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夾擊(1 / 2)

加入書籤

吳明徹看著蕭摩訶,看著手下的眾將士,幾個月以來,所有的人都跟著自己吃盡了苦頭,不僅沒有取得勝利,甚至最後落入敵人的前後夾擊之中,令自己的軍隊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險境地,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錯在太自以為是,錯在閉目塞聽,自以為身經百戰,自以為勝券在握,而對別人的勸諫不聽不信,甚至冷言冷語奚落部下的忠言勸告,最終卻是自食惡果。

吳明徹深悔不已,他的心頭如同波濤在翻滾,他在這極短的時間內,思考著他這七十六年來的人生,他決定,他要做一個勇於擔當的男人。

吳明徹對著眾人說道:「蕭將軍所言,是個好計策,然而我們步兵很多,我是一個主帥,我擔負著北伐的重任,我不能臨陣脫逃,我應該和眾將士站在一起,率領大家一起突圍才對,蕭將軍的騎兵部隊應該迅速出發,走在步兵之前,不得遲緩。」

當吳明徹話音落下之時,在場所有的人都注視著吳明徹,人們似乎能從吳明徹的眼神裡,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這是一個男人的擔當,也是一個軍應有的擔當。

蕭摩訶的內心,瞬間被這段英雄式的告白鎮住了,看著吳明徹堅定的表情,他說不出一個字。

蕭摩訶明白,吳明徹的意思就是讓自己先突圍,現在突圍希望最大的就是自己的騎兵部隊了,吳明徹不希望讓所有人都做俘虜,他要為陳朝留下最後一位名將。

就在這天當晚,蕭摩訶帶著自己的騎兵部隊出發了,他最後看了一眼吳明徹,雖然無法割舍,但他必須聽命。

吳明徹目送著蕭摩訶的騎兵向著南方揚塵而去,當飛塵落下,當馬蹄聲逝去,當蕭摩訶的騎兵消失在夜幕之中,吳明徹的內心前所未有地悲涼,他眼角裡竟然閃過了一絲淚花。

蕭摩訶頭也不回地向南一路疾馳,他不敢停留,也許停歇一步就會落入敵人的重重包圍,那樣的話主帥吳明徹的心血也就白費了。

經過一夜的長途奔襲,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蕭摩訶所率領的騎兵終於行進到了淮南,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脫離了險境,也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蕭摩訶極目北望,他的內心無比沉重,他知道吳明徹把生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騎兵部隊,而吳明徹自己則選擇了與眾將士共赴生死。

蕭摩訶無法預知吳明徹的遭遇,但他知道,吳明徹此時的境地必然是危機重重。

二月份的徐州,春寒料峭,冰冷的泗水河上寒風瑟瑟,吳明徹站在泗水的堤堰上,誠如他當年站在麥田的田埂上嚎啕大哭一樣。

這一刻,吳明徹再一次哭了,一行老淚濕潤了他的雙頰,然而這一次,他的哭泣沒有再贏得上天的眷顧,因為戰爭不相信眼淚。

就在蕭摩訶順利到達淮南的同時,吳明徹已經列陣於泗水河上,他下令全軍將士乘上戰船,並掘開河上的堤堰。隻見上遊所蓄的洪水頃刻間沖向下遊,一條條戰船順著水勢一路向南行駛而去。

吳明徹心裡非常清楚,陳主要是步兵,不善陸戰,如果從陸路撤退,很難抵擋北周的騎兵,而且水路行軍最快,雖然王軌已經在下遊設伏,但是,水路仍然是最有可能突圍的一條通道。

吳明徹別無選擇,他不是不知道王軌已經在下遊封了河道,但是,這是目前唯一的一條生路,吳明徹決定搏上一把。

吳明徹的這一決策隻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當吳明徹帶領著陳一路前進之時,河道卻越來越寬,水位越來越低,水勢也漸漸弱了下來。

