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我給四爺當公主58(2 / 2)

加入書籤

郭絡羅氏嗤笑了一聲,然後又看向了其他那些侍妾,這些人隻有一部分肯留下來,大多數都想走。郭絡羅氏從自個私房裡頭拿了一筆現銀,一人一封銀子將人給打發了,然後才說道:「內務府給了三天時間搬家,這幾天咱們就先收拾東西,三天後就搬走!」

允禟知道允禩的事情之後,嘆了口氣,他最後還是沒忍住,叫人私底下給郭絡羅氏送了一筆銀子,若是從前,郭絡羅氏肯定不肯收,畢竟,在她和允禩看來,允禟根本就是叛徒,怎麼會收允禟的錢,但是如今都已經落到這個地步了,再維持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做什麼,她首先得帶著一大家子人活下來,等著允禩回來。

允禩當年不知道多少門人奴才,許多人都是受過他恩惠的,但是這次允禩落難,這些人不僅沒有出現,落井下石的卻是不少,唯一一個事後送了一筆銀子過來的是何焯,這是允禩身邊的一個幕僚,郭絡羅氏曾經收過他女兒做養女,後來這個孩子長大了,郭絡羅氏還給了一箱子東西給她做陪嫁。何焯倒是個知恩圖報的,可惜的是,他一介白身,根本幫不到什麼,隻能盡可能湊了一筆銀子送過來。

郭絡羅氏也沒法感嘆什麼世態炎涼,她見識得實在是太多了,如今勉強還算是全身而退,已經是一件幸運的事情,若是這個時候,拿著之前那些把柄出來要挾,最後得到的隻會是變本加厲的報復。他們如今雖說還在內城,那裡是郭絡羅氏以前陪嫁的一個院子,但是,沒了官職,沒了爵位,還有一群盯著他們犯錯的人,他們隻有更加小心謹慎才行。

將允禩給打發了之後,四爺簡直是神清氣爽,就像是家裡有一隻蟑螂,以前你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卻一直沒法處理它,隻能心裡膈應,但是如今總算是逮著了這隻蟑螂,將其給處理了,自然心裡也就舒服了。至於允禩府裡那些人,等到弘旺大一些之後,或許四爺會賞賜一個爵位,前提是允禩能夠繼續消停下去。

至於說允禟接濟了允禩家眷的事情,四爺也不放在心上,允禟跟了允禩那麼多年,就算如今迷途知返,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情分還是有的,隻要他沒去摻和允禩搞出來的那些事情,四爺覺得都可以原諒。

四爺雖說已經確定秘密立儲,但是這次群臣一窩蜂地喊著要立後,四爺就知道,群臣還是沒有放棄找個合適的主子站隊的心思,沉吟一番之後,四爺終於下定了決心,他也開始給幾個兒子封爵了。

原本他考慮過將弘暉過繼,但那是皇後還活著的情況下,皇後就是個不穩定因素,所以,真要是她一直活著,為了弘暉好,也隻能讓弘暉置身事外,但是如今就沒這個必要了,四爺直接將弘暉封為純郡王,然後,將弘昐和弘昀一個封為貝勒,一個封為貝子,重新安排了他們的差事。弘昐被分派到了戶部,弘昀卻被分派到了內務府。

賜爵之後,幾個阿哥自然不能再住在宮裡了,四爺幾年前就叫人督建了幾個年長一些兒子的府邸,如今正好可以將他們都分出去。除此之外,四爺也沒讓幾個侄子閒著,惠太妃不能一直住在宮裡,既然老大是康熙定下來的罪名,不能平反,那麼就隻能提攜弘昱了,四爺打算讓弘昱幫著辦一段時間的差事,然後給他封一個郡王,讓他奉養惠太妃。

至於弘皙和弘晉,四爺也沒有忘記,胤礽如今是理親王,但是他身份特殊,所以無論如何,他這輩子也隻能遠離皇權,所以,胤礽是唯一一個王府安排在京城外麵的,雖說四爺沒有明確圈禁他,但是,胤礽也心裡有數,所以,除非必要,他幾乎不出鄭家莊,在他看來,鄭家莊其實比毓慶宮舒服多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心態也與從前大不相同,他如今也不管弘皙和弘晉的事情,任憑他們跟著四爺廝混。胤礽自個的前程沒有了,卻不希望自個的兒子如同尋常宗室一般,日後就這麼淪落下去,過著一眼能看到頭的日子。四爺也是做過一段時間太子的,所以,對於胤礽也沒什麼忌憚的意思,胤礽生母是元後,四爺的養母也是皇後呢,名分上並不差胤礽多少,自然,對於用弘皙和弘晉,也沒什麼心理壓力。因此,在冊封幾個兒子的時候,弘皙也成了理親王世子,而弘晉也撈了一個貝子的爵位,然後被四爺分管到各個衙門去辦差。差不多待遇的還有其他幾個王府的世子,他們各自都撈到了差事,算是四爺對這些侄子們的考量,他們做得好,那麼以後或許能夠不降等襲爵,要是做得不好,那就老老實實等著承襲爵位吧。

