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1 / 2)

加入書籤

遼國使臣耶律勝被執殿軍士像趕牲口一樣給趕將了出去,坐在一側的種師道覺得不妥,遂起身離座,來到大帳中間,望童貫一拜,說道:「樞密使在上,遼國疆域廣大,軍力強盛,雖遭女真侵犯,以末將之見,其自保能力還是有的。日前,我軍與遼軍大戰,未能實現戰略目的,足以說明遼軍實力仍在。現在,既是遼國派使前來,請求交好,這也是個機會,不妨就此罷兵,與遼復好,待時機成熟時,再行伐遼不遲。」

種師道始終將希望寄托在遼金之間互相消耗,待遼軍沒有任何抵抗力時,再行進攻,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疆域;現在和遼國硬拚,的確是幫了女真人的忙,讓女真人攢足了精力,到那時候有個變化,麻煩就來了。

然而,聯金滅遼是朝廷確定的大政方針,是童貫極力促成的,現在勸童貫放棄與金聯合,共行伐遼,無疑是與虎謀皮,不可行的。果然,種師道說完那上述話後,童貫惱羞成怒,大罵種師道說:「我奉朝廷指令,與金聯手,剿滅遼國,你焉何屢次勸我與遼復和?!你究竟是宋人還是遼人?你與遼人之間有甚的勾當?你究竟安得是什麼禍心?!」

「樞密使在上。本次作戰,俺身先士卒,沖鋒陷陣,與遼國常勝軍統領郭藥師大戰數十回合,若非手下裨將王進相救,恐怕性命都丟了,俺與遼國能有甚的勾當?俺令兵士連夜趕製巨梃,於戰場上拚死抵住遼軍,能包藏了什麼禍心?難不成俺期盼著遼軍獲勝,期盼著遼軍取了末將的性命不成?!」

童貫被種師道說得啞口無言。

一旁坐著的監軍蔡攸,見童貫被種師道頂碰,無言以對,遂指責種師道道:「老種!你向童樞密說這番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要違抗聖旨不是?戰前你畏契丹如虎,主張言和;戰中又主動挑釁,濫殺無辜,致使朝廷伐遼事業,功敗垂成,這個責任你要承擔。」

「監軍,非是如此。」種師道辯解道:「戰前主張言和,乃是不清楚契丹兵力情況,當慎重待之;戰中遭遇埋伏,自然要勇猛殺敵,非是主動挑釁,濫殺無辜。此番朝廷作戰不力,乃是指導方針錯誤,錯在戰前盲目樂觀,戰中輕敵厭戰,戰後又驚慌失措……」

「你不要狡辯了!」不待種師道說完,蔡攸就厲聲吼道:「難道童樞密和本監軍都不如你?!究竟你是元帥還是童樞密是元帥?你三番五次乾擾伐遼軍事行動,拒不執行命令,妖言惑眾,動搖軍心,罪不可赦。關於本次作戰失利的情況,本監軍將據實稟報聖上,追究你種師道的相關責任。」

對蔡攸的指責,種師道自然是不服氣,遂抗爭道:「正如蔡監軍所言,童樞密乃北伐大軍元帥,你是北伐大軍監軍,北伐失利,該承擔責任的不是元帥、監軍,反倒是俺一個沖鋒陷陣的武將?」

種師道還想說自開戰以來,他是如何勸阻和建議童樞密的;但蔡攸容不得種師道說話,大聲吼道:「老種!你乃一路之將,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卻強詞奪理,實在是無理至極!你莫要再說了。」

官大一級壓死人。種師道無奈,隻得閉嘴不說了。

其實,此次北伐契丹,蔡攸被徽宗皇帝任命為監軍,主要職責是監察童貫、全權負責所有民事,不允許他乾預軍事。然而,蔡攸和童貫關係極好,這個時候,不是對童貫戰略方針上的錯誤進行監察,反倒將失利原因,一股腦地歸到種師道頭上。

童貫也是能征慣戰之人,此次作戰,為什麼失利了,他心裡非常清楚,原因就在於他太輕視契丹,不準將士們主動進攻,也不準將士們大開殺戒,妄想和平收復燕京,結果,造成宋軍在作戰中,既不敢主動出擊,對進攻之敵又不敢奮勇還擊,故此才有了首戰失利。

宋軍首戰遼國失利,讓童貫非常惱怒。本次出征,在東校場進行了閱兵誓師,徽宗皇帝都親臨了,自己也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誓要擊敗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故土;現在,首戰失利,童貫自然不甘心,遂命令種師道道:「蔡監軍所言極是。大戰當前,本帥先不追究你的責任,待散會後,你迅速返回前軍,節製楊可世再行進軍,務必要拿下燕京!」

種師道道:「樞密使大人,首戰失利,軍心動搖,士氣低落,且遼軍已有了充分準備,郭藥師也從涿州來援,此時再行出擊,恐難有成效。」

「種師道!」童貫大怒,怒吼道:「執行帥令!否則軍法處置!」

種師道無奈,隻得退回座上。

童貫由環視著其他將領,問道:「眾將還有什麼說的?」

楊可世想據實稟報下戰場實況,進諫童貫慎重進軍,但見頂頭上司種師道被童貫訓斥,知道他若是再行進諫,一定會被童貫罵得狗頭噴血,故此隱忍了下來,未再提不同意見。

散會後,種師道與楊可世出了中軍大帳,返回前軍,商議著作戰方案,然後統兵出發,與遼軍大戰。

結果,正如種師道所言,遼軍已有了充分準備,加上從涿州趕來的高藥師常勝軍協防,種師道、楊可世所率的東路軍連續攻擊白溝數次,均被遼軍戰敗且追擊,損失慘重,不得不敗退雄州。

西路軍的辛興宗、王稟在進攻良鄉時,也被遼軍戰敗,踉蹌遁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