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2 / 2)

加入書籤

童貫忍著氣參加完了天祚帝專門請他和鄭允中的宴席。

第二日,天柞帝邀請鄭允中、童貫外出狩獵。童貫心裡不願,遂謝絕了。鄭允中恐失禮,影響遼宋兩國關係,便接受了天柞帝外出狩獵的邀請。

正使鄭允中參加了天柞帝的狩獵,並在狩獵過程中與天柞帝耶律延禧積極互動,表現得極為熱情,多少挽回了些童貫任性所帶來的的不利影響。

又在遼國上京臨潢府呆了幾天,鄭允中、童貫與天柞帝耶律延禧辭別,帶著賀遼主生辰使團,離開上京,踏上返程的路途。

一路上,童貫急不可耐,催著使團加速行進。

鄭允中心裡清楚,童貫如此著急,乃是要趕到燕京南郊,會晤等候在那裡的馬植。

童貫私會馬植,商定國家大事,讓鄭允中心裡有了一絲不安。

來的時候,馬植對童貫所言之事,鄭允中也略微聽到一些。在鄭允中心裡,對馬植所言的情況和觀點是不認可的,或者是沒有態度的。鄭允中知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問題,是個非常重大的問題,不是想結盟就結盟了,而且還是在朝廷大臣出訪的路途上。一個大臣,能有什麼權力來決定如此重大的事情?

為此,在天柞帝的宴請上,鄭允中能直接表態將加強和鞏固與遼國的關係,因為那是既成事實,兩國在事實上和平友好了近百年,如此表態,並未超出既定的事實。而相對女真建立的金國,朝廷承認不承認尚是兩可,何來結盟一說?作為朝廷大員,直接和草民談說與沒有建立關係的國家結盟,這是超乎權限的事情。所以,在返途中,鄭允中專門和童貫就此事進行了交流,明確反對童貫與馬植接觸。

鄭允中對童貫說道:「童太尉,你我受皇帝指派使遼,乃是為了賀遼主生辰,並無其他職責。在來遼途徑燕京時,遼民馬植向你獻計,下官也略微聽到一二,實話實說,下官以為不可。」

童貫聞言道:「鄭主使多慮了。那馬植無非是向本官反應些問題,本官無非也是了解一些契丹及女真的情況,並無不妥。」

鄭允中心有顧慮,問童貫道:「童太尉催促使團急行,可是要急著去見遼民馬植?」

童貫點頭答道:「正是。不滿鄭主使說,俺準備把馬植帶回朝廷,推薦於聖上,以便聖上了解更多關於契丹及女真的情況。」

鄭允中聞言,大吃一驚,忙說道:「童太尉,下官以為不妥?」

童貫不滿地道:「因何不妥了?」

「童太尉試想,您作為朝廷軍事主官,未受聖上授權,即與遼民商討事關國家關係的軍事大事,此乃越權之舉;再者,使團人數及人員乃朝廷定的,回去時突然多出個遼民馬植,成何體統?作為賀遼主生辰使團主使的下官,回朝後如何向聖上交代?」

「這事由我來向聖上稟告,不會給鄭主使添加麻煩。」

「非也!」鄭允中態度堅決:「賀遼主生辰使團,乃是由我負責,如此重的的責任,豈是童太尉說承擔就能承擔了的?若帶馬植隨使團返回朝廷,本使堅決不予同意。」

鄭允中乃賀遼主生辰主使,童貫乃副使,在賀遼主生辰之事上,徽宗皇帝將主要權力授給了鄭允中而非童貫,所以,鄭允中有權決定此行的所有事項,童貫也隻能聽從鄭允中的,如不聽從,就是違抗皇帝聖旨,是要承擔後果的。

然而,童貫乃非常之人,常行非常之事,膽子比別人大得不是一點點,而是大得太多。

前些年作為欽差兼監軍,徽宗皇帝親下聖旨,令童貫停止進軍,率軍返回朝廷,童貫置之不理,將聖旨塞入靴子,繼續統兵前行,開展了和青唐番兵的戰爭,奪回了青唐數州;而今,不是皇帝的詔令,而是鄭允中的反對,童貫又如何能聽從呢?!所以,童貫堅持己見,要和馬植會麵,並帶馬植隨使團返回東京汴梁,將馬植推薦於徽宗皇帝。

碰上固執的童貫,鄭允中因為一來在朝廷上時職務比童貫低,二來童貫乃武官,他乃文官,鬥童貫不起,遂選擇退而求其次。

鄭允中見童貫執意要會見馬植並將馬植隨使團帶回朝廷,遂讓步道:「童太尉,既是你執意要會晤遼民馬植並將遼民馬植隨使團帶回朝廷,下官也無奈。下官隻有一個要求,童太尉你會晤馬植,可以;但隨團帶馬植回朝廷,這個下官絕不答應,請童太尉也體諒下下官,不要讓下官太為難。」

童貫見鄭允中如此說,想了想,遂答應鄭允中道:「鄭主使,本官就讓你一步。待使團到燕京時,本官隻會晤下馬植,了解些契丹及女真的情況,並不帶馬植隨團返回朝廷,不使鄭主使為難就是。至於本官與馬植會晤的情況,本官自會向聖上稟報。」

童貫如此說了,鄭允中便沒有其他辦法了,隻好應允使團到燕京時,同意童貫與馬植會晤。

隨後,鄭允中、童貫帶使團一路急進,不幾日便抵達了燕京南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