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2 / 2)

加入書籤

次日,在完顏阿骨打派兵護送下,趙良嗣一行復到海邊,登船回到登州。

又在海上漂泊數日,趙良嗣一行回到登州。

登州知府王師中又設宴招待趙良嗣一行,隨後派兵護送趙良嗣一行返回汴京。

趙良嗣回到汴京,立即入宮覲見徽宗皇帝,匯報使金情況。

徽宗皇帝得知聯盟已簽訂,又仔細看了趙良嗣與金國簽訂的海上之盟,覺得各項條款均算是合理,心中大喜,專門設宴款待趙良嗣一行。

第二日,徽宗皇帝便詔來了童貫、王黼、蔡攸、趙良嗣等人,一起商議如何貫徹海上之盟,策應金國征伐遼國,取回後晉時失陷於契丹幽燕十六州之事。

童貫道:「我朝且先準備著兵員及糧草,另行派人時刻關注著金國情況,待他們向金國西京發動攻擊後,我們再行動;若不然,契丹大軍主力未被金國牽製,我朝冒然出擊,反倒成了與契丹開戰主攻一方,損失巨大,得不償失。」

徽宗皇帝聞言,甚為贊許。

趙良嗣見狀,說道:「臣返朝以前,已走至鐵州,忽被金主完顏阿骨打快馬追回。臣還以為締結聯盟之事發生變故,心中甚是疑惑。待臣回到龍崗後,金主完顏阿骨打告訴臣道:『本約定到西京以兵相應,但女真地麵發生了牛瘟疫,隻好暫且回師,待到來年約定時日,同舉為之。恐失信,故請宋使回來當麵告之。』聖上,臣聽金主完顏阿骨打之意,似乎今年並未有攻打契丹西京之意;故此,臣以為,目今情勢下,當首先解決梁山賊寇之事,以免執行聯金之策時,尚有梁山賊寇之後顧之憂。」

此時的趙良嗣想起出使前被梁山打劫之事。趙良嗣雖未向徽宗稟報被梁山扣留一夜之事,但想起宋江的托付,遂提起梁山賊寇之事,以便在合適的時候替梁山說幾句話。

果然,趙良嗣說了梁山賊寇的事,徽宗皇帝頻頻點頭,贊許趙良嗣道:「卿所言極是。既是女真人本年內尚無攻伐契丹西京之意,朝廷不妨著手解決連山賊寇之事,以解除聯金滅遼時的後顧之憂。」

說畢,徽宗轉頭問童貫道:「針對梁山賊寇之事,卿以為該如何辦?」

童貫起身答道:「啟奏聖上,征剿梁山賊寇之事,已由蔡太師、高太尉專管。」

童貫此言,讓徽宗皇帝想起前不久因蔡京不認同聯金滅遼、收復燕雲而被罷了相,專司征剿梁山之事。現在,見童貫提及此事,遂笑道:「征伐打仗之事,還得卿多多用心,蔡太師於這方麵乃外行。」

童貫見徽宗皇帝如此說,心裡歡喜,遂又對徽宗皇帝一拜,奏道:「啟奏聖上,連山賊寇,占據水泊,多次騷擾地方,甚是可惡!既是女真人本年內無意攻伐契丹西京,朝廷也為策應女真而準備兵馬,不如正好將這些兵馬用於征剿梁山賊寇,一來解除朝廷後顧之憂,二來正好借此實戰練兵,實乃兩全其美之事。」

徽宗聞言,頻頻點頭,甚是贊許。

徽宗模棱兩可的態度,讓趙良嗣捉扌莫不透。

據趙良嗣掌握的情況,徽宗皇帝是傾向於招安梁山賊寇的,此刻,在聽了童貫的話後,徽宗頻頻點頭,顯然是傾向於武力剿滅梁山賊寇。

此時,徽宗又問王黼道:「卿以為如何?」

王黼見問,趨身向前,回答道:「聖上,臣以為童太尉所言極是。梁山賊寇占據水泊數年,屢番騷擾地方,殺人越貨,危害朝廷,貽害甚大,此番正好借朝廷準備兵馬,征伐契丹之機,拿梁山練兵,予以剿滅,以絕後患,實乃高招。臣贊同童樞密之建議。」

「好!」徽宗皇帝大喜,說道:「要打勝仗,就得操練;不操練,如何能保證朝廷兵馬戰力?!梁山既是要和朝廷做對,那就隻好先拿梁山開刀了,好讓他知道朝廷的厲害。」

徽宗皇帝說畢,又把目光轉向了趙良嗣,問道:「卿出使女真一月有餘,親臨女真腹地,直接接觸到了女真之軍隊;以卿之觀察,女真軍隊較梁山賊寇,孰強孰弱?」

趙良嗣心想,這麼簡單的問題,聖上難道真的不知道?一幫占山為王的草寇,如何與人家一國之正規軍隊相比較?!很明顯嘛,人家女真的軍隊,攻城略地,掃契丹如卷席,輕易便攻下了契丹中京,豈是梁山賊寇所能做到的?

然而,對徽宗皇帝看似簡單其實奧妙甚多的問題,趙良嗣還真不好回答。回答女真軍隊厲害吧,明顯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徽宗皇帝不愛聽;若回答女真軍隊不如梁山賊寇厲害,顯然也不合適。既是女真軍隊連梁山賊寇都不如,朝廷又何苦千裡迢迢、放下身段去和女真聯盟?

趙良嗣權衡了一陣,答非所問地說道:「啟奏聖上,臣似乎有耳聞,傳說連山賊寇日夕期盼著朝廷詔安。聖上,假若梁山賊寇有意於被朝廷詔安,不戰而屈人之兵,招安了連山賊寇,使其為朝廷出力,正好去征剿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之疆域,豈不是更好?!」

趙良嗣的話剛說完,徽宗皇帝尚未表態,童貫首先不願意了,隻見他轉過頭來,生氣地看著趙良嗣,說道:「趙秘書丞焉何說出如此糊塗的話?!」

趙良嗣隻想到如何對徽宗皇帝諫言,並未考慮童貫等人的想法,見童貫如此一說,知道違背了童貫的意願,心裡不免後悔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