遠不如騎馬爽利,骨頭架子都快顛散了。」

「父親,您慢點……」張弘略趕忙上前攙扶。

但老頭一甩手,露出嫌棄之色,「不成器的東西,老夫用不著你扶!」

張弘略知道自己老爹不待見自己,隻好苦笑著退後半步,又不敢真的不管,萬一真讓老爹摔了碰了,他可擔待不起。

「阿爹,讓蓉娘來扶你。」

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娘子從車中出來,利落地跳下車轅,頭上的雙馬尾盪漾著,很是俏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和離後,懷了皇帝的崽 嫁給偏執戰神後(重生) 二次元劇本沙雕化[綜] 她被淩辱致死後,哥哥們都後悔了 檸萌有點萌 當楠子拿了梵天社畜劇本 和琴酒的互演日常 公主娘子晚上見 看穿劇情後炮灰女配玩脫了 還讓不讓人好好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