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 第十三章 於謙(2 / 2)

加入書籤

可是皇帝的威嚴不能因此受損,為了以後施政時候少一點阻力,也為了堵住群臣的悠悠之口,朱祁鎮就決定仿效唐太宗李世民,跪天請罪!

見到朱祁鎮跪下,大臣們皆是一驚,紛紛開口勸阻:皇上不可!

負責皇上安全的錦衣衛趕緊跟著跪下,也幸好是沒人正對大門,要不被皇帝這麼一跪,不死也得死了。

「臣八歲承繼大統,至今禦極已十四年,即位之初賴太皇太後苦心教導,『三楊』輔佐,朝局清明,萬民安樂。」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繼續說:

「自太皇太後殯天,三楊老退,臣驟掌權柄,自以為枷鎖已去,便放盪心性,用閹人而遠賢臣,後為追祖宗功績,一意親征瓦剌,致我大明三十萬將士戰死沙場,屍骸至今還暴於荒野,臣自知罪過,上皇之怒請降天罰於臣。萬請上皇庇佑大明子民,以彰天德!」

說完頭重重磕在了地上。

眾臣皆叩首。

「皇上!是臣等無能,不能為君父分憂!」

「臣有罪!」

「皇上,不要苛待自己,瓦剌狡詐,您無過錯。」

「皇上!臣隻願以身報國,為君分憂啊!」

殿內已是一片哭聲,臣子們紛紛出言勸諫。

「上皇為證,臣朱祁鎮誓要以戰止戈,以也先的頭顱祭奠死去的臣民!」朱祁鎮再拜。

好像真的是上天有感,當最後一個字出口,晴朗的夜空就劃過一道閃電,天空中雷鳴大作。

朱祁鎮終於直起了身子,一個太監急沖沖的跑了過來,離得老遠跪在地上,一直滑到了自己的身前,舉過頭頂的雙手捧著那份加急軍報。

「皇上,瓦剌大軍進逼京師,副總兵高禮、毛福壽迎敵於章儀門土城之北,先敗瓦剌前鋒!」

聽到瓦剌進軍的消息,朱祁鎮心裡一震,原以為自己回了京城,北京保衛戰就不會發生了,卻沒想到不但發生了,而且提前了這麼多,此時勤王兵馬還沒有到齊,這一仗難打啊。

朱祁鎮暗自思量的時候,殿內的大臣已經出言請戰。其中以於謙為首,都膝行到殿門口,灼灼的目光盯著朱祁鎮,怒火仿佛要從眼眶中迸發出來。

「皇上,臣等此前已經安排好了城防部署,由前軍都督僉事孫鏜守西直門,武進伯朱瑛守朝陽門,都督劉聚守阜成門……雖然事出倉促,準備還不夠充足,但隻要也先敢來,必叫他們有來無回!」於謙說。

「眾位愛卿快起來,國家存亡之際,不拘虛禮,隻要有利國事,盡可出言!」朱祁鎮將於謙扶起,他終於見到了於少保。

陳華以前隻佩服三個人:三國諸葛亮,南宋文天祥,剩下的就是這位於謙於少保了。

他最佩服於謙,明明有能力改變奪門之變自己的命運,不說阻止奪門發生,隻需要投機先一步迎立英宗,就絕對沒有生命危險。再以他的能力,不說爵位,混一個三公的頭銜還是很輕鬆的。

可是他卻選擇了對自己最不利的方向,甚至還有些固執的堅持自己的信仰,也是因為自己的堅持,在景帝繼位後作為擁立首功的於謙被漸漸排斥出了權利最核心。如果要來評價於謙,他認為於謙是第一個做到了知行合一這四個字的人。

朱祁鎮低垂的目光,迎上了於謙上揚的眼神,那雙眸子隻能以太空的深邃來理解其內涵,以嬰兒的天真來形容其純粹。並不強壯的身子,卻仿佛天地脊梁一般,撐起了大明的殘破江山。

朱祁鎮重重握住於謙的手:「朕剛回宮就聽說了早上仁壽宮的事,諸位愛卿,是你們幫朕撐起了大明的江山!尤其是於謙,剛猛果決,千鈞重擔攬在身,正是用人之際,鄺尚書為國捐軀,兵部大局總不能沒人主持,從現在起,於謙就是新任兵部尚書!」

於謙有些驚訝,印象裡朱祁鎮很不喜歡他直來直去,不給麵子的性格。不過合格的政治家還是很快就平靜下來,不卑不亢的領旨謝恩。

眼睛環視一周,在場眾臣看向於謙目光多是羨慕,但有一個人例外:改名帝徐珵,徐有貞。

朱祁鎮心裡多了些把握:少部分人影響不了大局,現在人心可用,正是迎頭痛擊瓦剌的好機會,要好好利用。

下令道:「於謙為主將,負責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眾臣暗自咂扌莫著這個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稱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骷髏領主的成長日記 代替姐姐嫁入豪門後 穿進逃荒遊戲中,我成了全村人的扛把子 暴君寵妃狂 寶可夢:這個訓練家不科學 靈境山海 宇宙武鬥大賽 逆天太子爺 神眷戰紀 縱橫影視當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