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39(1 / 2)

加入書籤

劉據活著的時候,一幫兄弟就沒幾個對他心服口服的。說白了,劉據稍微大一點就做了太子,甚至他剛出生的時候,劉徹就命人做《皇太子賦》,他出生之後,待遇就比其他弟弟高出一截,所以,他對其他兄弟,其實都是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理的。另外也是老劉家的傳統了,雖說劉邦當初定下了分封劉氏子孫的規矩,但是,惠帝也就罷了,他仁厚得簡直不像是劉邦的兒子,但是到了後來,哪怕是一向表現得非常仁慈的孝文皇帝,一向也是采用強乾弱枝的策略,想辦法削弱諸侯王。到了孝景皇帝,那是一上台就重用晁錯要削藩的主!到了劉徹,其實也沒什麼區別,諸侯王的封國越來越小,掌握的實權也越來越小,以前還能決定千石官員的任命,到了後來,六百石的多半都是上頭任命的了。

劉據也是一樣,他沒有同母兄弟,其他兄弟對他來說就是競爭者。當這些競爭者變成了諸侯王之後,他自然不願意他們掌握太強的力量,免得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這其實就是劉據在政治上的幼稚之處,從來就沒做到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反倒是將自己變成了被人打擊的那一小撮,就這樣的太子,劉徹能放心才怪!也就是他最後悍然起兵讓劉徹高看了他一眼,要是他跟扶蘇一樣老老實實束手就擒的話,劉徹大概能親手乾掉這個兒子!這樣的蠢貨、廢物,怎麼配做自己的兒孫!

總之,劉據一死,這會兒雖說還沒到諸侯朝見的時間,一幫諸侯王已經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上書請求朝見,這裡頭的意思,就算是傻瓜也看得出來。

來自於各個諸侯國的使者也在長安到處走動,疏通關係,像是長門宮這邊更是重點。甚至許諾自己日後登基,要尊陳阿嬌為皇太後雲雲。這種便宜話有什麼不好說的,李姬和李夫人都已經去世,認陳阿嬌做個便宜母後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當然皇太後和皇太後也是不一樣的,張嫣也做過皇太後,後來劉弗陵的上官皇後也做過皇太後,這兩位可是從始至終,都沒能真正掌握漢家實權。陳阿嬌日後就算是真的做了皇太後,難道這幾位還能讓陳阿嬌如同當年的竇太後一般嗎?

陳阿嬌又不是傻,她才不摻和這些事情,因此,幾個諸侯王送來的禮物,長門宮是一樣都沒有收。

陳阿嬌有些復雜地看著正被幾個小宦官圍著的劉康,轉頭輕聲對風瑜說道:「雖說你父皇有意康兒,但是,帝王之心從來莫測,就算是康兒這會兒對你我母女有感恩之心,但真到了之後,那又會是什麼光景呢?」

風瑜無所謂地說道:「女兒也不指望青史留名,做什麼攝政公主,他日後若是容不得我,那我離開便是!」

「說什麼傻話!」陳阿嬌當下皺起了眉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能去哪兒?」

風瑜笑嘻嘻地說道:「大不了回頭我求一下父皇,給我換個遠一點的封地便是了!其實女兒覺得南越那邊挺好的!」

陳阿嬌聽到風瑜這般說,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啊,就知道胡說八道!南越有什麼好的,雖說當年南越王趙佗倒是活得挺長,但是跟他一起去的那些人呢,大多數都因為水土不服,早早去世!現在你還覺得那裡是什麼好地方嗎?」

風瑜也不跟陳阿嬌爭辯,她總不能說,自己甚至在春秋之前就曾經去過如今的南越之地吧,因此,這會兒便給陳阿嬌服軟,笑道:「阿母見多識廣,是女兒太想當然了!」

劉康可不知道在陳阿嬌和風瑜心裡,他估計再大一點,就要變成太子儲君了,如今的他,還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孩子,這會兒跟一幫宦官玩老鷹捉小雞玩得非常開心。

長門宮這邊擺明了置身事外,萬事不管,但是劉徹卻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或者說,就跟許多選擇了幼主的皇帝一樣,打算在幼主登基之前,先將可能會給幼主造成威脅的人鏟除,哪怕這些人裡頭包括了自己的兒子!

