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給小豬當公主46(1 / 2)

加入書籤

有鑒於上官桀持續的作死行為,陳阿嬌與風瑜商議了一番,覺得應該讓劉康提前親政,免得回頭霍光將上官桀和桑弘羊都收拾了,回頭就直接徹底架空劉康。

想要讓劉康親政,自然需要輔政大臣的同意,如今三個輔政大臣,那麼有兩個人同意,霍光不同意也不行了。劉康雖說如今也就是十三四歲,但是做皇帝的人,心理年齡肯定不能跟生理年齡掛鈎,他都做了好幾年皇帝了,但是這幾年下來,說是皇帝,實際上就是個坐在高台上的泥塑木偶,朝政都得聽輔政大臣的,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按照霍光他們的意思用印。但是,看了這麼多年題本折子,在朝堂上也能聽到各種意見,加上之前劉徹對他的教導,他對於許多事情也是躍躍欲試,偏偏他根本沒法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也讓他覺得很憋屈。

劉康想要親政,但是又怕輔政大臣不同意,他們內鬥歸內鬥,畢竟如今的地位卻不是假的,真要是天子親政了,沒了輔政大臣這個名頭,那麼他們的身份地位也就沒那重特殊性了!輔政大臣可以直接處理朝政,而沒了這個名頭,就算是丞相,也隻能是貫徹天子的意誌。劉盈兒子都有了,曹參都沒有放權的意思,如今劉康就是個乳臭未乾的童子,霍光反正是不可能輕而易舉放手的。

霍光這邊不同意,不代表上官桀這邊打不開口子。說白了,上官桀如今這個情況,隻怕他寧願讓天子親政,也不願意讓霍光一直得意下去。因為霍光故意打壓他,他說什麼,霍光都不同意,霍光有這樣的資歷和意誌,但是新執掌權柄的天子卻未必會有。畢竟,劉康還是他孫女婿呢,他這麼個太國丈,想要點好處,難道孫女婿好意思不給?

所以,如今就得讓上官桀知道,劉康親政比讓霍光輔政對自己有更多的好處,如此,上官桀自然也就答應下來了。至於桑弘羊,其實也是一樣的。桑弘羊如今年紀不小了,他需要的是身前身後名,實際上對於獨掌大權反而沒有那麼多的渴望,在這樣的情況下,隻要劉康肯確保這一點,將桑弘羊抬得高高的,那麼,桑弘羊並不介意讓劉康親政。

風瑜在跟劉康商議妥當了之後,劉康就行動了起來。

很多時候也別怪皇帝喜歡用宦官,比起外臣,宦官的一切都寄托在伺候的主子身上,皇家一句話,即便這個宦官有著滔天的權勢,最後也隻能束手就擒!像是劉康,如今宗室靠不住,外戚又是權臣,所以,他能依靠的自然就是宦官。因此,劉康直接讓自己身邊的心腹宦官去給上官桀還有桑弘羊傳話,表示自己想要親政,希望他們能夠支持,相應的,自己也會給他們足夠的回報。

皇帝跟大臣互相交換利益其實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劉康既然給出了自己的條件,上官桀和桑弘羊湊到一塊商議了一番之後,發現這事還真是挺有搞頭,因此,等到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上,上官桀就先行出列,表示陛下年紀也不小了,應該加冠了!

霍光還沒來得及多想,桑弘羊也出列表示陛下的確應該加冠了,正好也可以與皇後圓房,之後就是真正的成年人了!言外之意就是,陛下可以親政了!

霍光根本沒想過,作為輔政大臣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居然主動要交權,頓時就將霍光架到了火堆上,這會兒他要是反對,豈不是眷戀權柄,意圖欺淩幼主?霍光這個人並非聖人,他也是有弱點的,那就是好名,他什麼事情都喜歡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總之,他不會犯下什麼法律乃至道德上的錯誤,所以,其他人也就別想拿這些來攻擊他!結果如今上官桀和桑弘羊先出麵表示要讓天子親政,他落後一步,已經是落了下乘,要是再猶豫不決,那就真的是要被人詬病指責了。這般一想,霍光自然也是出列表示,天子的確已經到了親政的年齡了,等到舉辦了加冠典禮,他們這些輔政大臣就該還政天子。

漢家素來有三請三讓的傳統,劉康這邊推讓了幾次之後,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霍光回到自己的府中之後,很是惱怒,他的繼妻霍顯見狀,便過來詢問:「夫君何故煩惱?」

霍光對霍顯這個比自己小的繼妻一向很有耐心,霍光的原配發妻早逝,倒是給霍光生了一子三女,像是嫁給上官安的女兒就是原配所出。霍顯說是姓霍,實際上是隨母姓,她論起血緣,算得上是霍光的遠房表妹,霍光原配去世的時候,他已經在朝中有了根基,不知道多少列侯願意嫁女,但是霍光何等謹慎之人,因此最終就選擇了霍顯。霍顯雖說淺薄了一些,但是生得美貌多情,對霍光也是千依百順,嫁過來之後隻給霍光生了一個女兒,也就是後來嫁給宣帝為繼皇後的霍成君。霍成君如今年紀還小,霍顯對這個女兒極為寵溺,但是女孩子嘛,不就是拿來寵的嘛,便是霍光,也對這個最小的女兒很是寵愛。

