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我在紅樓當公主53(1 / 2)

加入書籤

柳芾拿出來的是從歷代的書籍中找出來的關於曬鹽技術的記載,實際上,曬鹽法並不是稀奇的東西,起碼唐朝的地理誌上就有著曬鹽的記載,隻是唐朝之後,連年戰亂之後,宋朝也沒能真正一統中原,那會兒因為土地兼並嚴重,宋朝不得不將大量的失去了土地的流民編入廂軍,另外就是為了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好養活更多的人口,因此,曬鹽這種需要人力物力相對比較少的技術自然不會被重視,尤其,那會兒同樣也是私鹽橫行,加上青鹽的大量流入,對於海鹽大家也不是很重視。等到後來就更別提了,總之,曬鹽的技術往往就是曇花一現,或者說變成了煎鹽法的前置,先通過鹽田得到初步的鹽鹵,然後再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甚至,因為宋末連年戰亂的問題,鹽田都荒廢掉了,後來就恢復到了比較原始的煎鹽法。橫豎耗費的是鹽戶的人力物力,鹽商們也沒這個動力去改進技術。

但是現在情況又不一樣了,製鹽肥的是那些鹽商還有跟那些在上一層利益鏈上的人,底層的鹽戶被如今的鹽政坑得不要不要的,比起繼續做鹽戶,隻怕他們寧可賣身給大戶做奴婢!因為鹽戶在那些人眼裡,那真的是奴婢都不如,完全就是消耗品。所以,解放出一批鹽戶並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鹽戶本來就集中在沿海一帶,沿海那邊,各種短工長工多得很,起碼幾十年內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

柳芾將他跟風瑜一起整理出來的關於曬鹽的記載跟幾個人說了一下,然後又指著後頭畫出來的簡易的圖紙說道:「曬鹽法說破了其實很簡單,開挖鹽田,漲潮的時候納入海水,用堤壩攔住,注入到鹽田之中暴曬,最後也就能夠得到粗鹽了,用水車,筒車之類的提水,其實很快的,這樣也能省掉大量的人工和柴火,也就是一開始的時候,建造鹽田會花費一些力氣,後來也需要維護,但是,相比較起來,這個成本起碼要降低七成甚至更多,市麵上,私鹽的價格再低,也不會比平價時候的官鹽低七成吧!」

張安遠看著圖紙,再看看摘錄出來的各個古籍上頭的記載,神情很是納悶,這樣成本低又簡單的辦法,怎麼就那麼容易失傳了呢!一邊賈赦卻是看到了其中的好處,真要是改了鹽法,如今那些鹽商隻怕都要換一遍,哪怕這個鹽法改了,但是,鹽利就算是低一點,也不會低到哪兒去。賈赦雖說是個紈絝,但是,他也是去過莊子上的,賈家的飲食,雖說相對來說肥膩一些,但是比起莊戶人家來說,可是清淡得多了,越是重體力勞動的人,越是吃得鹹,像是賈家這邊,莊子上起碼莊頭是不缺鹽吃的,但是下麵的佃戶就未必了。賈赦雖說在許多人眼裡不學無術,但是基本的供求關係他還是能想明白的,隻要鹽價降低,那麼,之前吃不起鹽,隻能是少買鹽的人,也就舍得多買一些了,所以,若是自個能在這裡頭插一腳,那肯定能賺錢啊!

