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13(1 / 2)

加入書籤

穀梁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親親相隱,這就很對劉據的胃口,如果根據這一條,是不是自個的姐姐就不用死了?

劉徹也沒想到,明明給劉據教書的博士裡頭,公羊派的更多,但是還是叫劉據被穀梁派吸引了,不過如今劉據不過是露出了一點苗頭而已,所以一時半會兒根本沒人注意到這些。而發現了這一點的衛伉如今也懶得在劉據身上費力氣了,他又不給劉據做伴讀,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資格能影響到這個表弟。既然他開始傾向於穀梁,那麼成為主和派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勢必會跟軍方產生隔閡,他自個背棄了自個的依靠,他不倒黴誰倒黴呢?

想明白這點之後,衛伉愈發對劉據沒了指望,在軍中訓練也更賣力起來。他的確沒有那種天生的大局觀和敏銳直覺,但是大多數將軍也沒有,他們隻需要能夠聽從主帥的命令,在關鍵的時候,不要掉鏈子就行。衛伉需要的是軍功,有一定的兵權,卻不需要衛家再出一個衛青霍去病。指望自個,還不如指望霍去病的兒子呢!

沒錯,霍去病別看嘴上喊著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一直沒有娶妻,但是,他身邊是有姬妾的,而且還不止一個,其中一個就給霍去病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霍嬗。霍去病死後,劉徹對霍嬗寄予厚望,一門心思想要再培養出一個新的冠軍侯,結果這位在劉徹前往泰山封禪的途中死了,劉徹的希望徹底落空。

霍嬗能被劉徹看中,可見這位還是有天份的,而衛伉嘛,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跟著父親和表哥蹭點功勞,在軍中具備一定的影響力,至於說更多的,衛伉根本不指望,讓他自個單獨帶兵,衛伉琢磨著還不如李廣呢,所以,抱大腿可以,其他的還是算了。

衛伉並沒有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任何人,實際上上輩子衛青其實也發現了劉據思想上的傾向,但是衛青一想謹慎,即便他是劉據最大的靠山之一,但是,他依舊不敢在明麵上對劉據施加什麼影響力,免得讓劉徹生出什麼想法來。劉據被人稱為是衛太子,就像是當年劉榮被稱為栗太子一樣,身上母族的痕跡實在是太重,衛青並不希望劉徹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在影響儲君,企圖等到儲君上位之後,達到控製朝堂的目的。

所以,很多時候,衛青隻能是一個背景板,除非到了關鍵時刻,否則的話,他幾乎不會接近太子,等閒連太子宮都不會去。衛子夫在這事上也跟衛青保持了默契,反正隻要衛青在,誰也不敢小視了劉據,因此,在劉據的成長過程中,衛青要盡可能淡化自己在其中的作用。結果,衛子夫沒想到的是,劉據卻沒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自個疏遠了軍功武將集團,反過來依賴於一幫儒生。如果依附的是公羊派,即便是董仲舒後來提出了「天人感應」之類的說法,企圖將皇權關進籠子裡,讓他們儒家作為看守籠子的人,因此被劉徹疏遠,但是,比起公羊派,劉徹更不喜歡的還是穀梁派。

大漢之所以能夠一直在不斷對外征戰,根基就在於「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鼓吹的就是大復仇主義,對匈奴作戰,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復仇!民間一直以來也很吃這一套,甚至,漢家的律法也認可這套邏輯。而穀梁派的邏輯卻不一樣,他們更是想要增加宗族的權利,通過儒家的所謂禮將朝廷的一部分法治權利下放到地方上,從此,皇權不下鄉,而宗族就可以發展起來,不像是現在這樣,每個皇帝一上台,先修陵邑,然後滿天下將地方上的豪強給遷移到陵邑旁邊。豪強之所以強大,無非就是他們在地方上有足夠的土地還有人脈,但是一旦遷移,那就不一樣了,土地必須變賣,依附於土地上的那些佃戶雇農自然不可能再跟他們走。人脈也是一樣,他們之前在地方上頭可以賄賂官員,打點上下,即便是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遮掩下來,因此,可以借助於他們本身的資源橫行鄉裡。可是遷移走了,陵邑是什麼地方,不知道多少官員盯著這裡,你想要從頭培養人脈,那真的是事倍功半。何況,光是遷移這個過程,許多豪強就要被扒掉幾層皮,等到了地方,手裡頭能掌握的資源就不知道要縮水多少,想要從頭再來,那又談何容易。

穀梁派想要打破的就是這樣的秩序,但是漢家皇帝又不是傻的,就算是需要穀梁派,也不可能全盤接受他們的主張,就像是後來石渠閣之辯之後,穀梁派占據了上風,漢宣帝之後還是教導兒子,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衛伉上輩子就是個紈絝,很多事情根本想不到,他能知道劉據親近儒家,跟軍方不和,已經是上輩子在衛青身邊耳濡目染,得出來的結論了。他自覺自己腦子不夠用,所以根本不多想。因此,盡管衛子夫流露出了幾次讓衛伉進入太子宮任職的意思,衛伉都充耳不聞,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衛青在這事上並不會強迫自家兒子,沒錯,對於太子來說,親戚是最值得信任的,一般情況下,各個皇子太子最開始的班底也都是從親戚開始。但是,劉據如今才多大呢,衛伉年齡也就是比當利公主小一歲,跟劉據之間年齡相差七八歲,與其這個時候就在東宮浪費青春,還不如跟著出去長長見識,回頭也更有底氣。

