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41(1 / 2)

加入書籤

劉徹並沒有一杆子直接打消一幫兒子的想法,而是之後表示,得看看他們治國上頭的本事,所以,給他們一段時間,讓他們回到封國,看他們做出的成績再予以選擇。

劉徹既然這樣表態了,一幫諸侯王也隻能當真,畢竟,若是連個諸侯國都治理不好,何況是偌大一個天下呢?因此,一個個都是躊躇滿誌,一邊想著自己要如何如何大展身手,好叫父皇刮目相看,一邊又琢磨著如何抓住幾個兄弟的把柄,好拖一拖他們的後腿。

劉徹一看就知道這幫兒子打的是什麼主意,很多時候,凸顯自己的優秀其實很難,但是,給別人搗亂,抓別人的把柄就變得容易多了,可想而知,接下來就有好戲看了。

劉徹在這種事情上顯得非常殘忍無情,雖說都是自己的兒子,但是如果他們心甘情願就做一個驕奢淫逸的廢物點心,那麼劉徹其實也很願意成全他們,可是,誰讓他們選擇了另一條路呢?那麼,就算是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各種緣故倒了黴,那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很多人都覺得劉徹當年做太子很容易,實際上真不是這個樣子,他剛剛被封為太子的時候,的確很容易,因為那時候他年紀還小,壓力都被母親王太後扛住了,王太後雖說政治素養很堪憂,但是,她還是有著很多有點的,比如說謹慎,比如說善於審時度勢,而且還很隱忍,栗姬當年何等囂張,除了對竇太後不敢有什麼不敬之外,在孝景皇帝那裡,都是心直口快,要不然也不至於在孝景皇帝試探她會不會照顧好自己其他妃嬪孩子的時候,脫口就罵了一句「老狗」,她這個脾氣,說白了還是孝景皇帝慣出來的,她在宮裡頭享受的特殊待遇實在是時間太長了,早就將自己當做是能與天子平起平坐的皇後了。所以,她忌恨其他那些妃嬪,反倒是被廢的薄皇後,她倒是沒什麼忌恨之心,因為薄皇後從頭到尾都不得寵,除非必要,比如說,孝景皇帝一棋盤砸死吳王太子的時候,為了讓薄太後為自己說話,他會在薄皇後那裡待幾天,事情過去之後,就不再過去。典型的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

而王太後那時候卻吸取了栗姬的教訓,一直到孝景皇帝駕崩甚至是太皇太後薨逝,她都是一副謙遜賢良的作派,即便竇太主如何囂張跋扈,她也都表現得非常謙卑。大家都覺得那時候有著竇太主和東宮的保駕護航,劉徹幾乎就是坐享其成,白撿了一個皇位。實際上,孝景皇帝難道當初就真的隻有劉徹一個選擇嗎?甚至劉徹被封為太子之後,孝景皇帝也未必沒有生出過動搖之心,畢竟,孝景皇帝年紀不小了,身體也不好,他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撐不到劉徹長大,到時候,太子有個不太省心的母族(沒錯,在孝景皇帝心裡,作為外戚的田家王家並不省心),自家姐姐又是個不省心的,太子性子也剛烈任性,誰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出什麼亂子。所以,那時候,孝景皇帝真的考慮過換一個年長一點的皇子作為太子。雖說這樣的話他從未宣之於口,但是實際上,那時候諸侯王進京朝覲非常頻繁,王太後也會經常叮嚀劉徹,讓他時刻關注自己上頭的那些兄長,實際上,他們一個個都算不上什麼省油的燈。一直到劉徹登基之後,他依舊對上頭幾個兄長極為戒備,所以,劉徹登基前麵十年,孝景皇帝就死了好幾個兒子,難不成一個個都是壽終正寢嗎?

輪到自個兒子了,劉徹也是這樣的想法,庸者下,能者上,你們沒這個能耐,卻還想要這個位置,那麼就怪不得自己心狠!

