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1 / 2)

加入書籤

梁山這邊排兵布陣,準備迎戰高俅及朝廷大軍前來征剿,暫時按下不說,單說朝廷那邊,殿帥府太尉高俅整備齊了十萬馬步兵,集結於東京郊外,隻等著濟州府征剿水泊梁山的船舟、水手到位後,便誓師東進,進剿梁山賊寇。

那高俅高太尉在京師又等了幾日,濟州府飛馬來報,太守張叔夜征調齊了千艘船隻及五千餘名水手,已交付朝廷水兵正統領劉夢龍、副統領黨世雄。

高太尉得報,大喜,隨即趕往樞密府,向童樞密報告了相關情況,要求先行出發,並請求童貫再分撥二十萬兵馬,圍困梁山,莫使窮途之中的宋江等賊寇給逃脫了。

童樞密聞報也是大喜,給高俅高太尉下達了即刻出兵,開赴梁山,征剿宋江等賊寇的命令。

高俅得令,返回東京郊外元帥行營,召集各鎮兵馬統帥。

大帳中,分兩列站著西北各鎮禁軍大將曹評、折可大、種師中、張世海,朝廷禦林軍大將王煥、王文德,朝廷禁軍大將楊溫、梅展、張開、韓存保、李從吉、項元鎮、荊忠等人。

高太尉見眾將領威武雄壯,頓時豪情勃發。

高俅先發禦營軍馬出城,又選教坊司歌兒舞女三十餘人,隨軍消遣。至日祭旗,辭駕登程。

朝廷大小官員們,得知高太尉統兵出發,征剿梁山,皆在長亭餞別。

高太尉戎裝披掛,騎一匹金鞍戰馬,前麵擺著五匹玉轡雕鞍從馬,左右兩邊,排著數十員西北精兵大將及殿帥府統製官、統軍提轄等。

那朝廷的隊伍軍馬,十分擺布得整齊,看上去威武雄壯,氣勢奪人。

高俅高太尉統帥征剿大軍,來到長亭前下馬,與眾官作別,飲罷餞行酒,攀鞍上馬,登程望濟州府進發。

朝廷征剿梁山的兵馬,長達十多裡路,浩浩盪盪,連綿不斷。行進途中,高俅及各鎮將領,縱容軍士,盡去村中縱橫擄掠,黎民受害,非止一端。

陸續,征剿兵馬抵達濟州城郊外。濟州府太守張叔夜於城門外十裡相迎。

高太尉與濟州太守張叔夜見麵。敘禮畢,高太尉令大軍城外紮寨,他與張太守並轡而行,從西門進濟州城。

是時,正值黃昏,紅日西沉,晚霞鋪滿大地,大街小巷,旌旗飄舞,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濟州城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見街井繁榮,高太尉直誇張叔夜治理有方,深得民心。張叔夜見說,也誇了番高太尉征剿賊寇,勞苦功高的贊譽話。隨後,張叔夜於醉仙樓,宴請高太尉及眾將領。

席間,張叔夜稟告高太尉道:「太尉統兵前來,百姓歡欣鼓舞。大軍所到之處,必形同席卷,勢如破竹,剿滅梁山賊寇,指日可待。下官奉令,已征調齊備大軍征剿所需船隻並水手,皆交由水軍統領劉指揮使了。下官恭賀太尉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高太尉見說大喜,連聲贊許張叔夜道:「太守治理有方,辦事雷厲風行,援軍細心周到,在下深表敬佩。」張叔夜回道:「太尉繆誇了,這全是下官應盡職責。能為朝廷盡忠,助太尉一臂之力,下官不甚榮幸。」

高俅聞言,哈哈大笑。

輕歌曼舞中,宴會至午夜方止。

第二日一早,高太尉統兵出發,前往梁山。

前隊乃是王文德統領的三千禦林軍。為搶頭功,王文德催兵急進,直奔梁山縣而來。三千禦林軍一路急行,正至距梁山縣城約四十裡處,見前麵好一座大林,煞是險惡。

王文德立功心切,隻管崔軍前行,前軍剛好抹過林子,隻聽得一陣鼓聲響處,林子背後山坡腳邊,轉出一彪軍馬來,當先一將,攔住去路。

隻見那員戰將,頂盔掛甲,插箭彎弓,弓袋箭壺內側插著小小兩麵黃旗,旗上各有五個金字,寫道:「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兩手兩杆鋼槍,騎於馬上,怒視著官兵,甚是威武。

此將乃是梁山泊第一個慣沖頭陣的勇將董平,因此人稱其為董一撞。

望著洶湧而來的官兵,董一撞董平勒定戰馬,大聲斷喝道:「拙!何處兵馬?敢來騷擾俺梁山!你等烏合之眾,不早早下馬受縛,磨磨唧唧的,要待何時?」

王文德見狀,也兜住馬頭,嗬嗬大笑道:「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你須曾聞得累建大功,名揚天下的朝廷禦林軍大將王文德麼?」

董平見說,嗬嗬一笑,大聲喝道:「俺道是何處神仙,隻你便是殺晚爺的大頑。」王文德聽了大怒,罵道:「反國草寇,怎敢辱吾!看槍!」罵畢,王文德拍馬挺槍,策馬沖去,直取董平。

董平見狀,也大怒,挺了雙槍,策馬來迎。

兩將抖擻精神,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

王文德料到一時贏不得董平,喝一聲道:「少歇再戰。」

兩人勒住馬頭,各歸本陣。

王文德歸陣,吩咐手下眾將及兵士,少頃沖陣,各位休要戀戰,直沖過去便是。

少頃,王文德在前,三軍在後,大發喊聲,一起殺將過來。

董平率兵迎戰,無奈王文德兵多將廣,被他沖將過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