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1 / 2)

加入書籤

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隻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有很多。[1]

效力涼州

賈詡

永漢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賈詡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升討虜校尉。時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於陝,賈詡便在牛輔軍中輔軍。不久,牛輔遣李傕、郭汜、賈詡等出兵攻打關東聯軍,先向孫堅,在梁東大破其軍。孫堅率千騎潰圍而去。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餘黨。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賈詡出麵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此計為眾人采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被殺。李傕等擁兵至南宮掖門,威逼獻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為中郎將。李傕又殺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後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麵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

不久,賈詡之母去世,賈詡辭掉官職,被拜為光祿大夫。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襲占長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權後,三人互相猜忌,爭權奪利,多次打鬥起來。賈詡每次都以大體責之,所以三人雖心中不和,但表麵上還過得去。於是三分長安城,各守其界。同年春,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間矛盾日益激化,開始交兵。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助自己。幫助漢獻帝出逃、保護大臣,賈詡多有出力。後二人罷兵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東漢末三國初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被尊為魏晉八君子之首。

三國時期著名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世人稱為毒士02:40

三國著名謀士賈詡,為何被稱為毒士01:02

立懂百科帶你了解賈詡00:53

賈詡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投效李傕、張繡,最終歸降曹操。賈詡運用謀略計策,先後幫助曹操戰敗袁紹,平定關中。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暗助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黃初四年(223年),賈詡去世,諡曰肅侯。

沒用有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賈詡

出生日期

147年

出生地

涼州姑臧

逝世日期

223年8月11日

諡號

人物關係

精選視頻

知識合集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個人作品

家族成員

藝術形象

人物關係共7人

賈穆

賈穆

兒子

賈龔

賈龔

父親

賈璣

賈璣

兒子

賈模

賈模

孫子

賈胤

曾孫

賈通

孫子

賈疋

曾孫子

精選視頻

536萬觀看01:59

三國中頂尖的三大謀士,運籌帷幄縱觀天下,世人萬代敬仰

1695萬觀看00:58

三國時代那麼多英雄,誰配得上「黃裳元吉」這個詞

588萬觀看01:24

賈詡被戴上「三國第一毒士」的帽子合適嗎?

555萬觀看12:59

【人物誌】賈詡:我自冷眼看世界,不問天下是與非。亂世中全身而退的謀士、明哲保身的智者、無情無義的世人_嗶哩嗶哩_bilibili

684萬觀看05:36

中國歷史人物解說《賈詡字:文和》_嗶哩嗶哩_bilibili

查看更多

知識合集

魏國五大謀士

看過1/5個詞條

4萬閱讀

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郭嘉最先投靠的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袁紹。袁

荀彧

荀彧(xu

yu)(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

程昱

程昱(yu)(141年-220年),本名程立,字仲德,兗州東郡東阿(今山東東阿)人,東漢後期至三國時

查看全部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軍事家

看過2/11個詞條

54萬閱讀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

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

查看全部

官渡之戰的主要歷史人物

看過5/40個詞條

32萬閱讀

劉協

東漢末代皇帝

曹操

曹操軍統帥

郭嘉

曹操軍參戰人物

查看全部

1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隻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有很多。[1]

效力涼州

賈詡

永漢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十一月,董卓自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賈詡在此時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升討虜校尉。時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於陝,賈詡便在牛輔軍中輔軍。不久,牛輔遣李傕、郭汜、賈詡等出兵攻打關東聯軍,先向孫堅,在梁東大破其軍。孫堅率千騎潰圍而去。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餘黨。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賈詡出麵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此計為眾人采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被殺。李傕等擁兵至南宮掖門,威逼獻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為中郎將。李傕又殺司隸校尉黃琬、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後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麵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

不久,賈詡之母去世,賈詡辭掉官職,被拜為光祿大夫。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襲占長安,共同把持中央朝權後,三人互相猜忌,爭權奪利,多次打鬥起來。賈詡每次都以大體責之,所以三人雖心中不和,但表麵上還過得去。於是三分長安城,各守其界。同年春,李傕使騎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間矛盾日益激化,開始交兵。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助自己。幫助漢獻帝出逃、保護大臣,賈詡多有出力。後二人罷兵,賈詡便上賈充(217年-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曹魏至西晉時期大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賈充(217年-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曹魏至西晉時期大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1]看人物關係

賈充:西晉開國元勛02:37

賈充曾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並與司馬氏結為姻親。[1]晉朝建立後,轉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仆射,更封魯郡公。鹹寧末,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征討吳國。最終死於太康三年,追贈太宰,諡「武」。[1]看人物生平

賈充主持了修訂《泰始律》,在法理上首次區分了律、令的概念。在電視劇《亂世妖後》中,該人物由沈保平飾演。[2]看藝術形象

沒用有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賈充

主要成就

主持修訂晉律

別名

公閭

國籍

中國(晉朝)