這幫皇侄也都不是什麼單純的紈絝,他們都是接受過精英教育的,隻不過之前都是紙上談兵,如今才算是開始進入實踐階段,一個個興奮得要命,回去之後讓他們親爹都跟著羨慕嫉妒起來,當年先帝在的時候,也沒對親兒子這麼慷慨,如今老四倒是個氣量寬宏的。因此,一個個耳提麵命,做錯事情不要緊,卻不要犯什麼原則性錯誤。

一番爵位大放送之後,起碼宗室裡頭,一下子變得欣欣向榮了起來,一幫半大的孩子本身就是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他們又是一塊長大的,雖說互相之間也有競爭關係,但是,也是知根知底,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合作,因此,小半年過去了,竟是都乾得還算不錯,起碼沒出什麼大的紕漏。

弘昐和弘昀如今手底下都有了一定的班底,原本大家都覺得,弘昐的差事更重要一些,結果卻沒想到,弘昀也不是什麼軟柿子,他很快就將火燒進了內務府。

內務府的弊政很多,從上到下,就沒一個不貪的,不管想要乾點什麼,上上下下都要過點手,原本再便宜的東西,也會價格暴漲,所以,一顆雞蛋二兩銀子這種事情就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弘昀在內務府待了小半年,就在大家都以為弘昀根本就是想要做個太平王爺的時候,弘昀出手了,他也沒抄家,而是稟明了四爺,將幾個在內務府根深蒂固的世家給抬旗了,當然,抬的隻是漢軍旗。

這一抬旗,可就將這些世家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們這些年互相通婚,幾乎將內務府上上下下都給把持住了,如今抬旗之後,可就不能繼續在內務府做官了,這些好處自然得吐出來。偏偏抬旗這種事情是皇恩浩盪,他們想要反對都沒由頭反對,事實上,這些內務府世家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都是上三旗的包衣,別的不說,家裡的女兒到了年紀,各房都要出人進宮伺候,結果到了後來,往往就是有好處的,比如說有可能給阿哥們做格格,甚至是侍奉萬歲爺的,都叫主支給占住了,而其他的費力不討好的差事,卻要留給旁支,誰也不是傻子,女兒就算是再不值錢,那嫁出去也是能結一個親家的,送到宮裡,二十五歲出宮,幾乎就嫁不到什麼好人家了。因此,這些在內務府其實沒撈到多少好處的旁支,抬旗之後,他們就可以不用繼續困在內務府這個其實如今已經變得非常臃腫的機構之中,可以給家裡的孩子帶來更多的可能。

這一招之後,弘昀也沒有繼續清查內務府的賬目,而是直接遞了個條陳上去,準備對內務府進行改革,皇家需要的東西,除了固定的貢品之外,不再讓幾家皇商專營,而是直接招標,而內務府那些庫存的東西,也會按季節找來皇商進行撲買。至於裡麵所需要的官員管事之類,雖說還是從上三旗包衣裡麵選擇,但是直接劃分責任,當然,也給了他們一定的利潤空間,不至於讓他們鋌而走險。嘉靖皇帝當年能差點被一幫宮女勒死,所以,別以為這些包衣算是皇家的家奴就可靠了。並且,內務府每隔幾年都會有幾個抬旗的名額,算是吊在這幫包衣麵前的一根胡蘿卜,讓他們老老實實給皇家效命。

弘昀這般操作,也讓四爺很是意外,四爺其實早就想要整頓內務府了,畢竟,內務府貪的可以說都是皇家的錢,四爺自個當年還是阿哥,也管過一段時間的內務府,那時候他也想過對內務府下手,但是不過是在折子裡跟先帝提了一嘴,就被駁了回來,後來對於內務府裡頭的許多勾當也知道了一些,他一時也沒有什麼辦法,等到他登基之後,更是知道了先帝的顧忌,畢竟,你衣食住行都是內務府在照顧,這些人聯合起來,還不定能做出什麼事情呢,你總不能一夜之間就讓內務府換一遍血吧!

結果到了弘昀這裡,也不抄家懲罰,而是直接讓他們抬旗,這些他們就不得不從內務府脫離。就像是皇太後所在的烏雅家,當年皇太後封了德妃,一家子跟著抬旗,自然就不能繼續待在內務府,而等到四爺登基之後,烏雅氏這一族都跟著抬旗,內務府也就沒了烏雅氏的管事官員。而將這些世家拔除之後,剩下的那些也就不成什麼氣候了,宮裡這些太監雖說都是內務府培訓出來的,可是他們畢竟不屬於包衣這個體係,所以,內務府出現什麼變動,跟太監沒關係。至於宮女,正好如今宮裡的這些宮女,因為當初皇後的私心,大多數都不是出自那些內務府大世家,所以,就將事情的影響壓製到了最低。

