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2 / 2)

加入書籤

蔡京聲音之高,響徹朝堂,滿堂大臣盡皆驚詫。

徽宗皇帝也被蔡京此舉嚇了一跳,頓覺掉了麵子,遂不滿地看了蔡京一眼,微露怒容,起身離座,拂袖而去。

當日朝會隨即結束,眾大臣皆退出大殿。

蔡京也打道回府。回到府中,蔡京尤滿腹怨氣。對蔡京來講,黨人碑被拆毀,就等於他本人被否定了。

回到內宮的徽宗皇帝,也因蔡京當殿頂碰,心中甚是不悅。

不過半日,陸續有大臣進本參奏,奏請罷免蔡京宰相職務。趙挺之、劉逵也聯名進本參奏,斥責蔡京,請求罷免。奏折道:「蔡京奸佞,擅權專橫,目無君父,黨同伐異,陷害忠良,興役擾民,損耗國帑,擅招敵國邊民,輕開邊釁, 當亟加罷黜,定國安民。」

徽宗覽奏,心中甚是痛快,遂有意罷免蔡京左相職位;然而,徽宗皇帝念在蔡京書畫絕倫,才華出眾,心裡雖怨恨蔡京魯莽,當殿頂撞自己,但喜蔡京之才,對罷貶蔡京,猶豫不決起來。

快至傍晚時,蔡京怒氣漸消,想到自己當殿頂撞徽宗皇帝,那徽宗皇帝定然惱怒不堪,定然要罷免自己的宰相職務。如此一想,蔡京又後悔不迭,想著如何挽回此事的影響。想來想去,蔡京覺得必須連夜去覲見徽宗皇帝,當麵解釋清楚,否則後果十分嚴重,說不定自己的相位便沒了,就成別人的了。

於是,蔡京連夜進宮,覲見徽宗,跪伏於地,涕淚齊下,哭訴自己不該頂撞聖上,自己實乃是怕舊黨得勢,阻擾各項法規順利實行,一時急迫,有了朝會上不恭之舉,萬望聖上饒恕。

徽宗見蔡京哭得悲切,言辭誠懇,遂打消了罷免蔡京的念頭,對蔡京說道:「蔡太師且起。卿今日之舉,實在是過於孟浪,以後絕對不可了!」

蔡京聞聽到徽宗皇帝並無追究朝會上不恭之罪,感動得涕淚橫流,跪趴在地上,連扣著響頭,高聲喊道:「臣謝主隆恩。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1」

徽宗見狀,離了龍椅,下到殿中,來至蔡京身邊,親手扶起蔡京,又是一番撫慰。

蔡京見徽宗皇帝已無怨氣,遂放心告辭回府。

又是接連幾日,對奏請罷免蔡京之事,徽宗一直沒有表示。群臣不服,便又有奏折遞入宮中,請求徽宗皇帝,罷免蔡京。

徽宗皇帝接奏,猶豫不決。

又過了幾天,有天監官入殿,奏稱太白晝見,恐非吉兆,應加修省。得知這個情況,趙挺之、劉逵也趕忙進宮,覲見徽宗,請求罷免蔡京,以寬鬆環境。

徽宗聞奏,乃赦免一切黨人,盡還所徒,暫罷崇寧諸法,並免去蔡京左相職務,貶為太乙宮使,留居京師。

雖是如此,徽宗心裡尚覺愧對蔡京,乃將蔡京所寵愛的私人,擢為龍圖閣學士,兼官侍讀,以籠絡蔡京之心。

擢為龍圖閣學士的蔡京私人是誰?乃蔡京的長子蔡攸也!

徽宗尚是端王時,每退朝遇到蔡攸,蔡攸都急忙下馬,立於路旁,趨身弓月要,雙手抱拳,對端王極為恭敬。

端王喜其有禮貌,乃問其曰:「你乃何人?」蔡攸遂答曰:「端王在上,下官乃蔡學士長子蔡攸是也。」

趙佶嘉獎其有禮,由此將蔡攸記在了心裡。現在,徽宗皇帝因罷了蔡京左相職務的原因,想到了蔡攸,遂提拔蔡攸升職為龍圖閣學士,兼官侍讀,以此作為對蔡京被罷相的補償。

此是蔡京被初次罷相。

其實,蔡京初次被罷相,也非是犯了多麼重大的錯誤,實是因了徽宗皇帝迷信,看重天象之故,加之其他大臣的彈劾,徽宗皇帝無奈,方罷免了蔡京的宰相職務,蔡京給徽宗皇帝皇帝甩臉子,隻是個借口而已。

蔡京被罷相後,並未失去徽宗皇帝對他的信任,雙方在書法及繪畫方麵,常有切磋;況且蔡京罷相後,還留下了大批餘黨充斥在朝廷中,隻要有機會,蔡京餘黨皆在徽宗皇帝麵前說蔡京的好話,向徽宗進諫,請求啟用蔡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