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敵當前(1 / 2)

加入書籤

第10章 大敵當前

江雲峰團長說:「劉副營統!我們新來乍到,一切都不熟悉,日本鬼子有備而來,你們對此地很熟悉,已經與日本鬼子頑強的打了一仗,你給我們介紹一下戰場形勢吧?」

拱衛軍副營統劉誌強介紹說:

我們是徐邦道總兵帶領的拱衛軍,原來在天津軍糧城駐紮。調防駐守紅崖灣徐家山附近不過月餘。

江雲峰團長問:「日軍登陸這麼長時間、清朝的軍隊在乾什麼呢?

清軍副營統劉誌強說:一言難盡啊?

其實在日軍登陸的第一天,當地清軍就得到花園口裡正和驛丞的報告,在花園口東側二十裡的捷勝營馬隊最先知道日軍登陸的消息。

當時,駐守貔子窩的是金州都統連順屬下的金州正紅旗防禦營官榮安,他派出騎兵依常阿帶領13名騎兵巡防。騎兵隊行至趙家屯碧流河西岸時,與10餘名日軍和日本間諜鍾崎三郎等人遭遇。清軍立即閃進密林埋伏,待日軍走近時打了個漂亮的伏擊戰,擒獲3名日本兵,押回了營隊。

據3名俘虜供稱,日軍2萬大軍已經開始登陸,將進攻金州、大連、旅順。他們是日本通儀官,奉命偵察有無清兵大隊人馬前來。其中,有一人名叫鍾奇三郎,曾多次到奉天、吉林等地遊歷,通曉華語。其他兩人則是其護衛。

得知此消息後,榮安立即稟報金州副都統連順,並將鍾奇三郎等3人押送金州副都統連順衙門復審。

從日本間諜口中得知的消息,令連順目瞪口呆。這回不僅是金州危急、大連灣、旅順都將麵臨劫難了! 把這一情況通報給駐守大連灣的淮軍統領趙懷業和駐守金州的副都統徐邦道。

徐邦道就大聲疾呼「金州失則旅順不可守也!」。

連順急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因慈禧太後做慶壽大典,李鴻章不以為然。他回電好一頓訓斥,嚴令他們堅守營盤,不必分兵出大連灣。隻是電令程之偉的大同軍開赴金州增援。但這程之偉也無意馳援,開到復州一帶便滯留不前。

連順又親赴大連灣跪求趙懷業出兵。趙懷業因有李鴻章的電令在先,不肯出兵。後經徐邦道的再次請求,才勉強撥2哨兵力赴金州協防。

日本人早已得到情報,知道中國朝廷集中忙太後的壽典,朝廷上下無暇顧及。選定在這個期間,跨過鴨綠江,又大舉登陸中國花園口。中國失去阻截日軍的時間。日軍完成了花園口登陸以後,蜂擁南進。

各地清軍則好像都是事不關己,無動於衷,坐在城樓上觀看事態進展,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戰爭馬上開始,中國軍隊卻互相推諉、空談、觀望。

副營統劉誌強說:

金州位於金州灣東側遼東半島的蜂月要部,有人形容,其地自金州斜伸入海,形如卷心荷葉臥波,金州角則荷蒂也,從金州向西南,愈趨愈窄,至南關嶺而極,中寬不過六裡,有若荷基,為旅順後路要隘。逾南關嶺而西南,則地勢漸張,至西南而東北,作三角形,山海依倚,逢道回旋,乃天然形勝。城南陸地最窄的地方僅八裡地,往南距旅順口一百二十多裡,北距復州一百六十裡,東麵有一座大和尚山,可作為屏障。因此,從地理位置上講,旅順是渤海的咽喉,而金州則為旅順的門戶。

副營統劉誌強說:

金州城的構造也非同一般,東西長六百米長,南北寬七百六十米,城牆為青色的方磚砌成,高達六米,底寬八米,頂部寬四米。城牆外圍還挖了壕溝,壕溝中埋下了地雷、鐵蒺藜。整座金州城依山傍海,素有遼東半島「雄鎮"之譽。

團長江雲峰問:「清軍在金州有多少駐軍啊?」

副營統劉誌強說:

在金州的城內和外圍,主要有兩支清軍,副都統連順帶領的捷勝營共七百人,其中步隊一營防守金州城,馬隊兩哨,在貔子窩監視海岸。

徐邦道字見農,四川涪陵人。早年參加楚軍,遷至副將。後轉入淮軍,隸於劉銘傳。1880年,調駐天津軍糧城。1889年,授正定鎮總兵。甲午戰爭爆發後,奉命招成拱衛軍步隊三營、馬隊一營及炮隊1營,在軍糧城連日操練,以備開赴前敵。徐邦道精力雖不及當年,但雄風不減,日寇的侵略行徑,激起他的滿腔怒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在末世搞建設 諸天,我的超級時空異能 極品妖孽民工 把反派幼崽養成主角[快穿] 飛天英豪 開局我成為大宗師 團寵女配凶凶噠 旅行到宇宙邊緣 瘋了吧!你管師姐叫老婆? 我竟然是修仙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