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1 / 2)

加入書籤

顯然,作為遼國子民的賈世忠,並不知道其義兄趙良嗣所獻的聯金滅遼之計,對於大宋王朝來講,究竟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該計策究竟會給大宋王朝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賈世忠可以不知道,許貫忠不能不知道。許貫忠覺得,關於宋金聯盟,共行伐遼及由此帶來的後果,有必要給賈世忠解釋清楚,好讓賈世忠對此有個清醒認識和正確判斷,也好在以後的行動中,能為大宋朝做點事情,盡點中原故民的義務。

於是,許貫忠和賈世忠兩人,就宋金聯盟、共行伐遼,收復燕雲十六州疆域之事,展開了如下對話。

「賈義士且聽我言。契丹自從與我朝簽訂澶淵之盟後,兩國互派使者,互賀節慶,關係融洽,已百年結好。如今,趙良嗣投宋獻策,建議俺朝撕毀與契丹所定盟約,轉而與遠在混同江的女真結盟,雙方共同滅了遼國。賈義士想想,如此一來,滅了友好盟邦遼國,卻與虎狼之國女真為鄰,豈不是唇亡齒寒,引狼入室?」

「大師在上,俺有疑惑,說將出來,還清大師指教。」

「賈義士但講無妨。」

「大師你也知道,上國與契丹本有著疆土之爭。燕雲十六州之疆域,巍峨險峻,乃上國之北部屏障。以大師隻見,難道上國該不思進取,收復後晉石敬瑭時割讓與契丹的幽燕十六州疆域?」

「當為則為,不可為則不為。燕雲十六州乃中原故土,不論遲早,收復是必須的;然而,凡事要考慮時機及情勢。賈義士也該明白,兩害相權取其輕,假若收復燕雲十六州之疆域會帶來更大災難,燕雲十六州暫時不去收復,也是明智和正確的。目今,女真虎視眈眈,劍鋒直指大遼,假若我朝協助女真,滅了大遼,我國即失去了戰略緩沖之地,即使是收回了燕雲故土,也難免會引起宋金鋒爭,結果如何,還很難料定。」

「大師,世忠愚笨,有些事情,還是不甚明白,敬請大師指導。」

「賈義士有何賜教,但講不妨。」

「大師恕俺直言,俺想請教大師,即使上國不與女真結盟,那女真就不攻伐契丹了?既然女真一定要攻伐並滅了契丹,上國與女真結盟或結盟,又有什麼關係?」

許貫忠聞言,沉思了一會兒後,回答賈世忠道:「遼國疆域廣大,曾輝煌一時,若組織得當,女真人未必滅得了契丹;即使女真憑一己之力滅了契丹,其自身力量也將受到極大損耗,就無力再對我朝構成威脅了。這種情況下,我朝毀去與契丹百年和好之盟約,視宋遼百年間無戰事之現實於不顧,再與女真結盟,借助女真之力量,夾擊契丹,以收復過去失土,契丹南北受敵,必亡無疑,貧道隻恐到了那時,燕雲十六州未能取得,中原之地已被女真鐵騎踏破,百姓慘遭戰亂之苦了。」

賈世忠聞言,若有所悟,起身對許貫忠一拜,說道:「多謝大師指點,若是如此,俺當進趟京師,去尋俺那義兄趙良嗣,向其說明宋遼結盟、共行伐遼的利害關係,勸俺義兄,勿獻此誤國害民之策。」

許貫忠笑曰:「隻恐賈義士用心良苦,卻於事無補。賈義士試想,你那義兄趙良嗣,為了晉升,為了飛黃騰達,已將聯金滅遼之策獻於朝廷,豈是能聽進人勸的?俺聽小乙兄弟說,聯金滅遼的海上盟約已經簽訂,隻因江南方大王挑頭民變,朝廷一時無暇顧及,隻得暫時擱置執行聯金滅遼之盟約;如今,江南方大王民變以平,接下來,估計朝廷將啟動聯金滅遼之事,舉兵北伐,攻占燕京。如此情形,賈義士也當早做打算的好。」

聞聽許貫忠說到方大王挑頭民變時,銀芝低下了頭。

其實,許貫忠也是顧慮到銀芝在場,特意用方大王代替了「方賊」,用民變代替了「造亂」。

這時,坐在一旁的金霞嘴快,插嘴說道:「其實,這個趙良嗣俺們也知道。俺們初到東京,在吃飯的時候,聞聽到趙良嗣和兩個金國人談論結盟及何時出兵的情況,當時氣憤不過,還和趙良嗣及兩個金國人,打將了一架。」

賈世忠見說,吃了一驚,忙轉頭看向銀芝,問道:「你們和俺義兄趙良嗣已見過麵?且打將了一架?」

銀芝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少莊主。」

許貫忠插嘴說道:「不打不相識嘛。也好,說不定以後還長打交道呢!隻是不知現在朝廷是個什麼情況?是不是馬上就要打仗了?要是這樣的話,俺們得提前準備,好防意外。特別是賈義士,你乃燕京人士,宋遼兩國開戰,你那裡首當其沖,情形危機呀!」

賈世忠見說,沉思許久,說道:「若如此,俺得去趟南朝東京,尋俺那義兄去,打聽下現在的情況。」

許貫忠聽到賈世忠想去趟東京,找趙良嗣打探下情況,心裡就琢磨開了。

許貫忠心想,賈世忠和趙良嗣乃結拜兄弟,兩人關係必定好。朝廷那邊,趙良嗣是宋金聯盟的主要當事人,一定知道事情的進展情況。現在,由賈世忠去打探下情況,能掌握到更多的信息,我們也好提前防備,以免有意外情況發生時倉皇應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