而雖說抬旗之後,要多養一批旗人是個麻煩,可是比起他們在內務府貪的那些錢財,那點錢糧就不是什麼大數目了。何況,四爺還打算來個釣魚執法,給他們封一些官職,他們在內務府貪慣了的,下去之後自然依舊管不住自己的手,到時候盡可以一網打盡,連同之前貪的一塊收回來。

弘昀這次算是一鳴驚人,倒是給了弘昐不少壓力,雖說是親兄弟,但是兩人年紀相差不大,未必沒有一爭之力,因此,弘昐也跟著緊張了起來。他如今跟進的還是攤丁入畝那點事,攤丁入畝已經從試點到全麵開花,但是,這事他並不是主導,真正乾成了這事的是怡親王,他能做的事情其實不多。

但是,弘昐也沒放棄,他將視野放到了海外。大清對外開放的港口很少,而且,幾處海關都幾乎是名存實亡,像是廣州那邊,每年吞吐量可是不小,海關一年居然隻有不到二十萬兩銀子的關稅,一方麵是官員屍位素餐,貪汙受賄,另一方麵就是走私橫行,弘昐在看到戶部這些檔案之後,差點沒驚得目瞪口呆,他這些年來見識也算是不少了,京中各種舶來品鋪子都有好些家,光是收他們的商稅都不少,結果海關那邊關稅居然隻有一點,這不是不正常嘛!

弘昐是個求穩的人,他也沒一開始就對準廣州,那裡太遙遠了,這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他一個剛剛封爵的貝勒,還真是沒什麼底氣過去碰,但是,他可以找個試點的,比如說距離京城並不遙遠的天津衛。

弘昐上了折子之後就去了天津衛,四爺令他執掌那裡的海關,對那裡的情況進行整改,有所成就之後就可以向其他海關推行。

李氏如今經常憂心忡忡,畢竟都是自個的親兒子,哪怕如今並未露出兄弟鬩牆的苗頭,但是她還是放心不下來。之前弘昀整改內務府就將李氏嚇得夠嗆,她就是個小女人,隻想要一份安穩,結果兒子給她來了這麼個驚嚇。結果這事才有了個結果,弘昐堂堂一個皇子貝勒,居然要外放了,雖說是距離京城並不遠的天津,但是,對於李氏來說,還是太遠了,這一去最多半年左右才能回來一次,李氏不擔心才怪!

弘昐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他對那個位置是有想法的,所以,他必須要努力爭取才行。汗阿瑪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他自然要抓住,若是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他還想什麼下一步呢?

畢竟,弘時即將開府,福惠也在長大,汗阿瑪雖說算不得春秋鼎盛,但是若是他有先帝那樣的壽數,那麼,年長未必是什麼優勢,所以,在這之前,他得積累足夠的政治資本才行。

「唉,生兒子有什麼用,都是一幫不省心的!」在外麵人都覺得李氏所出的幾個兒子已經占據了先機的時候,李氏卻在唉聲嘆氣,能夠聽她這般抱怨的,也隻有風瑜了。

風瑜沒有繼續生育的意思,有一個牽掛已經足夠了,再多幾個,她可吃不消。景恆自然也不會逼著她再生孩子,而且,景恆也沒想過風瑜在刻意避孕,畢竟,他們這一支一直以來子嗣艱難,他兄長小妾都納了一屋子了,至今還沒聽到半點消息呢!

景恆如今做官也做得不錯,四爺對這個女婿還算是比較看重的,他看重的方法就是給女婿加擔子,有什麼不方便讓外臣去做的差事,就先想到女婿,畢竟,兒子數量太少,侄子又隔了一層,女婿算是半個兒子,不用女婿用誰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景恆一年到頭,那真的是東奔西走,就沒多少空閒的時候,李氏也寂寞,便經常召風瑜進園子。英濟如今也長大了,不能像是前些年一樣有一天沒一天地上學,得老老實實在上書房讀書,如今上書房裡學生太少,英濟就算是想要逃學都沒法蒙混過關。他跟福惠的關係如今也已經不比從前,畢竟,福惠身上寄托了年家人的希望,而風瑜這個公主卻不可能會站在年家那邊,在家長的影響下,福惠自然跟英濟疏遠了許多。

麵對李氏的抱怨,風瑜也沒法多勸,畢竟,幾個弟弟都不是那種沒什麼誌向的,總不能因為李氏的抱怨,硬要將他們拘在身邊,何況,李氏也就是一說,無非就是心疼孩子,並非真的想要阻礙孩子的前程,因此,風瑜隻是笑道:「額娘,兒子怎麼沒用呢,能給您生孫子呢!」

李氏一聽,頓時喜笑顏開起來,比起至今都沒有消息的弘暉,弘昐和弘昀後院都相繼傳來了喜訊,如今弘昐已經有了一子一女,一個是嫡出,一個是庶出,弘昀也有了一個嫡女,現在,嫡福晉又懷上了。李氏聽到消息,別提有多高興了。

風瑜看著李氏還是這麼容易開心,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樣的歲月靜好,真希望一直能夠持續下去啊!

作者有話要說:這算是這一卷的末尾了,下一卷《我給二鳳當公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