劉徹這一番作為,也讓許多人被蒙蔽了,一個個開始押寶投資,希望能混一個從龍之功。而霍光他們幾個人,如今卻已經開始琢磨著,如何能夠讓天子將自己選成小皇子劉康的太傅、少傅了。

大多數人即便是要押寶,也都比較謹慎,甚至還有分開押注的,一家子兄弟幾個,各自挑選一個合適的,劉徹就那麼幾個兒子,總不能一個都押不中。但是,有謹慎的,自然也有上頭的。尤其幾個皇子的親族妻族,多半都已經被利益沖昏了頭腦,比如說李廣利。

李廣利這些年頂著個貳師將軍的名頭,因為如今軍方青黃不接,所以,即便這貨各種不靠譜,但是在軍方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山頭。與當年樂於提攜新人的衛青不同,李廣利自己能力不行,因此,自然對有能力的人要多打壓一些,因此,在下麵並不是很得人心。他也知道,自己這種本事,劉徹如今還能忍耐,但是換一個皇帝,人家自然有自己的班底,就如同劉徹鍛煉自己一樣,隻要有錢有人,多打幾場,就算是庸碌之輩,也能鍛煉出來,所以,劉據活著的時候,他就有些蠢蠢欲動,隻不過他常年駐紮在西域,很少回來,因此鞭長莫及,但是這次,他得了機會回京,當下就起了心思。

李廣利支持的對象自然是劉髆,劉髆性子軟弱,跟他這個舅舅一向親近,對於李廣利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光是他支持沒有用,他在軍方最多能拉攏到三分之一的人,這三分之一裡頭其實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所以,李廣利得在公卿貴族中尋找合適的同盟,然後,他就跟劉屈氂一拍即合。

劉屈氂這個左丞相做得也很憋屈,劉徹在位這麼多年,丞相這個職位就是橡皮圖章加背鍋俠,一開始大家還趨之若鶩,後來大家就對此敬而遠之了,沒辦法,劉徹在位期間,總共13個丞相,結果過半都沒能善終,就算是能從丞相的位置上退下來,但是也很少能得到體麵。劉屈氂被提拔到丞相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一開始還有著一腔雄心壯誌,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這個侄子在劉徹那裡同樣算不得什麼,劉徹對他跟對其他丞相也沒什麼區別,大概就是當做是擦手紙,用過之後就能丟。劉屈氂之前在劉據謀逆之事中,因為連丞相府都被劉據的人攻破了,劉徹知道之後,就對他大為不滿。

劉徹這個人,很多時候很不講道理,你要是自作主張,那麼,在他眼裡,那肯定是有罪的,但是你若是沒有擔當,關鍵的時候居然出了岔子,那麼,你就更該死!所以,劉據之事之後,劉屈氂就明顯感受到了劉徹對他的不滿,這讓劉屈氂很是惶恐。尤其,劉徹後來又對外表現得對於當年逼迫劉據的事情有些後悔,那麼,作為後來奉命鎮壓了劉據的人,劉屈氂自然是首當其沖。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難怪劉屈氂生出了異心。實際上,劉屈氂不僅答應了李廣利,他還跟劉旦那邊也勾結上了。畢竟,劉屈氂自覺自己是個挺明智的人,李廣利老實說,也就是攤上了個好姐姐,要不然,以他的才能,別說是做將軍了,做個底層的小吏,大概都要經常出岔子。所以,劉屈氂覺得,李廣利不靠譜。最重要的是,劉髆不靠譜,這位其實沒多少爭位的心思,他是個得過且過的,昌邑是個好地方,雖說地方不是很大,但是那裡很富庶,劉髆在那裡混得很不錯,他對如今的生活其實很滿足,所以,指望他一下子從一個混吃等死的諸侯王,變成奮發進取的皇太子,那不是開玩笑嘛!

相比較而言,劉屈氂跟劉旦其實早就有交情。劉屈氂以前在涿郡做郡守,涿郡就在燕國那邊,因此,劉屈氂那時候就跟劉旦有了一定的交情,甚至還跟著劉旦,做過一些不是那麼很合法的買賣。雖說一直以來,長城邊境走私貿易從未斷絕,但是,是否有官方的介入還是有區別的。普通人最多走私一些糧食和少量的鐵器,而若是有官方插手,那麼走私的東西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都會很可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