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1 / 2)

加入書籤

蔡卞受張懷素之事牽連,降職處分。蔡卞職務由張康國替代。張康國由尚書左丞升任樞密院事,和蔡京官品相當,兩個人互爭權勢,各不相讓,關係極為緊張。

自升為樞密院事後,每次上朝,或入竭徽宗皇帝時,張康國都免不了要詆毀蔡京一番。

經過細心觀察,徽宗皇帝也發現,蔡京自復相後,雖然對自己畢恭畢敬,極為恭敬,但在朝廷中卻專權霸道,飛揚跋扈,結黨營私,搞團團夥夥的事情,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致使朝中大臣皆怨聲載道,多有不和,遂有意要壓壓蔡京,好叫他不要太張狂。於是,在張康國詆毀完蔡京後,徽宗皇帝便暗囑咐張康國道:「卿果盡力,當代京為相。」

有了徽宗皇帝這個承諾,張康國焉有不欣喜若狂的?因此睜大了兩眼,整日裡竊視蔡京的行蹤,以期抓住蔡京結黨營私、擾亂朝廷的把柄。

蔡京復相後,雖然在徽宗皇帝麵前小心翼翼,但蔡京終究是個奸人,凡事不日鬼上一番,那是不可能的;故此,背著徽宗皇帝,蔡京常有一些不軌之舉,常被張康國竊視一二。

對蔡京的不軌之舉,張康國稍有耳聞,即行密報;因此,蔡京雖然在徽宗麵前裝得非常謙卑,但蔡京的行蹤,均在徽宗皇帝掌握之中。

那蔡京也是個性敏之人,通過多方觀察,也察悉到了張康國的行徑,遂向徽宗皇帝推薦吳鄢陵為中丞。徽宗皇帝不知蔡京用意,遂啟用吳鄢陵,任用其為中承。

吳鄢陵受蔡京提攜,故此唯蔡京馬首是瞻。蔡京便暗中囑咐吳鄢陵,但有機會,不管有或沒有,隻管彈劾張康國便是,若把張康國給扳倒了,吾推薦你擔任樞密院事。

吳鄢陵受此誘惑,豈有不盡心費力的?!因此對彈劾張康國之事,甚是起勁。

一日,蔡京與吳鄢陵密謀一番後,找了個理由,決計由吳鄢陵進宮,向徽宗皇帝彈劾張康國。

沒想到這一消息,被張康國先期獲知了。

張康國得到這一消息,知道隨後吳鄢陵就要進宮彈劾自己了,遂先於吳鄢陵進到宮中,噗通一下,跪於徽宗皇帝麵前,聲淚俱下地說道:「聖上,臣深得天子眷顧,得以重任,專意反對奸佞,不期得罪了蔡京、吳鄢陵等人。那蔡京、吳鄢陵恨臣入骨,編造是非,必欲置臣於死地而後快。」

徽宗皇帝見說,問張康國道:「有這種事情?」

張康國扣著頭,哭泣地說道:「聖上,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虛妄。據臣猜測,不一會兒,那吳鄢陵必然進殿,定要替京論臣。聖上,臣情願避位,告老還鄉,免受京怨,給聖上添惹麻煩。」

徽宗皇帝聞言道:「還會有這等事情?!卿且起身,也莫要害怕,更無需多慮,不必謙讓蔡京、吳鄢陵等人,凡事朕自有主張,難不成這大宋的朝廷成他蔡京、吳鄢陵的了?!真是咄咄怪事!」

張康國聞言,爬起身來,心中暗自得意,沖徽宗皇帝躬身再拜,告退出殿,躲於殿廬,專侯著吳鄢陵前來彈劾自己。

這番情況,蔡京、吳鄢陵並不知曉。那吳鄢陵在蔡京指使下,抱著必勝的信心,欲進宮中,覲見徽宗皇帝,彈劾張康國。

果然,張康國在躲入殿廬不多時間後,吳鄢陵便來宮中,覲見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見吳鄢陵果然進宮覲見,心中大驚。

吳鄢陵跪地叩首。徽宗皇帝掩飾住心中的驚奇,讓吳鄢陵平身。

吳鄢陵平身後,沖徽宗皇帝一拜後,開始詆毀起張康國來,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羅列諸事,直陳張康國過失。

至此,徽宗皇帝心裡清楚了,吳鄢陵的確是受蔡京指使,專門來和張康國過不去的。

徽宗皇帝心中大怒,不待吳鄢陵說畢,便大發雷霆,怒視著吳鄢陵說道:「吳鄢陵!你敢受他人教唆,來進讒言麼?!朕看你心術不正,結黨鑽營,黨同伐異,不配做中丞,你給我滾將出去吧!」

徽宗皇帝猛然發怒,著實嚇得吳鄢陵不輕。對徽宗皇帝猛然間的發怒,吳鄢陵感到莫名其妙,根本搞不明白徽宗皇帝何以會如此暴怒。

當場,吳鄢陵被徽宗罵了個狗頭淋血,羞得無地自容,忙趴在地上,連磕三個響頭,然後爬起身來,灰溜溜地出殿去了。

當天夜裡,徽宗皇帝餘怒未休,隨即便下了詔書,嚴厲譴責了吳鄢陵一番,撤了吳鄢陵中丞職務,趕出京師,到滁州任知府去了。

蔡京得知這個情況,知道是張康國從中搗鬼了,因此恨得咬牙切齒,心裡暗下決心,定要陷張康國於死地。

這件事情發生後,張康國心裡也清楚,他知道自己這回是徹底地得罪蔡京了,蔡京那廝乃睚眥必報之人,一定會和自己過不去的,一定會找機會給自己使壞的。因為這個原因,張康國凡事便十分用心,處處提防,以免受到蔡京陷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