所以,劉徹直接宣召天下諸侯王進京朝見,頓時讓那幾個皇子都生出了妄念,一個個不像是以前一樣在路上慢慢悠悠,反而是緊趕慢趕,一路往長安而來。

鄭夫人即便早就知道了結局,在劉據死後還是大喜過望,私底下還祭拜了她傳承的楚巫一脈所信奉的少司命,如今聽說兩個兒子都會歸來,一時也沒想到兩個兒子誰主誰次的問題,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住在長樂宮,享受著皇太後的榮光。

劉栩之前被封為衡山王,劉顯被封為淮陽王,不管是衡山,還是淮陽,其實地方都算是不錯,起碼不是被封到什麼江都之類的地方,這會兒,這些地方還沒有經過太多的開發,不夠富庶不說,氣候也有問題。衡山郡原本屬於淮南王國,至於淮陽郡,那邊其實就在老劉家起家的豐沛附近,無論是水土還是氣候,都非常適宜,人口也不錯,雖說封國稍微小了點,但是,劉徹的幾個兒子,就算是劉閎和劉旦被封為齊王和燕王,實際上,他們的封地並不真的就是當年的齊國燕國故地,比起之前不知道縮水了多少。齊國那邊有原本齊王劉肥一係的諸侯王影響力還在,至於燕國,以前那邊直接就直麵匈奴的威脅,等到後來沒了,但是在一眾封國之中,燕國距離匈奴也是很近的,因此,每每攻打匈奴,都要從燕趙之地征兵服役,那裡人口戶籍可是受了很大影響。所以真要論過得舒不舒服,劉栩劉顯兄弟兩個真不比上頭幾個兄長差。

這兩位小的時候,鄭夫人就暗自灌輸過劉據並無人主威儀,彼可取而代之的說法,沒錯,兩個都有,鄭夫人自己都沒給兩個兒子分出主次來,如今再指望他們兄友弟恭,一致對外,顯然不靠譜。

實際上的確是這樣,這兩人的封國算起來距離也不能說是很遠,但是,兄弟兩個就藩之後,往來卻非常少,沒辦法,劉顯記事的時候,劉栩就已經就藩了。劉顯對這個兄長能有多深厚的感情呢?這也是因為劉徹登基太早,生孩子又太晚。像是孝景皇帝,他登基的時候,長子劉榮都十六七歲了,一直到孝景皇帝登基兩三年後,才分封諸子為王,所以,別的不說,孝景皇帝那會兒的同母兄弟之間感情還是比較深厚的。但是劉徹這邊,劉據還沒立太子,衛霍軍工集團就逼著劉徹分封諸子為王,用這個時代的說法就是,繈褓之中就被送到封國稱孤道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能記得自己還有幾個兄弟就算是不錯了,怎麼可能對這些兄弟有什麼感情可言,便是同母所出也是一樣,因此,一個個各顯身手,就等著這次回到長安之後在劉徹那裡顯露自己的才乾,然後拿到太子的位置。

長安一般公卿貴族同樣如今都在頭疼,雖說大家都知道,從龍雖說收益高,風險也很大,但是換做劉徹年輕十歲,大家多半會老老實實做劉徹的忠臣,但是,劉徹都多大年紀了,在位都幾十年了,如今不先結交一個儲君,等到新君登基的時候,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朝堂上哪裡還有自己的位置呢?

劉徹對此卻有意放縱,等到諸侯王陸續進京的時候,未央宮三五|不時地就有假消息傳出來,今天天子稱贊了燕王劉丹,明天又誇獎廣陵王劉胥,後天昌邑王劉髆又得了劉徹的歡心……總之,似乎劉徹個個都很滿意,弄得群臣不知所措。

跟劉徹相比,這幾個諸侯王實在是太嫩了,他們就沒接受過真正的皇室教育,就被送到了封國,而封國那邊,對於諸侯王的態度其實都差不多,一般都是當豬養,隻要不腦殘到想要對抗中央,那麼,其他都隻是小節而已。尤其,他們是皇帝的兒子,而不是兄弟,所以,起碼在劉徹還在的時候,對這些兒子都會比較寬容。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一個個在政治上其實都還很幼稚,一個個滿腦子都是做太子,做天子,但是至於應該怎麼做,其實他們也不清楚,隻覺得應該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