民族

漢族

摘要

人物關係

精選視頻

知識合集

人物生平

人物關係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藝術形象

人物關係共57人

賈逵

賈逵

父親

賈南風

賈南風

女兒

賈午

賈午

女兒

賈褒

賈褒

女兒

ladyliu

母親

李婉

妻子

郭槐

妻子

賈混

兄弟

查看更多

精選視頻

548萬觀看04:31

賈充令成濟殺死曹髦,後成濟被司馬昭滅族,成濟當時應該怎樣保命

985萬觀看01:35

由於軍情戰況信息滯後,賈充並不知道荊州被攻破,便犯下致命錯誤

1428萬觀看05:43

36歲的賈充,連皇上也敢殺。1女子將其兒子害亡,他卻不敢作聲

563萬觀看06:56

影視:曹髦被殺,此人要殺賈充,司馬昭卻殺了成濟,大家發現了沒有

1501萬觀看01:56

公元279年農歷8月,司馬炎準備發兵討吳,不料遭到大臣賈充的反對

查看更多

知識合集

歷史事件淮南三叛的主要人物

看過3/14個詞條

2970閱讀

王淩

王淩(172年—251年),字彥雲,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東漢司徒王允之侄。李傕

毌丘儉

毌丘儉(?—255年),復姓毌丘,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將作大匠毌丘興之子。三國時期曹

諸葛誕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魏國將領,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

查看全部

西晉主要郡公

看過1/3個詞條

374閱讀

賈充

魏晉大臣

陳騫

西晉太尉

王渾

西晉名臣

查看全部

晉朝丞相

看過1/15個詞條

1256閱讀

衛瓘

西晉司空

荀勖

西晉開國元勛

何曾

西晉開國元勛

查看全部

1

人物生平

輔助司馬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賈充出生,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賈逵晚年生下賈充,是充閭的喜慶事,故此為取名。

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賈逵病死,賈充尚未成年,居喪時已得孝名。賈充承襲父親陽裡亭侯爵位。後入仕曹魏,任尚書郎,典定法律法令,兼任度支考課。再遷任黃門侍郎、汲郡典農中郎將。

後參大將軍(司馬師)軍事,於正元二年(252年)隨司馬師前往樂嘉城討伐毌丘儉和文欽發動的叛亂。司馬師病勢嚴重,返回許昌,留賈充督諸軍。戰後司馬師即因病逝世,司馬昭在傅嘏的安排下回洛陽接掌權力,賈充留在許昌監諸軍事,增邑三百五十戶。

計克敵陷

司馬昭接掌權力後,任賈充為大將軍司馬,轉右長史。當時司馬昭新掌朝政,怕方鎮的將領有異議,派賈充到諸葛誕那裡。賈充試探諸葛誕說:「洛陽的賢人們,都同意皇帝禪讓,這您知道的。您認為如何?」但遭到諸葛誕厲聲指責:「你不是賈逵的兒子!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怎可以辜負國家,欲將曹魏江山給了人?這話我根本聽不下去。如果洛陽皇帝有難,我會力搏一死。」賈充沉默不言,回去後對司馬昭說:「諸葛誕在揚州,早有威名,能得人死力。看他略顯規模,必然反叛。如今征討反而是小事,若事情遲了必大禍。」

司馬昭在甘露二年(257年)征諸葛誕為司空,諸葛誕果然反叛。司馬昭征諸葛誕,賈充獻計用深溝高壘可克敵方的銳兵,司馬昭計從,壽春被攻陷後,登壘獎勞賈充。司馬昭先回洛陽,留賈充處理南方的事務。賈充因功進封宜陽鄉侯。不久遷廷尉,因通曉刑法斷獄之事,得到平反冤獄的美名。

悖逆弒君

賈充後轉任中護軍。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忿恨司馬昭獨專朝政,集合了宮裡的衛兵和一些奴仆討伐司馬昭。賈充帶著兵士數千人在南闕阻攔曹髦。曹髦親自用劍拚殺,稱有敢動者滅族,眾人感到和皇帝打仗非同小可,都準備逃跑。跟隨賈充的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說:「此事該怎麼辦?」賈充回答說:「司馬公養著你們,就是為了今天!還用問嗎?」成濟聞言膽壯,遂上前弒殺曹髦。曹髦死後,司馬昭召會群臣商討如何交代事件,陳泰建議誅殺主謀行刺的賈充,司馬昭不願意,隻誅殺了成濟、成倅等人。(見司馬昭弒君)曹奐隨後被立為皇帝,賈充進封安陽鄉侯,統領城外諸軍,加散騎常侍。

