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1 / 2)

加入書籤

見到大臣們皆驚恐不安的樣子,蕭普賢女遂轉首望向宰相蕭乾。

蕭乾乃奚人,與蕭普賢女是同族。天錫帝耶律淳死後,基於同族的原因,蕭乾積極擁立蕭普賢女為皇太後,掌執遼國朝廷,成為遼國江山社稷的實際擁有人。也是基於同族且擁立有功的原因,蕭乾被蕭普賢女提拔為宰相,遼軍都統、北院樞密使的職務,成為僅次於蕭普賢女的實權人物,相當於是攝政王,蕭普賢女遇有重大事情,或遇到巨大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蕭乾,蕭乾成為了蕭普賢女最倚重的大臣。故此,許多事情,在其他大臣尚不知情的情況下,蕭普賢女早已和蕭乾協商多次了。現在,蕭後將目光望向了蕭乾,對蕭乾說道:「蕭宰相,你將常勝軍統製郭藥師率常勝軍叛遼投宋的情況,通報給諸位卿家吧。」

蕭乾出列,望蕭普賢女一揖,答道:「是!太後。」隨即,蕭乾便將郭藥師率常勝軍叛遼投宋的詳細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在場的大臣們。

在場的大臣們聞聽了整個事情經過後,竊竊私語起來。

蕭乾退入原來的位置。

蕭普賢女環視了眾大臣一圈,抬手拍了拍龍椅扶手。眾大臣皆肅靜,不再私語。

蕭普賢女款款說道:「各位卿家,剛才,蕭宰相已將具體情況通報與大家。目今情況就是這樣,就目前之情勢,以諸位卿家之見,該當如何?」

蕭普賢女問過後,又將目光看向眾臣。眾大臣皆低眉垂首,沒有一個大臣出列回答。

蕭普賢女等了一會兒,沒有大臣出列回答,遂將眼光看向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乃遼國南京防衛使,肩負著守衛幽州的重任,故此,蕭普賢女首先要問耶律大石了。

蕭普賢女看著耶律大石問道:「以防衛使之見,就俺大遼現在駐紮於幽州的兵馬,可否守得住幽州城?」

耶律大石見問,邁前一步,向蕭普賢女一揖,稟告道:「太後在上。臣以為,若金宋聯合,南北夾擊,攻打幽州,就目前幽州城兵力情況,斷難抵擋金宋兩國兵馬進攻,幽州城恐怕難以保住。」

蕭普賢女又問:「假如幽州城失陷,情況將會如何?」

將會如何?很明顯,那樣就國破人亡了唄!但這個情況,人人清楚,但誰都不肯當麵說將出來。

其實,蕭普賢女心裡也非常清楚,幽州城被攻陷了,朝廷自然就不存在了,像她做太後的、或其他一些大臣,不是喪命,就是被俘,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就現在這個情況,隻好等著亡國就是了,還能有什麼辦法?!

然而,讓大遼從此消失,這是蕭普賢女所無法接受的。當時,在蕭乾、耶律大石向她稟報了常勝軍叛投宋國的情況後,蕭普賢女就有了預感,她知道大遼將要完了,無法也無能力抵禦金宋兩國的進攻了,等待大遼的,隻能是亡國;但蕭普賢女仍然在想著辦法,欲做最後的垂死掙紮。蕭普賢女想到的辦法就是同時向金宋兩國稱臣,以保住大遼目前的利益,待緩過勁來後,再與金宋兩國相爭。

蕭普賢女的這個想法深藏在她的心中,並未向蕭乾、耶律大石表露。蕭普賢女之所以未向蕭乾、耶律大石表露她的這個想法,是害怕蕭乾、耶律大石因此喪失了鬥誌,以致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麵。蕭普賢女想在合適的時候,再與蕭乾、耶律大石相商向金宋兩國同時稱臣的想法。故此,在蕭乾、耶律大石向她稟報常勝軍降宋時,蕭普賢女未對蕭乾及耶律大石表露他的想法。

現在,在群臣參加的朝會上,是不是可以將話題慢慢引導到鄉金宋兩國同時稱臣上,好給眾大臣們個回緩餘地,使大臣們既接受這個現實,又不至於分心離德?

當然,大遼認慫,同時向金宋兩國稱臣這個話,蕭普賢女不能說;這個話,蕭普賢女在等著眾大臣們提出來,然後她順勢利導,把這個事情定下來,並辦了。

雖然,在當時情勢下,這是必然,也是損失最小的一種做法,眾大臣也皆有此意,但在不知道蕭普賢女是什麼意思的情況下,無人願意帶頭提出,無人願意願意做那個替罪羊。

蕭普賢女等了一會兒,見無人搭話,遂又問蕭乾道:「宰相乃一朝之主,就朝廷現在這個情勢,蕭宰相以為該當如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校草天天偷聽我心事 向全世界直播詭異復蘇 相思化作煙雨樓 貴妃是狐不是惑 蠻荒種田,首領夫人又開掛了! 豪門嬌妻也內卷 護國神婿 大隋軟飯王 陰陽小道姑 軒龍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