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我在紅樓當公主20(1 / 2)

加入書籤

不等風瑜等到這個時機,她發現,太子的婚事定下來之後,身邊的人也開始旁敲側擊起來。

女子及笄之後,差不多也就可以將婚事準備起來了,但是正常在這之前,就可以相看起來了。說白了門當戶對且年齡相當的異性並不是什麼太豐富的資源,別以為公主不愁嫁,就覺得合適的人就好找了。隨便找一個自然很好嫁,像是乾元帝,如今有七八個公主,這還隻是個開始,像是如今,宮裡頭又有妃嬪陸續傳出了有孕的消息,這些妃嬪出身不高,位份也一般,乾元帝也沒有對誰有超出一般的寵愛,到了他這個地位,這個年齡,好看的小姑娘已經沒什麼新鮮感了,無非就是解決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他也不刻意讓人避孕,運氣好懷上了,那就生下來唄,皇家也不差這幾口飯錢。

對於其他公主的婚事,乾元帝其實並不是很上心,像是大公主,就是嫻妃做的主,嫻妃就大公主一個女兒,這麼多年來,她也早就絕了再次生育的心,因此,也就是一門心思為了女兒著想。嫻妃沒有兒子,所以,即便是她娘家想要讓她支持徒景平,用大公主去拉攏某個勛貴,好讓對方站在徒景平那邊,嫻妃果斷拒絕了。開玩笑,徒景平登基,難道她還能做太後不成。人家自個有親媽在呢,她一個庶母胡亂摻和什麼!自家女兒作為乾元帝長女,雖說不如長寧公主得寵,但是,也不是什麼小透明。

嫻妃畢竟是潛邸的老人了,也就是當年因為風瑜的特殊待遇鬧了一場,平常還是很低調的,乾元帝雖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有些薄情,但是那些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他並不會有多少吝嗇,因此,在嫻妃想要為大公主的婚事求個恩典的時候,乾元帝自然是答應了下來。如今又不是tai\\zu\\tai\\zong的時候,那會兒天下還未一統,除了受寵的公主可以下嫁到功臣之家之外,一些不受寵的公主直接送出去聯姻諸侯的也是常事。現在公主的婚事其實自由得多,選好了之後隻要自己以後不後悔就行。

嫻妃根本不打算將女兒嫁到勛貴人家,作為公主,如果是嫁入勛貴人家,起碼也得是侯府,而這些侯府有幾個能保證將來不卷入奪嫡之爭中的,到時候站錯了隊,即便是公主也很難置之事外,所以,嫻妃思來想去,覺得那等武勛人家還是算了,但是若是選什麼進士,那也不是什麼好選擇。別看戲本子上動不動就是考狀元,娶公主,唐代科舉有句話叫做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如今科舉比起那時候,規則可要完善得多,就算是天才,真要是走到會試這一步,一般也二十多歲了,歷史上年紀最輕的進士出現在乾隆朝,朱珪17歲就考中了進士。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珪那時候也定親了。若是想要找個年輕的進士做駙馬,如果沒打聽好情況的話,說不定就要攤上個陳世美,回頭再來個認親的秦香蓮,那皇家的臉麵可就丟盡了。

嫻妃是個很聰明的女子,既然不選武勛和新科進士,那麼,文人之中也是有世家的,這年頭的世家肯定是比不上南北朝隋唐那會兒的,宋朝的時候,這些世家就因為科舉的成熟衰落了下來,各類學閥將這些世家門閥給取代了。但是,有個好祖宗,終究還是很有用的,比如說某個膝蓋比較軟,家裡常備各種勸進表的衍聖公家族,歷朝歷代,對他們家都有加封,到了現代社會,都能撈到一個依舊可以世襲的編製,這讓其他那些先賢情何以堪啊!