這會兒聽到霍顯這般言語,霍光猶豫了一下,還是嘆道:「上官桀那個蠢貨,竟是在朝堂上出言,讓天子加冠親政!等到天子加冠親政之後,我這個輔政大臣可就未必能做得下去了!」

霍顯頓時不滿起來:「當日先帝賜夫君《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讓夫君輔政,這些年來,夫君你盡心竭力,從未有半點私心,天子難道想要過河拆橋不成?」

霍光搖了搖頭,說道:「這倒是未必,隻是,天子日壯,不甘心一直做個小皇帝!我得了先帝重托,這些年來,大漢才剛剛有了一些起色,若是回頭上官桀他們胡作非為,隻怕大好局麵毀於一旦!」以前劉徹在的時候,上官桀別的也就罷了,很能討劉徹歡心,那時候,霍光覺得這個小老弟還是很靠譜的,但是等到兩個人立場不一致之後,霍光看上官桀就處處不順眼了,而且,上官桀這人也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本身沒多大本事,卻想要一步登天,他瞧著霍光家族裡的那些族人一個個都得以加官進爵,自然眼紅得不行,想要讓上官家也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惜的是,霍光哪能答應呢?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已經在朝堂上占據了不少的權柄,再讓上官家的小輩還有親戚登臨朝堂,到時候跟著結黨營私,還不定要搞出多少事情出來呢,因此,就算是不為了自個的利益,霍光也不能叫上官家的人得意。

但是,如今上官桀支持天子親政,天子哪怕是為了千金市馬骨,也得擺出一副知恩圖報的模樣來,對上官家投桃報李,要不然以後朝堂上誰敢為天子辦事呢?別把那些大臣想得有多高尚,大家嘴上喊著致君堯舜上,實際上,真正有這樣理想的不過是少數,大家多半是為了光宗耀祖,升官發財。給你辦事撈不著好處,還要背鍋,那誰給你辦事呢?

想到上官桀之後說不定地位還要在自己之上,霍光就各種不舒服。

好在劉康也明白上官桀不是什麼好路數,因此,即便是投桃報李,給的也多半是名頭高過實權的職位,上官桀之前被霍光打壓得厲害,因此,覺得如今的情況已經非常滿足,而對於桑弘羊,劉康也是各種加封,賦予了種種特權。當然,對於霍光,劉康也沒撇下。畢竟,幾個輔政大臣裡頭,霍光是正兒八經繼承了劉徹遺詔的路線的,真要是霍光撂挑子不乾了,就上官桀和桑弘羊兩個,還不定要將大漢帶偏到什麼地方去呢!

因此,劉康直接賜予了霍光贊拜不名的特權,這在大漢這會兒,可以說已經挺不錯了,霍光如今還不算老,以後什麼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可以慢慢來,總之,對於霍光,實權是不能再有了,但是虛名嘛,劉康是一點也不會吝嗇的!實際上,這年頭,大多數人要的就是這個虛名,論起別的,霍光也已經有了,他需要的無非就是這個虛名。

總而言之,劉康親政之後這一手,大家都挺滿足的,而且劉康也沒一開始就什麼都要一把抓,重要的國事還是這幾位一起商量,多了個跟劉康匯報,讓劉康拍板的步驟而已。霍光很欣慰地發現,劉康並沒有推翻既有國策重來的意思,甚至,在對匈奴的政策上,劉康覺得,重啟和親也並無不可!當然,這個和親不再是封個公主嫁給匈奴的單於,而是讓匈奴那邊,送個單於之女過來。這麼聽起來也就好聽多了,再說了,大漢對匈奴還是占據著相當優勢的,所以乾什麼沒事要送公主呢?

對於這個折中的和親方法,大家也還算是能接受,實際上這麼多年下來,不光是大漢受不了,匈奴那邊其實也要受不了了!他們這些年也在努力學習漢家製度,但是,在沒有足夠充裕物質條件和生產力的情況下,想要改變匈奴人的傳統,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匈奴那邊也有保守派,甚至保守派的實力還非常強大,所以,匈奴內部也希望能喘口氣,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好將內部的不同意見理順了。

在這種事情上,風瑜也拿不出什麼太好的建議,劉徹將大漢的家底都打得差不多了,輪台那邊雖說還有軍墾,但實際上也就是隻能自給自足罷了,並不能供應大軍出征的軍糧。在這種生產力非常低下的時代,勞師遠征對於後勤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你出動十萬大軍,那麼需要的後勤起碼要供應三四十萬人。所以,在風瑜看來,對付匈奴,在不想要打仗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外交的手段,如同隋朝那會兒的長孫晟、裴矩一樣,盡可能分裂草原,另外就是通過經濟手段了。草原上的確不適合進行大規模農耕,若是開墾過度,帶來的就是土地荒漠化,到時候就要逼著草原上的民族不斷南遷,而臨近草原的地方,也會受到沙塵暴等的侵擾。所以,通過經濟手段,讓草原民族最好不要再逐水草而居,老老實實給中原牧馬放羊,提供耕牛肉牛以換取各種生活物資乃至奢侈品,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