景元五年(264年),滅蜀後的鍾會在成都謀反,賈充以中護軍假節、都督關中、隴右諸軍事,到漢中駐守,未到鍾會就因士兵叛變而敗死。

後賈充回朝參與朝廷機密,與裴秀、王沈、羊祜、荀勖等都被司馬昭重用。賈充又被指命製定新法律。後假金章,又獲賜一座豪華大宅。建五等爵後,封為臨沂侯。鹹寧四年(278年),陰平、廣武連續發生多次地震;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帝以奇技異服典禮為由禁止雉頭裘傳播,並在殿前燒毀了它;吳國昭武將軍劉翻、厲武將軍祖始投降。

鹹寧五年(279年)與太康元年(280年),晉派大軍伐吳,東吳滅亡,從此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麵。

太康元年(280年),河東、高平、三河、魏郡、弘農等不少地方下起了冰雹,傷害到了莊稼,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製、戶調製和品官占田蔭客製。

太康二年(281年),淮南、丹陽地震;東夷五國內附;郡國十六下了冰雹,大風拔樹,破壞了百姓的房子。江夏、泰山發生洪水,流亡的人口有三百餘家;上黨又遇到了暴風冰雹;有彗星出現在張和軒轅附近。

太康三年(282年),安北將軍嚴詢在昌黎打敗鮮卑慕容廆,殺傷數萬人。

太康四年(283年),多王去世,發生日蝕,袞州、河南及荊州、揚州發大水,牂柯獠兩千多個村落歸屬內地。

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廆投降晉朝。

司馬炎在位期間,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係,拱衛中央。司馬炎采取一係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並嚴禁私募佃客。招募原吳蜀地區人民北來,充實北方,並廢屯田製,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太康年間出現一片繁榮景象。晉武帝鑒於曹魏末期為政嚴刻,風俗頹廢,生活豪奢,乃「矯以仁儉」,不能自存者賜穀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並能容納直言。還重視法律,親自向百姓講解賈充等人上所刊修律令,並親身聽訟錄囚。

去世

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荒淫無度。他為了鞏固皇權而大封宗室,使得諸王統率兵馬各據一方。然而,在晉武帝死後,諸王為爭奪中央權力,內訌不已,形成16年的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炎病重,沒有將國家大事托付給重臣,開國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無計可施。而國丈楊駿(楊芷之父)排斥公卿大臣,親自在司馬炎左右伺候,並趁機隨意撤換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司馬炎病情稍有好轉,見楊駿所用之人不當,就嚴肅地對楊駿說:「怎麼能這樣做呢!」於是給中書下詔,召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助王室。楊駿恐怕失去權柄與寵信,從中書那裡借來詔書看,並把詔書藏起來。中書監華廙恐懼,親自找楊駿要詔書,楊駿不給。過了兩天,司馬炎病危,楊芷奏請讓楊駿輔政,司馬炎點了點頭。於是楊皇後便召華廙與中書令何劭,口頭傳達司馬炎的旨意,讓他們作遺詔。遺詔寫成後,楊芷與華廙、何劭共同呈給司馬炎,司馬炎看了以後不說話,於兩天後駕崩,享年55歲,葬於峻陽陵。

2

主要成就

政治

掌權篡位,建立晉朝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死,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經過精心準備,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為自己登基做準備。在司馬炎接任相國後,就有一些人受司馬炎指使勸說魏帝曹奐早點讓位。不久,曹奐下詔書說:「晉王,你家世代輔佐皇帝,功勛高過上天,四海蒙受司馬家族的恩澤,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讓給你,請順應天命,不要推辭!」司馬炎卻假意多次推讓。司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衛將軍賈充等人,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再三勸諫。司馬炎多次推讓後,才接受魏帝曹奐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司馬炎於鹹熙二年(265年),登上帝位,國號晉,史稱為西晉。改元為泰始,曹魏遂亡。但這時的司馬炎心裡並不輕鬆,他很清楚,雖然他登上王位寶座,但危機仍然存在。

司馬炎像

從內部看,他的祖父、父親為了給司馬氏家族奪取帝位鋪平道路,曾經對曹爽為首的三族以及附屬勢力進行了殘酷的屠殺,這件事所造成的陰影仍然橫亙在人們的心中。從外部看,蜀漢雖平,孫吳仍在,雖說此時的東吳已不足以與晉抗衡,但畢竟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要鞏固政權,進而完成吞並東吳、統一中國的大業,就首先要強固統治集團本身的凝聚力,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采取懷柔政策。司馬炎在即位的第一年,即下詔讓已成為陳留王的魏帝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製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同時又賜安樂公劉禪子弟一人為駙馬都尉,第二年又解除了對漢室的禁錮。這不但緩和了朝廷內患,尤其是消除了已成為司馬氏家族統治對象的曹氏家族心理上的恐懼,而且還安定了蜀漢人心,進而又贏得吳人的好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三太子 與星星撞個滿懷 全球武魂:開局覺醒混元道宮 攜帶係統去修仙 逆天黑化,這主角瘋了! 冥界大佬黑化了 夢境異聞錄 掌中姝 馭獸小魔妃,禁欲皇叔破戒了 團寵奶包七歲半,王爺天天爬牆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