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43(1 / 2)

加入書籤

鄭夫人的死絲毫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她雖說一度得寵,但是劉徹遇到她的時候早就不是毛頭小夥了,對於絕大多數有權有勢的男人來說,愛情隻可能在還年輕的時候來臨,別說什麼李隆基跟楊玉環的愛情,那純粹就是見色起意,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有個馬嵬坡之變了!說白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權勢與財富都會讓美色紛至遝來,老劉家從來不認為好色是什麼毛病,他們在這種事情上一向非常坦然,所以後宮爭寵什麼的,也都搞得跟宮鬥劇一樣。劉徹見過的美人多了去了,鄭夫人得寵除了她有著不錯的美貌之外,就是因為她對劉徹有用,畢竟,她能讓劉徹覺得自己變得健康起來,等到該學的被劉徹手下的人學走了,鄭夫人美貌也不再了,那麼,自然便是漫長的冷落。鄭夫人這麼多年完全是靠著對兩個兒子的期許活著,如今期望泡了湯,頓時整個人就撐不住了。

劉徹身邊的寵妃,去世的好些個了,所以,劉徹並沒有對此有什麼觸動,因為劉栩和劉顯在封國實在是搞得很不像話,劉徹甚至不允許兩個兒子回來奔喪,讓他們就在自己的王宮裡頭祭拜就行。他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劉康,為了防止別人認為自己的兒子都不成器,其實是自己的問題,一向對一幫兒子都是放養態度的劉徹如今在劉康身上非常上心,除了劉康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小節。要是劉康再不成,劉徹大概就真的要懷疑自己的血脈是不是有問題了。

劉徹也明白,自己這些年來各種折騰,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輕徭薄賦,盡快恢復民力,因此,劉徹破天荒地叫霍光將黃老的一部分典籍拿了出來,讓劉康好好學習,當然,為了防止出現劉據或者說是劉栩、劉顯那樣讀書讀傻了,根本不知道外麵怎麼回事的情況,劉徹還讓人帶著劉康到鄉間去體驗民間疾苦。

很多時候,書裡的知識其實都是非常單薄的,真正能讓人生出觸動之心的,反而是冷冰冰的現實。孝文皇帝之所以在位的時候很能夠體諒小民的疾苦,實際上就源於他在代國作為諸侯王的經歷。孝文皇帝當年在高皇帝那裡並不起眼,代國在當時的封國之中,幾乎是最差的一個,臨近北地邊陲,氣候苦寒,土地貧瘠,加上因為多年戰亂,人口也比較凋零,孝文皇帝又不是一個能壓榨百姓供奉自己的性子,因此,他那會兒說是諸侯王,實際上過得是真苦逼。孝景皇帝也是一樣,他的童年同樣是在苦寒的代地長大的,孝文皇帝光是在代地就夭折了好幾個孩子,這跟那裡的氣候還有條件不無關係。所以,等到孝景皇帝登基之後,就在孝文皇帝的仁政上更上一層,將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自然很快就得了民心。

劉徹從小就沒吃過苦頭,所以,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大興土木,濫用民力。但是人都是雙標的,在劉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他自己沒打算改,卻打算讓兒子來承擔自己的錯誤。既然如此,就不能養出一個不識民間疾苦的天子,而是應該讓劉康更了解民間的情況。

一開始劉康出門,劉徹除了讓侍衛隨行之外,還讓風瑜幫著照顧,要不然,劉徹還真擔心其他幾個兒子狗急跳牆,行刺殺之事。很多時候,簡單粗暴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就算是劉康帶的人很多,但是也架不住謀算他的人也很多,要不是不希望劉康變成第二個劉據,劉徹還真是不放心讓他這麼出去。

不過跟著風瑜出去就比較簡單了,風瑜本來就是喜歡出門的人,她的麵子也很大,讓劉康扮成風瑜身邊的童子,就沒什麼問題了。畢竟,風瑜明麵上是要修行的,還時不時玩出點新花樣來,作為預備役的女仙,身邊有幾個童子童女又怎麼了?所以,大家都不會對風瑜身邊的童子有多少好奇,這對於劉康來說,就是最好的保護色。雖說漢家太子出遊是正常操作,但是,前頭兩個皇帝出遊的時候,年紀都已經不小了,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權威,所以,即便是劉徹做太子的時候,一度跑出了三輔之地,依舊不曾出過什麼差錯。但是,劉康這個太子就不一樣了,才幾歲的孩子,就算是劉徹先幫著將架子搭了起來,但是,他又不像是劉據,有著強力的母族,以至於大家開口都叫衛太子,劉康明麵上的身世就是宮女所出,養在長門宮,而陳阿嬌呢,卻並沒有幫著劉康站台的意思,即便陳阿嬌有這個意思,其實也不靠譜,畢竟,陳阿嬌的近親如今幾乎也沒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康這個太子其實就跟空架子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這個,因為,他沒有跟多少人建立起密切的利益關係,反倒是很多人因為他的存在,損失了自己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有幾個人願意為他效死,隻怕多半人隻想要乾掉他,好向其他諸侯王賣好,天子總不能放著兒子不傳位,選擇宗室裡頭的侄子吧!

