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閣莊2(2 / 2)

加入書籤

比如兩家拳法中都記載有一套叫「倒行逆施」的功夫。如今招數還在,但心法已失。

也說不清是從那年開始,每年正月十五那天高閣莊,高、崔兩家都會舉行擂台賽。

傳了多年後成為四圍臨莊過春節的盛事。先是從正月初五開始舉辦為期十天的牛山廟會。外鄉人紛紛而至,各種買賣、雜耍、玩意兒豐富多彩,倒也熱鬧。

正月十五那天上午在演武場東西兩側分別搭起兩座戲台,唱起「對台戲」。

下午開始在戲台上先有外鄉人墊場的雜耍或摔跤等表演,然後才是兩家人正式擂台比賽。晚上則舉辦花燈會。

傳到今天,高、崔兩家的比武分為黃口(十歲以下)、舞勺(十三到十五歲)、舞象(十五到二十歲)、而立(高閣莊比武規定為二十五到三十歲)、自由(沒有年齡限製)五組。

多年來兩家為了免傷和氣多是以拳腳見高低。各出代表五得三者為勝。

高閣莊流傳一句話「三十年街東,三十年街西。」這「街」當然指的是和合街。崔家拳上手快,幾年後就會有小成;高家拳法練習起來似是更難理解,入門稍慢,需多年後才顯出優勢。

所以黃口、舞勺乃至弱冠多是崔家拳占優。高家人則在成年後的比賽,特別是三十歲後,高家人功夫似要更好一些。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高家人說。高家人默認另一種規則,前三場都贏了也就贏了,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的比賽就是玩玩而已。成年人的比賽才是正賽,贏了才能證明功夫好,所以輸贏要看最後兩場比賽。既然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終歸還是要遵守的。

於是每年比賽五場勝了前三場的崔家高興,勝了最後兩場的高家也高興。

近百年中也有例外。崔家一位前輩崔龍一就保持了從黃口到自由的五場比賽不敗戰績,得到「五魁首」這一殊榮。這人絕對是練武奇才,而立之年打了的兩場比賽,他僅憑一招拳法就戰勝了高家人,奪得而立和自由兩場大勝。隻是後來崔龍一走出高閣莊闖盪江湖就再沒回來,和家裡人失去聯係,生死不明。

高、崔兩家祖訓中都有一條,後輩子孫永不可走出高閣莊。也許這就是違背祖訓的後果。

高家也出現一人得了「五魁首」,就是現在的莊主-高邈。

崔萬山年輕時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成為崔家的驕傲,奪得高、崔之爭的五魁首。如果不是在弱冠之年那場比賽遇到高莊主的妹妹高若梅!如果不是自己突然心神不寧,絕不會敗給了高若梅。

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時間也不能倒流,人不能重新活一回。這是亙古不變的理兒。

這成為崔萬山一生的遺憾。這遺憾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那年和高若梅比武時他剛滿二十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彼岸花開燼如矩 覺醒讀心術,王爺怒撕和離書 我也想嘗嘗有權有勢的苦 王爺她拿了女帝劇本 永劫道尊 那座孤城有個記憶 離婚後,傅總追妻火葬場 我真不是道祖啊 醋精總裁花式寵 您的無限生存遊戲已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