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1 / 2)

加入書籤

童貫原以為,朝廷大軍一出,久受遼人統治的中原故民,得知朝廷兵馬北伐,王師北進,必將歡欣鼓舞,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曾想,宋遼邊境一代的宋人,甚至是雄州周邊宋境中的宋朝子民,見了浩盪而來的大宋兵馬,並未歡呼跳躍,夾道歡迎,也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隻是立於遠遠之處,相率觀望,沒予多少理睬。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童貫,見了此番景象,心裡不免失落了許多。情況和他想的不一樣,這讓童貫感到掃興。

童貫心裡暗道,這裡遠離中原,乃教化之外的地方,全是些愚昧無知的刁民,全不懂得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雅興;既然如此,本大帥這次就接連打它幾個勝仗,好叫你等刁民們開開眼界,以順應王朝。

這一路上,童貫隻是統兵前行,並仍舊未召集大將們開會,研究征戰方略。

距遼國邊境越近,種師道心裡越慌。

種師道心想,如此大的軍事行動,必須提前有個完整的作戰方案,好讓下麵的將軍們都知道這仗是怎麼個打法,相互間如何接應。現在,作為主帥的童貫,隻顧催兵前進,卻不與下屬通氣,誰知道他心裡是咋想的?在漸次接近遼國地界的情況下,若是遇到遼國主動出擊,朝廷如何應對?即使是遼國不主動出擊,是大宋兵馬直接攻伐遼軍,有多少取勝的把握?

跟隨在後軍中的種師道,越琢磨這事兒,越覺得不對,遂對楊可世說道:「楊將軍,現在已漸次接近遼國地界了。目今,大軍如此冒進,也沒個具體方略交代下來,萬一被遼軍突擊,後果不堪設想。俺覺得,必須要拜見下童樞密,勸其停軍會商,待製定出詳細的戰略方案後,再行推進,方為妥當。」

楊可世見說,勸種師道道:「指揮使,童樞密的性情,你又不是不知道。童樞密心中,估計已經成竹在月匈了,接下來必有詳細部署的。」

「他萬一沒有成竹在月匈,又當如何?楊將軍,打仗是大事,牽扯到朝廷將士的生命,豈能兒戲?豈能憑感覺相信一個人?有時候感覺是靠不住的,隻有實實在在的部屬,才靠得住。」

種師道顯然是急了。

「指揮使,你和童樞密的關係,你自己心裡該有個哈數。以末將之見,還是莫去的好;指揮使若執意要去,此番必被他捉弄。」

種師道道:「既是被他捉弄,俺也得去,畢竟打仗是大事,牽扯到兵士生命,兒戲不得。」

於是,種師道安排楊可世穩住後軍,他單人獨馬,急馳前行,來到童貫的中軍。

來到中軍後,種師道直接來到了童貫馬旁,於馬上沖童貫一拜後,便與童貫並駕齊行。

童貫見狀,心裡甚是不悅。

童貫心想,我乃主帥,朝廷的樞密使;你乃俺統轄下的一員將領,論官職也相差勝遠,你有什麼資格和俺並駕齊行?還有沒有個規矩了?戰事一起,軍令如山,若都是你這樣,到時候俺如何指揮你?!

種師道沒管童貫高興不高興,轉首對童貫說道:「樞密大人,下官奉令,前來保州,迎候大人,並隨大人北上伐遼,此乃下官職責所在,下官不敢稍有怠慢;然而,下官久居北疆,深知契丹習性,對大軍此番北伐戰略,心有疑慮,不得不言。」

童貫見說,鼻子裡哼了聲,並無表態。

種師道見狀,繼續說道:「樞密大人,目今,契丹雖受女真攻伐,然疆域廣大,兵強馬壯,實力不可小噓。大人此番伐遼,務必慎重對待,當先查明軍情,定好策略,然後穩妥推進為好。下官見大人輕率前往,恐有不妥。」

童慣因剛勝了方臘之故,正趾高氣揚呢,再加上以往與種師道之間就多有過節,心裡正怨恨他呢,哪裡還能聽進種師道的意見?!

此時的童貫,先是因種師道與他並駕齊行,心裡已經不悅了。童貫心想,你是誰?你是俺下屬將領,焉能與本帥並駕齊行?!還有沒有尊卑及上下區別了?!打起仗來,是我指揮你還是你指揮我?

繼而,又聞聽到種師道上番言語後,心裡更加不悅。

兩個不悅疊加在一起,童貫就忍耐不住了,就於種師道說完上述話後,瞪了兩眼,大聲訓斥道:「老種!天子有令,誰人敢違?!你作為邊關大將,不思為國出力,怎敢妖言惑眾?!你怎的就知道本帥沒有通盤考慮了?你目無上司,藐視本帥,本該將你軍法處置!念你久在邊關,雖無功勞,也有苦勞,暫且將你饒過,還不給我退後?!你隻管謹遵帥命,依令行動便是了;既是有天大的問題,自有本帥承擔!退下!」

種師道被童貫當眾訓斥,顏麵大失,心裡無比憤怒,然軍令如山,他又無可奈何,隻得拉轉馬頭,唉聲嘆氣,返回到後軍中去了。

後軍中,楊可世見種師道喪氣而來,知道種師道在童貫那裡被訓斥了,遂百般勸慰了種師道一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