當然,對孔家,嫻妃還是敬謝不敏的,這種人家,多少次改朝換代,他們都能通過投機安享富貴,對他們來說,一個公主真沒什麼分量,說不定還要被說成是皇家討好他們,嫻妃除非是瘋了,才會給女兒找這麼一個婆家。所以,嫻妃找上的是成安侯府。成安侯與張家一樣,也是從龍比較早的文臣。

成安侯府前朝末年的時候見權臣宦官操縱皇位,各路軍閥爭權奪利,對此失望或者說是無可奈何,乾脆就辭官回鄉,後來taizu有了一定的基業,到處尋訪人才,第一代成安侯徐曄那會兒其實是被家族硬推出來的,沒辦法,這亂世裡頭,在別人的地盤上,你要是一門心思做隱士,回頭人家隨便出幾個點子,就能弄得你求告無門。徐曄也是個有本事的,他不擅長軍略,但是,那會兒他主持軍屯民屯,安置流民,做事乾練,很快就得了上頭的看重,後來就慢慢成為了當時的重臣,等到taizu稱帝,徐曄先是被封為伯,後來以伯爵的身份擔任戶部尚書,等到天下一統之後,已經年邁的徐曄進封成安侯,徐曄沒多久就去世了,taizong皇帝恩典,下一代不降爵襲封。

徐家人說是勛貴,但是跟武勛根本不是一路人,他們家依舊還是文臣那一撥,偏偏他們家運氣比較好,taizong皇帝一次行獵,不知道怎麼回事,原本精於騎射的taizong皇帝居然驚了馬,正好當時成安侯世子也在,他硬是用身體做了墊背,將皇帝給救了下來,自個卻是留了病根,之後就變得體弱多病起來。做皇帝的人,不能忘恩負義啊,因此,成安侯家雖說這個爵位沒能世襲罔替,卻也能襲三代不降。

成安侯一脈也是有意思,他們家一直堅持科舉,不過,世子最多考到舉人,然後其他幾個兒子都各憑本事,雖說沒有如同張家一樣,代代都中進士,但是,如今幾代下來,也有了一個進士,兩個同進士,舉人也有兩三個,有了侯府的支持,仕途還算是順利。

嫻妃看重的就是如今成安侯世子,年紀與大公主差不多大,最妙的是,她之前找人打聽了一下,成安侯這一脈素來成婚比較晚,因此,成安侯世子還沒定親。橫豎成安侯主支這一脈歷來比較低調,雖說也在朝堂上任職,但是選的都是清水衙門,所以,娶個公主根本不會影響他們的前途。嫻妃厚著臉皮跟皇帝說了自己的打算,倒是讓乾元帝都驚住了。主要是成安侯府素來在朝堂上沒有太多存在感,所以,乾元帝一時半會兒差點沒想起他們家來,如今一看,果然是做駙馬的好人選。不過,這會兒就算是皇帝要賜婚,哪怕是給臣下,也得先問過對方的意見才行,一般都得先問過賜婚雙方是否達成了一致,皇帝才會下賜婚的旨意。這會兒涉及到的是公主,乾元帝自然更得問明白了再說,別到時候弄得不好,讓女兒女婿變成了一雙怨偶。

好在成安侯府還是很識相的,他們家侯爵的爵位還能再傳一代,往下應該還能保證一個子爵,不過再下一代,就得老老實實繼續走科舉的路子了,有個公主的身份在上麵鎮著,起碼能給成安侯府更多緩沖的時間,因此,乾元帝透露了這個意思,也沒說是哪個公主,成安侯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畢竟,如今適婚的就是大公主和二公主,這兩個都沒有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隻要不犯糊塗,也不會牽扯到什麼奪嫡之爭,如此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大公主的婚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二公主那邊,陳嬪,她現在已經是陳妃了卻鬧了幺蛾子,陳妃膝下撫養著六皇子徒景裕,徒景裕生母雖說是失寵了,但是趙婕妤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徒景裕大一點進了皇子所讀書之後,趙婕妤就各種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又是送針線,又是送吃食,將徒景裕的心都給拉攏過來了。陳妃又不是傻子,沒得白給別人做嫁衣,因此,她對徒景裕愈發平淡,徒景裕也還年輕,不知道好歹,因此,心裡頭也愈發向著生母,所以,徒景裕這個養子在陳妃那裡真沒什麼存在感。按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妃應該好好對自己女兒才對,但是她覺得自己如今作為妃子,連個封號都沒有,完全是因為自己隻生了一個女兒的緣故,因此,對二公主也算不上多疼愛,她更顧念的是自個娘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