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在紅樓當公主17(1 / 2)

加入書籤

周嬤嬤不是個多事的人,或者說,她是個被動的性子,壓根就不是那種願意主動攬事的人。她都這把年紀了,外麵也沒個家人可以投奔,既然這輩子都得在宮裡終老,那麼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前的時候她能出頭,靠的就是老實肯乾還有一片忠心,但是如今壓根沒這個必要,隻要她不犯什麼錯誤,就算是懈怠一些,也沒人會因此找她麻煩,既然如此,那就開擺唄。

她來了淩波殿沒多久,大家就知道她的性子了,蘇姑姑很是鬆了口氣,她之前算是風瑜身邊頭一等的,但是伺候先皇後的,跟伺候先太後乃至聖人的,那可不是一個檔次,所以,周嬤嬤來了之後,她就往後退了一步,一口一個「老姐姐」,在發現周嬤嬤並沒有拿大的意思之後,她才算是鬆了口氣。

蘇姑姑之前在太子身邊伺候,太子身邊多的是乾元帝安排的人,那時候蘇姑姑就知道這些人的難纏之處。宮裡頭就是這樣,你別看對方品級不一定高,但是,你得先想想看,對方背後的主子是誰。有的時候,你覺得某個掃地的小太監無關緊要,直接欺負了一把,結果這位說不定是為某位高位嬪妃乾事的,若是你自己的後台不夠硬,說不定回頭就會被人找茬,一個弄不好,就得去慎刑司走一遭。

風瑜其實比較厭煩如今這個環境,大齊宮廷的規矩算是比較森嚴的,風瑜不得不想辦法在夾縫裡頭找點空子鑽一鑽,好在周嬤嬤的意思很簡單,作為公主,在外頭規矩能過得去就行了,她這樣的身份,隻有挑剔別人的,哪有別人挑剔她的道理,所以,周嬤嬤的任務就是,確保風瑜不會在外人麵前太早暴露自己。

周嬤嬤很快就發現,這個任務實在是太簡單了,大概是因為長寧公主出生之後就失去了生母的庇護,也沒有養母照顧,那會兒乾元帝對她漠不關心的緣故,她其實很擅長忍耐和偽裝,或者說,很擅長審時度勢,她很明白乾元帝對自己的忍耐度,所以,一直都是在這個範圍之內行動,就算是做了什麼出格的行為,乾元帝也隻會覺得是小女孩頑皮。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嬤嬤覺得自己真要是如同一般的教養嬤嬤一樣教導長寧公主,回頭乾元帝反而會生氣,所以,如今這樣就可以了。

這會兒,周嬤嬤就表示,風瑜想要逛一逛行宮,沒問題,多帶一些人清場,不要叫人看見,知道自己是誰也就行了,不要再出現上次那種與勛貴子弟不期而遇的情況。雖說她如今年齡還小,但是在非公開場合,在沒有血親的情況下,跟外姓男子見麵終究有些不好。風瑜自然是心領神會,許多事情就是這樣,程序比結果更重要。

風瑜的悠閒日子過得讓徒景辰都有些嫉妒起來了,因為他最近一下子變得繁忙了起來,不僅要上課,還得去乾元帝那裡幫著看折子。

乾元帝搞出來的吏治整頓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起碼關中地區,如今已經有不少官員被抓住了把柄,朝堂上也有許多官員不是那麼清白,這會兒已經有一些老臣為了防止晚節不保,忍痛上書請求致仕,這年頭有個潛規則,除非是有什麼特殊的情況,否則的話致仕的官員一般就不會追究任上發生的事情。何況,這些老臣都是三朝甚至是四朝老臣了,乾元帝怎麼著也不能窮追猛打。原本他搞這一出就是想要清理一下朝堂,如今既然如願了,自然不能擺出一副刻薄寡恩的樣子,當然,至於那些心懷僥幸,還戀棧不去的,乾元帝也不打算輕輕放過。都這把年紀了,老老實實致仕回家含飴弄孫不行嗎,非得在朝堂上礙眼,那也別怪人撕破臉了。

好在不識趣的人很少,尤其是乾元帝順理成章地批準了一幫老臣的請求致仕的折子之後,大家也就明白乾元帝什麼意思了。因此,南山避暑期間,乾元帝順利完成了朝堂的大換血。他登基也好些年了,手裡頭也有了足夠的人手,所以,朝堂並沒有因為那些老臣的離去有什麼運轉不靈的情況,反而變得更加具有活力起來。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乾元帝因為是撿了個漏才做了太子,都沒一年,身邊還沒正兒八經屬於自己的班底呢,就被趕鴨子上架做了皇帝,一開始幾乎是後宮治國,文臣那邊有元後娘家的影響力撐著,武將那裡,看看他宮裡多少出身勛貴的嬪妃吧,一直忍到現在才找到機會將朝堂清理一遍,許多人都忍不住要佩服乾元帝的耐心了。

事實上,乾元帝如今就在這樣教育徒景辰:「不管在什麼時候,你都要有足夠的耐心,欲速則不達,要是朕一開始登基,就想要讓朝堂都是朕的人,隨著朕的意誌前進,那麼,朕收獲的一定會是一個混亂的朝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