衛子夫雖說許多事情其實不懂,但是她其實很能夠猜測出別人的想法,她已經意識到,衛伉其實不打算跟劉據有什麼密切的關係,這也讓衛子夫有些疑惑,隻是這種疑惑並不能跟衛青說,免得叫衛青多想,既然衛青對衛伉另有安排,衛子夫便不再多言。

劉徹對於如今這樣的狀況還算是滿意,外戚固然好用,但是外戚坐大就是個麻煩。偏偏如今還離不開衛青霍去病,如今匈奴未滅,衛青再立下幾次功勞,劉徹都要麵臨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的局麵了。衛青如今已經是大將軍了,接下來再往上就是三公,但是再往上呢,老劉家可早就立下了規矩,不許再封異姓為王,這樣等衛青位列三公之後,再如何賞封呢?尤其衛青算起來,如今還算是壯年呢,總不能如今就讓他閒置吧!

如今衛青自己知道進退,那就給了劉徹不小的餘地,劉徹可以考慮趁著這幾年,再扶持幾個人出來,免得讓軍方變成衛霍一家獨大。可惜的是,霍去病沒有個親近的姐妹什麼的,要不然,劉徹還真的想娶一個霍家的女子為夫人。劉徹從小混在女人堆裡,最是明白一句話,那就是哪怕是親姐妹,在她們依附於同一個男人的時候,那也就做不成姐妹了。就像是當年的王太後和她的妹妹王美人,王太後生下劉徹之後,在先帝那裡就沒了多少寵愛,為此才引了妹妹進宮爭寵。但是,王美人連續生下了幾個皇子之後,就有了跟自家姐姐一爭的心思,可惜的是,她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就一病去了。沒了生母為他們綢繆,王美人所出的幾個皇子自然便低調了下來,要不然,在這宮裡頭,讓幾個失去了生母的皇子消失,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所以,若是宮裡有了霍家女,霍家女也生了皇子,那麼,霍去病還會真的一直支持劉據嗎?劉徹這般心思雖說算不得正道,但是對於劉徹來說,這就非常理所當然了,他習慣於通過後宮平衡朝堂,獲取利益。可惜的是,霍去病自個就是個私生子,對霍家並沒什麼感情,對衛家,感情其實也就是那樣,但是他對衛青是有感恩之心的,這就有些難辦。

不過,如今劉徹還年輕,所以暫時還不需要考慮太遠,既然如今衛家上升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那麼劉徹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反而還要推上一把。因此,劉徹對太子宮又是一番賞賜,不僅如此,下頭幾個兒子,全部給送出去就國。要知道,他們比劉據還小,劉據自個還是個孩子,那麼下麵幾個弟弟自然也還年幼。劉徹也不是不疼愛這些孩子,但是既然如今要標示自己的誠意,那麼,按照規矩,就該將這些兒子送出去,以免給人什麼誤會,讓人覺得劉徹可能有易儲之心。就像是當年劉榮做太子的時候,他們這些年紀還不算大的皇子就一直留在京中,那時候許多大臣上書要讓諸侯王就國,但是,先帝一直就攔著,那時候就有人意識到,劉榮儲位不穩,因此,自然有人開始投機。

而劉徹如今橫豎不可能易儲,那麼自然要將事情做得漂亮一些,橫豎他還年輕,又不是之後就沒孩子了,所以,就算是如今封出去的幾個有什麼意外那他也承受得起。因此,不管王夫人李夫人等人如何梨花帶雨,各種哀求,劉徹依舊沒有半點動搖的意思。

雖說下了這個堪稱是狠心絕情的決定,但是劉徹心裡頭不是沒點想法的,既然對外不能說,那麼,他也隻能補償到別的事情上,因此,劉徹開始大手筆地賞賜後宮,而作為唯二不是衛子夫所出的公主,鄂邑公主和風瑜也跟著沾了光。尤其是風瑜這邊,即便是盛寵如李夫人,劉徹如今這段時間也不過去了,主要是李夫人的淚水讓劉徹覺得有點承受不住,所以,鄂邑公主那邊除了得到了不少賞賜之外,連劉徹的麵都沒見到。劉徹這些日子乾脆住在了上林苑,然後跟風瑜見麵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跟風瑜這個女兒在一起,劉徹並不會有什麼感情上的壓力,就算是有,那也是對陳阿嬌的,跟風瑜沒太多關係,風瑜也不是什麼難搞的性子,整日裡要這要那,甚至,在這段父女感情裡頭,劉徹得到的正麵回饋更多一些。風瑜是個心智成熟的人,她又不渴望劉徹的什麼父愛,因此,跟劉徹之前的往來,其實相對要平等得多。劉徹就是個敗家子,隨便幾句話,就能哄得他心花怒放。劉徹收獲了天倫之樂,風瑜收獲的就是各種珍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