此時的王軌則以逸待勞,他已經在淮口恭候吳明徹多時了,看著寬闊的水麵下用鐵索連接的車輪,王軌得意地笑了。

隻見陳所乘的船隻剛一來到淮口,就紛紛擱淺了,河麵下巨大的車輪將陳所有的船隻阻攔,行動不得。

守株待兔的周軍頃刻間沖了上來,將吳明徹和他的三萬軍團團包圍,陳瞬間潰敗。

自知插翅難飛的吳明徹,此時隻能仰天長嘆,他知道就算做再多掙紮也無濟於事,吳明徹隻能選擇投降。

吳明徹連同他的三萬將士,成為了北周的俘虜,大量的輜重器械也都並入了周軍。

自此,第二次太建北伐正式結束。

陳宣帝自以為聰明,原本想趁火打劫,結果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聰明反被聰明誤。

而陳朝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其巨大的,不僅失去了一位主帥級的名將,而且喪失了三萬的精銳部隊。

對於陳朝這樣一個偏居江南、地狹人稀的王朝來說,三萬的精銳兵力,幾乎是它的全部家當,代價之巨可想而知。

陳宣帝對自己的剛愎自用懊悔至極,悔不聽毛喜和蔡景歷之言,如今真是自食惡果。而此時的周陳格局,恰如三百年前的西晉和東吳,陳朝難道要步東吳的後塵?

陳宣帝的內心惶恐不安,他不想成為亡之君,他立即將被貶的蔡景歷從會稽接到建康,詢問治國之策,並委以重任,他希望蔡景歷能幫他復興陳朝。

由於過度的抑鬱和憂思,再加上吳明徹本就患有的疾病(背瘡),吳明徹一病不起,就在徐州之戰結束的當年,吳明徹病逝在了長安,享年六十七歲。

太建北伐就此結束了,我們也有必要來談一下天下大勢,什麼是天下大勢?羅貫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概括,那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時的天下大勢,就正處在分久必合的節骨眼上。

太建北伐,在南北朝歷史上,並不算很著名的戰役,也常常被人所忽視,但是,這場戰役的意義卻是重大的。

吳明徹被擒後,翌年,即公元579年九月,以韋孝寬為首的北周大軍再次征討淮南,並順利攻克淮南重鎮壽春(壽陽),江北之地也紛紛納入北周版圖,一直到了年底的十二月,江北之地悉數成為了北周的領地。

對於北周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陳朝再也沒有實力與之爭鋒,統一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而此時,距離隋朝建立,隻差一年零兩個月。

如果說,侯景之亂奠定了南北朝北強南弱的格局的話,那麼,太建北伐的意義就在於,促成了統一之勢。

也許你會問,曾經的前秦以及北魏,都曾統一北方,強盛一時,為何他們沒能統一天下?

我的答案隻有兩個字,矛盾。無論前秦,還是北魏,他們雖然表麵強盛,但國家內部卻是危機重重,矛盾激化,尤其矛盾,這是貫穿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大問題,攘外必先安內,不是沒有道理。

而北周的強盛,已經不再是表麵化的,它有稠密的人口,有繁榮的經濟,有先進的治、軍事製度,民族也已緩和,因而,北周的強盛是內外兼備的。

而反觀南方的陳朝,此時的陳朝,在南朝的歷代國家之中,是最弱小的一個,經過太建北伐的慘敗,更是經濟凋敝、兵疲民弱,陳宣帝本人更是誌大才疏。

由此可見,統一已經成為天下大勢,已經成為歷史的主流。

從14世紀中葉以來,歐洲出現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就是文藝復興運動。對此,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中指出,這是一個需要巨人,並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此時的中國已經接近南北朝的尾聲階段,這也是一個需要巨人並且產生巨人的時代,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個巨人就是宇文邕,因為隻有宇文邕才有能力一統天下,但是,熟知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宇文邕並沒有成為這個巨人,真正成為巨人的是楊堅。

就在周武帝宇文邕接連取得對北齊和陳朝的重大勝利之時,我們也把目光重新轉移到主人公楊堅身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詭異調查局 離婚後,前妻她颯爆全球了! 我真的隻想離婚 影帝爹地古穿今後她爆紅全網了 渣男是怎樣煉成的 無限侵噬世界 新時空劍仙 九缺 改變時空的神器 超能男友不想回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