即便有人猜到劉康就跟在風瑜身邊,風瑜身邊帶了好幾個童子童女呢,他們也找不準目標是誰。因此,即便是有人起了狗急跳牆的心思,最終也沒能得逞。

風瑜既然知道劉徹的心思,因此,帶著劉康去的地方就很有針對性。比如說,家裡男丁多半死於戰事,隻有孤兒寡母勉力支撐的,還有為了避免越來越繁重的賦稅,乾脆拋棄了土地,躲藏在山林裡頭的,自然,還有投靠了那些地主豪族做佃戶家丁的。劉康一開始的時候,許多事情還不明白,但是看得多了之後,他難免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風瑜想到曾經聽過的一句話,對劉康說道:「我曾經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時代的一粒塵,落到個人身上,那就是一座山!對於朝廷來說,隨便調整一下政策,似乎隻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對於下麵的百姓來說,卻很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既然你已經坐到了這個位置上,那麼,你就得記住,你的每一個決定,影響到的就是天下百姓!」

劉康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謹遵阿姐教誨!」

風瑜搖了搖頭,說道:「這不是什麼教誨,隻是我的一句提醒而已!以後你會是大漢天子,但你不僅僅是貴族地主的天子,還是百姓的天子!百姓日子已經很苦了,你要是還站在他們的對立麵,那麼,他們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了!」

劉徹在聽說了風瑜對劉康的教導之後,他的教導就更加赤果果了:「你阿姐說得沒錯,但是有句話她沒有多說,你如今可能也想不到,你得先記得,我劉家的天下是從何而來?若非暴秦無道,以至於民不聊生,高祖一輩子也隻能就是個亭長罷了!」

劉康聽得悚然一驚,這句話劉徹從來沒有對劉據說過,或者說,劉據一直以來,看到的天下就是那麼大,他實在是太乖了,乖得簡直不像是老劉家的兒子,除了被江充抓到過走禦道之外,幾乎就沒做過什麼真正出格的事情!他看到的,一直就是別人給他看的世界,那些人跟他說,隻要靠著仁義道德,就能天下大同,他就信了!卻沒想到,仁義道德這東西,又不是強製性的,這些人連律法都不放在心上,還能指望他們遵守仁義道德,或者說,他們的仁義道德,隻針對跟他們平級的人,對於下麵的百姓,大概就是「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

風瑜並不多摻和劉徹對劉康的教導,劉徹也不是什麼都掰開了跟劉康說,很多時候也要劉康自己去領悟,皇帝這個職業,其實也是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別說現在還沒有什麼帝王心術這門學問,你學一肚子的理論,但是真要是生搬硬套,一點都不考慮實際情況,回頭多半是要受到反噬的。

劉徹自覺自己活不了幾年了,所以,他根本不指望他駕崩之後,劉康立刻就能掌控住局麵,起碼在前麵好幾年的時間,劉康要受製於朝堂,雖說他給劉康安排的人看起來還算是靠譜,但是人心總是易變,誰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劉徹需要讓劉康學會忍耐,起碼在羽翼豐滿之前,學會忍耐。他還年輕,而劉徹留給他的人,比劉康可是大了許多,所以,劉康有足夠的時間蟄伏下去。這也是很多劉家的皇帝必須麵臨的一個過程,如當年的惠帝,他要是足夠堅忍,總能忍到呂後薨逝,可惜的是,他沒能忍得下去,就被逼得近乎崩潰了。而孝文皇帝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也是先忍到自己羽翼豐滿,將幾個自以為是從龍功臣的大臣直接攆到了封地,這才得以真正施展開拳腳。劉徹原本也以為自己做了皇帝就能像是孝景皇帝一樣很快就能掌握住局勢,結果卻不得不忍耐到太皇太後薨逝。

劉康也不是什麼急躁的性子,別看陳阿嬌嘴上說得冷淡,實際上,她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她如同當年竇太後對她一樣,將竇太後告訴她的許多事情,講給劉康聽,讓他自己去思考。

加上霍光、桑弘羊等人的教導,劉康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成長了起來。而在這個過程中,劉徹也愈發衰老起來。

「朕要死啦!」這一日,劉徹又來到了長門宮,陳阿嬌習慣性地懟了幾句,劉徹也沒有回嘴,他喝了一口葡萄酒,然後慢悠悠地開了口。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很糟糕,太醫早就說了,要好好修養,戒酒戒色,但是,劉徹對這個已經不在乎了,劉康還小,他也沒法靜養,總不能真的將權柄托付給下麵的臣子,所以,如今他就是靠著各種補藥撐著,可惜的是,這些補藥能夠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小了。補藥這種東西,到了最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透支人本身的元氣,劉徹對於自己的死亡已經有了足夠的預期,所以,說起這句話的時候,他可以說是平靜無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