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1 / 2)

加入書籤

話說擺脫蒙麵大漢截殺後的燕青,離了棋盤山,晝伏夜行,飢餐渴飲,一路出江淮,過濟州府,下梁山,趁著月色,悄悄潛入了東京城裡。

那東京城乃大宋都城,雖已至末代,危機四伏,北有金遼雙寇侵襲,西有西夏虎視眈眈,南有方臘內亂困擾,內有蔡京、童貫、王黼、高俅之流弄權,但作為都城的東京城,依舊是一片繁華,街景繁榮,到處鶯歌燕舞,歌舞升平,顯示出好一座錦繡京城來。

怎見得?有詩為證:

州名汴水,府號開封。逶迤接吳楚之邦,延亙連齊魯之地。周公建國,畢公皋改作京師;兩晉春秋,梁惠王稱為魏國。層疊臥牛之勢,按上界戊中央;讓華夷,太宗一遷基業。元宵景致,鰲山排萬盞華燈;夜月樓台,鳳輦降三山瓊島。金明池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十萬裡魚龍變化之鄉,四百座軍州輻輳之地。黎庶盡歌半稔曲,嬌娥齊唱太平詞。坐香車佳人仕女,盪金鞭公子王孫。天街上盡列珠璣,小巷內遍盈羅綺。靄靄祥雲籠紫閣,融融瑞氣躥樓台。

又有一首古樂府,單道東京勝概:

一自梁王,初分晉地,雙魚正照夷門。臥牛城闊,相接四邊村。多少金明陳跡,上林苑華發三春。綠楊外溶溶汴水,千裡接龍津。潘礬樓上酒,九重宮殿,鳳闕天閽。東風外,竹歌嘹亮堪聞。禦路上公卿宰相,天街畔帝子王孫,堪圖畫,山河社稷,千古帝王尊。

這東京城乃是天下第一國都,繁華錦繡,尤以徽宗皇帝時最為景盛。

是夜黃昏,紅日西沉,明月東升,風清氣爽,水天共壁。

當下,燕青潛入東京城中,找了個店,登記了房間,然後換了一身豪華衣裳,往衣袖裡塞了一錠金子,出了店門,望金錢巷方向,晃晃盪盪地走去。

此時,大街上仍舊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火樹銀花,燈光燦爛,軍民百姓,絡繹不絕,燈紅酒綠,錦旗飄舞。

正是:

火樹銀花不夜天,汴梁人民舞翩遷。

三瓦兩舍飄彩旗,滿城星光月兒圓。

燕青轉過東華門外,拐入角街,踅入金錢巷,在一座樓庭前停了下來。

這樓如何?

但見:

樓庭三層高,飛簷峭壁,中間一塊牌匾,上書瘦金體的三個大字:醉杏樓,兩邊掛兩塊豎牌,上麵各書五個字,乃「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

端的是一座好樓。

何以名為「醉杏樓」?或許因為前朝有詩曰: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緣故吧。

那燕青來到醉杏樓下,四下觀察一番,沒發現異常情況,遂移身踅入門內。

這座三層樓,便是大宋道君皇帝時第一妓樓也。樓門正中牌匾上廋金體寫的「醉杏樓」三個大字,就來自於多才多藝、生性風流的道君皇帝。

再看這三層樓的結構。

一樓是大廳,裝飾得富麗堂皇。

二樓是經營場所,奢華暖味。

三樓是閣樓,布置得小巧玲瓏。

經營這座妓樓的乃是李媽媽。

李媽媽之所以是李媽媽,因為她經營的產品叫李師師,乃故宋時第一花魁。

那李師師與當朝天子趙佶相好,被趙佶封為李明妃。

李媽媽因此上就成了聞名遐邇的李媽媽。

因為有個九五之尊、富貴的不能再富貴的行首,李媽媽自然是春風得意,耀武揚威,貴不可言。

那天,華燈高照,迎來送往了一整天,李媽媽也累了,便坐在大廳裡的太師椅上,一邊喝著茶,一邊迷了眼,悠閒自在地養著神。

恍恍惚惚中,似乎是心有靈犀,李媽媽忽然睜大了兩眼,果然見進來一錦衣繡袍的貴公子進入大廳。

送錢的來了!李媽媽見了,頓時來了精神,從太師椅上跳將了下來,疾步迎了上來,臉上堆滿了笑,連聲說道:「哎呀呀,貴客來了,有失遠迎!怠慢了,怠慢了,相公您快快請坐!」

那貴公子雙手抱拳,沖李媽媽叫了聲:「李媽媽。」

李媽媽聽著好生耳熟,睜大眼睛,仔細一看,見是燕青,心裡又吃了大大一驚,直呼道:「阿呀呀,這不是小乙哥嗎?!兀得從天而降?我聽師師說,你隨宋先鋒南下討賊,已獲大勝,擒獲了方賊十三,要押解京師,遊街示眾,然後千刀萬剮。師師聞知此消息,萬分驚喜,已向道君皇帝求了情,要封你大大的官呢,你卻何時到了京師?」

燕青見了李媽媽,推金山,倒玉柱,「噗通」一下,跪於地上,「咚咚咚」連磕三個響頭,高聲說道:「李媽媽在上,小乙這廂有禮了。」

李媽媽忙道:「哎呀呀,小乙哥莫要多禮,快快請起,請入內室,咱娘倆說話方便。」

燕青聞言,遂爬起身來。

李媽媽招呼著燕青進了內室。

兩人到了內室,燕青請李媽媽上首坐了,復跪於地上,又給李媽媽「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李媽媽讓燕青起來,從旁坐了。

李媽媽終究操心燕青前程,問道:「小乙哥,你們此番征剿方臘,建了莫大的功勞,那道君皇帝冊封未下?俺尚沒聽說大軍凱旋,你何以早早回來了?是有何變故嗎?」

聽了李媽媽的問話,燕青心道,俺若是說俺不圖富貴,於半路偷跑了,這李媽媽心裡定然不喜,小瞧俺,不如俺哄她一番,哄得她高興便是了,俺好和師師相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