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皇之治 大至中正(1 / 2)

加入書籤

隋文帝是大天尊在漢族危急存亡之際、在信仰即將斷絕之時敕封下界的人皇。

隋文帝具備了聖賢明君的所有潛質,知人善任、開拓創新、勤政愛民、寬徭薄賦等等。

上次到立言山莊,軒轅經天知道他是當世人皇之一,於是暗中給隋文帝加持了一道護身符。

原來大天尊為確保萬無一失,同時選定了幾位人皇。

隋文帝作為天選人皇,氣運加身,同時又有軒轅經天暗中相助,一時間政通人和,漸漸進入大一統的局麵。

政治方麵,隋文帝大刀闊斧改革。一方麵以身作則,躬行儉樸,另一方麵改革創新鞏固政權。軒轅經天告誡隋文帝」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長者」。隋文帝深信不疑,所以由他統治時開始,就提倡生活節儉,不大興土木,不興建亭台樓閣水榭廊橋,不錦衣玉食,倡導粗茶淡飯,倡導樸素生活。有一次,隋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織成的衣領,居然搜遍宮殿,都找不到。躬行節儉,輕徭薄賦,使人民負擔得以減輕,有利於各項措施的推行。考試取士,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整飭吏治,推行巡視製度,曾派人巡視河北五十二州,罷免貪官汙吏二百餘人,裁汰了地方冗員約十分之三。寬簡刑法,刪減前代的酷刑,製定隋律,簡要刑律,「以輕代重,化死為生」。

經濟方麵,沿襲北魏均田製,頒布均田法,男女都有田,定丁男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婦女則分露四十畝。又減免賦役,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齡為二十一歲,受田仍是十八歲,服役少三年。又改每歲三十日役為二十日,減調絹一匹(四丈)為二丈等。此外隋文帝下令重新編訂戶籍,以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開皇初有戶三百六十餘萬,平陳得五十萬,後增至八百七十萬。為積穀防飢,隋朝廣設倉庫,分官倉、義倉。官倉作糧食轉運、儲積用,義倉則備救濟之需。文帝重視民生建設,在原長安城東南營建新都大興城;大興水利,開鑿廣通渠,自大興引渭水至潼關,以利關東漕運。

學術文化方麵,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廣求圖書。他鑒於前代長期戰亂,官書散佚,所以下詔求天下之書,凡獻一書縑一匹。經一、二年,圖書大備,整理後凡得三萬餘卷。為廣置人才,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製,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也促進了教育、文學的發展。為明全國教化,恢復中華文化之正統,下詔製訂禮樂,以提升國家的文化素質。

軍事方麵,鑒於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時侵擾北周、北齊。故隋立國後,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後來更采用離間分化策略,促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彼此交戰不已,隋則得以消除北顧之憂。

正由於上述措施的推行,在隋文帝統治的二十多年間,政治較為清明,人口顯著增加,府庫較為充實,外患較少,社會呈現繁榮景象,史稱「開皇之治」,該時期為隋朝的鼎盛時期。

在軒轅經天看來,人族之爭歸根結底還是神域之爭。

各人種是各神域主神所造。各人種信奉的神明就是造物主。而人間信仰就是神域力量源泉之一。於是,各神域造物主非常重視人間信仰。

而各族戰爭就是神域戰爭。戰爭所指,神廟外移,神域擴張。

南北朝之時,是漢族至暗時刻,甚至差點亡國絕種。神域之上,信仰滅絕,失去香火的不少神明跌下神壇,墜入輪回。天庭勢微,大天尊苦惱不已,隻得派出東華帝君等上仙下界,暗中培養人間修士,有時還親自分身下界引導人間信仰,以保留神域。東華帝君托夢指點人間修士漢鍾離。漢鍾離勤加修行,飛升成仙,在人間留下了道統東華門,引導世間信仰之潮流。

其實輔佐隋文帝裡麵的大臣中有天庭神仙分身。軒轅經天猜測高熲是東華帝君分身,韓擒虎是武曲星君分身,李淵是另外一位人皇隻是尚未成長起來。當然隻是軒轅經天的猜測而已。軒轅經天從未去過天界,隻在一些神廟之中見過部分神仙。

神仙分身是神仙,但是不是本尊。神仙分身下界帶著使命,但是完成後自然身死道消,不會返回天庭。

軒轅經天是造化之主,擁有造物主成就,雖然不是天界神仙,但是屬於中華始祖之一。軒轅經天雖然不參與神域之爭,但是仍然希望保持中華民族的傳承,保住民族種族。

而且軒轅經天不希望看著天人大劫消滅所有的神明。

現在各神域主神都知道天人大劫要來臨,都是惶惶不可終日,知道人間從來都是希望之地,所以大家都寄希望在人間尋求解決之道。

於是,人間情況也很復雜。一方麵,各門閥勢力崛起。另一方麵,外族虎視眈眈。

而且各神域在人間培植各自的代理人。各神域通過神諭或者佛啟或者托夢的各種神通指示代理人在人間發展壯大,然後通過戰爭或者混亂搶占神域。

立言和八界在乾什麼呢?他們兩專心吸收玄牝珠,日夜提升修為。對立言而言,純粹是重新修煉,時間一到,法力神通水到渠成。等吸收完五顆玄牝珠,立言就是禦風境高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隻想向她服軟 醫婚情深不負你 夢星穀 一劍一尊 開局逃荒:我打包的人類幼崽比我還剛! 冥帝邪尊 總裁每天腦補高能戀愛 冒牌小道醫 荒島求生:我帶千億物資領著全村奔小康 玄門大佬在年代當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