賈赦原本是不操心錢財問題的,但是,前些日子張氏跟賈赦說了一件事,那就是,史氏管家的時候,刻意給賈政兩口子提供方便,賈政三bu時地要買什麼字畫,還要在外頭請客吃飯,都是從公中拿錢,張氏叫人留意了一下,光是賈政,一年下來,這些支出起碼是兩萬兩銀子,賈家一年到頭,靠著莊子鋪子,加起來才總共多少收益,賈政一個人就幾乎花了個七七八八,何況還有正常的支出呢!雖說公中還存了不少錢,但是也架不住這般花銷。賈赦很懷疑史氏跟賈政串通一氣,琢磨著賈政以後肯定繼承不了家產,所以如今就可勁從公中撈錢,偏偏史氏是長輩,家裡也沒分家,真要是為了這個事鬧開,還不定史氏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因此,賈赦也隻能是找著理由一樣從公中拿錢,賈政支多少,他起碼也要支這麼多,史氏雖說不滿,但是,卻也怕賈赦將事情鬧大,隻能捏著鼻子ren了。但是,賈赦也知道,如今弄下來這個爛攤子,將來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他也一直琢磨著,看看能不能增加一條財源,如今這會兒心裡頭已經開始盤算起來。

徒景辰沉吟了一番,然後將冊子拿了過來,然後說道:「此事孤不敢擅專,還得跟父皇說一聲才行!」

乾元帝如今其實心氣早就不如年輕時候了,他本身就是個太平皇帝,除了剛登基那幾年因為根基不穩,所以低調了幾年,實際上他一直過得很順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自然也沒多少雄心壯誌,除非是威脅到皇權,否則的話,對於那些可變可不變的東西,乾元帝是沒什麼改變的動力的。

因此,徒景辰專門寫了個折子,又將冊子拿給乾元帝看,乾元帝雖說覺得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卻也怕因為這個導致江南那邊生變,因此頗有些躊躇不定。

徒景辰心裡其實是有些失望的,作為一個兒子,一般情況下,那真的是將自家父親視作是高山一般,乾元帝又還有個皇帝的身份,所以,徒景辰以前是真的覺得乾元帝各種英明神武,但是這些年下來,徒景辰早就意識到,自家父皇其實就是個凡人,而且因為本身身份的問題,還有著比正常人更多的毛病。好色好享受什麼的也就算了,畢竟,都當皇帝了,如今也算是盛世,硬逼著皇帝艱苦樸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徒景辰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畢竟,他認識的人裡頭,大多數在這兩方麵都差不多。徒景辰在乎的是,乾元帝實際上更看重權術,而不會想著這件事對於朝廷有什麼好處,隻要影響到皇權,那麼,你再好的建議,對他來說,也不會采納。另外就是,這些年來,乾元帝不像是當年那樣殺伐決斷了,他已經開始追求身後名。所以,他變得心慈手軟起來!像是鹽政的事情,按照徒景辰的想法,擼掉甄應嘉,起碼也該給甄應嘉一個教訓,再砍掉一批官員,如此也就能嚇住那些鹽商,讓他們配合,結果呢,明知道這裡頭一大堆的貓膩,乾元帝卻也睜隻眼閉隻眼,這些年下來,鹽政上流失的鹽稅已經超過了兩千多萬兩,這還是往少裡算的,按理來說,這麼大的虧空,就算不殺得人頭滾滾,起碼也要抄個幾十家吧,結果除了以販賣私鹽的罪名,弄掉兩個明顯是替罪羔羊的小鹽商之外,這事居然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如今瞧著乾元帝對於這個有著明顯好處的曬鹽法不置可否的樣子,或者說,乾元帝隻想要拖下去,等著徒景辰將來自個去做,因此,徒景辰猶豫了一下,還是試探著問道:「父皇若是覺得此事不妥,不如先找個地方試一試?」

乾元帝搖了搖頭,說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江南鹽政牽扯到許多鹽商。他們雖說隻是商人,但是真要是鬧騰起來,江南說不得就要生亂,到時候想要平定,可就要費許多手腳!朝廷如今缺錢,哪裡能隨意大動乾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刀起:仙歲浮與塵 快穿:開局演技爆表,瘋批反派為我傾倒 苗疆少年又搶走和親的九郡主啦 九州夢回錄 地球過河卒 逆天小農女 九天紀行錄 後現代都市人生 美女饒命 仙,我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