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女醫館與書(1 / 2)

加入書籤

臘八過後,宮中便為了太後娘娘的六十大壽忙了起來。加上年關將近,真是各宮各院熱火朝天,林薑甚至覺得宮人們都跟開了倍速,每個人動作都快了不少。

太醫院也比平日要忙:年底下要歸攏之前的脈案,等著大年初一就徹底封前一年的脈案於庫內;同時還要在年前清算各個庫房藥材與醫具的存貨賬目,抽查有無出入疏漏。

最要緊的是,還要考核太醫們的工作量。

林薑驚訝的發現,太醫院也是有ki(績效指標)的,年底的時候,要核算太醫正使一年看診的數量,診治的有效率以及宮中貴人們的滿意度,年底會按照詳細標準考評,將太醫們這一年的工作,分為上中下三等。

要是這一年乾的很差,工作量少不說宮中貴人們還不怎麼滿意,常派宮人來投訴要求換太醫,那就慘了,起碼年終賞賜是別想了。要是連著三年下品,還得被降職成為副使。

而副使雖說不能自行給嬪位以上的主子看病,卻可以給貴人常在及各宮的女官大太監之類的看診,若是有出類拔萃的,也有機會被超擢為正式太醫。

所以到了年底,這太醫院內的氛圍也緊緊張張的。

「讓我也跟著去考評?」林薑看著秦院正搖頭:「不要吧院正大人,我一個才入太醫院半年不到的新人,如何能去考評各位前輩?」

再者說,論起工作量來,她才是太醫院最後一名好不好,連上班時長都不夠。

秦院正笑嗬嗬道:「原想著你是從五品,跟院副是一樣的官例,這樣的事兒不好不叫你。隻是你說的也有道理,你尚年輕資歷又淺,去坐著也不壓人還白得罪人。那今年就不叫你了。」

林薑應了一聲。

其實這太醫院,還是秦院正最對她脾氣,他老人家真是心裡有什麼就說什麼,除了對醫術癡迷外並沒有別的心腸。

既然不用加班給人核算業績,林薑就照樣中午出宮去。

回了蘭芝院,她由官服換過了家常衣裳,就往黛玉屋裡去:若沒什麼特殊事,兩人都是一起用飯的。

雪雁見林薑到了,就邊擺筷子邊說:「大姑娘不知道,這一上午咱們蘭芝院可接夠了來賀的客了。」

「先是二太太來了,想讓我們姑娘進宮給太後拜壽之時,給這府上的元春大小姐傳話。隻是我們姑娘說了,宮裡不敢私自走動,更不敢私下傳遞話語東西,二太太才好沒意思的走了。」

「不多會兒,大太太又來了,才賀了兩句姑娘就開始探問二太太剛才來乾嘛。」雪雁說到這也忍不住笑了。

林薑也笑:邢夫人盯王夫人還挺緊,可見賈赦夫妻雖然被分出去住在東邊大院子裡,不得住榮禧堂,但心和眼恨不得時時蹲在榮禧堂。

才擺好飯菜,林薑和黛玉剛要上桌,隻聽外麵又有人來。

林薑煩了:「這都是誰啊,全趕著飯點來呀?還讓不讓人吃口安生飯了?」

寶石忙接出去,回來的時候卻很歡喜:「姑娘姑娘,是平兒來了,說門房上收到了信,是咱們老爺寄回來的!」

林薑一怔:係統爸爸寄來的?

接過來一看,果然信封上的字是標準電腦體行書——除了係統爸爸本朝本代再沒人寫的出來了。

林薑打開一目十行看完,然後對黛玉歡喜道:「是父親從海外回來了!這封信是他剛登上廣州的港口,就寫了派人送進京城的。同時他自個兒也帶著許多貨物從廣州啟程赴京,算時間,應該也就比這封信晚到個三四天!」

黛玉也笑:「真是好事,再過幾日就能見到伯父了。」又不免遺憾:「可惜過了臘八,京中還沒有旨意召父親入京述職,今年隻怕是見不到父親了。」

夏嬤嬤在旁安慰道:「姑娘放心,老爺今年不入京也好,等明年老爺進京述職,算來姑娘也就在這府裡住滿一年多了,正可名正言順把姑娘帶回去,再沒人說閒話了。」

林如海之所以舍得黛玉來榮國府客居,正是賈母那句『喪母長女為五不娶之首』戳中了他的心。

這世上的人多是道聽途說的多,要是將來有好姻緣,卻因為此事攪了去,林如海便覺得愧對女兒。

不如送女兒上京,住上一兩年,得了『國公夫人外祖母』的教養,平了這點缺憾,同時還能讓黛玉替早逝的母親盡孝心,陪一陪外祖母,也算是全了孝道。

所以夏嬤嬤才有此言,覺得林如海明年才能到京城也不錯,要是今年就來了,姑娘才住了幾個月,別說賈母不放人,這時間也太短不夠所謂的『教養長大』。

還是明年上來,順勢就把姑娘帶走的好,夏嬤嬤看著這榮國府可不是好地方!

-

臘月十九,是太後六十大壽的正日子。

不過黛玉倒不用這正日子就進宮——太後娘娘的六十大壽宮裡安排的很盛大,第一天壽誕是皇親國戚們拜壽,以皇上為首,帶著太後的兒子孫子們一家子過生辰。

第二天則是輪到京中誥命們入宮磕頭。至於中宮擇選的閨秀們甭管親爹官位多大,本人卻是未出嫁都沒有品級的,隻好排到第三天再入宮了。

而賈母就是第二梯隊入宮的人。

於是臘月十八日的時候,賈母就將黛玉叫了來,安慰囑咐道:「玉兒別怕,後日我先入宮去,瞧瞧今年宮裡的規矩體統並各位娘娘的位份變化,回來再跟你細說。」

黛玉輕聲道:「多謝外祖母,隻是薑姐姐也會在太後的慈安宮候著,我見了熟悉的親人倒也就不緊張了。」

賈母點頭:「小林太醫真是個有出息的好孩子。隻是可憐見得,你們兩個都沒個親兄弟扶持,以後出了嫁可怎麼好。」賈母心中早有讓兩個玉兒聯姻的意思,本想著今年林如海上京就提出來,誰知皇上又未宣召,林如海便來不了。

賈母就打算轉變策略,先從孩子入手,給黛玉心裡種下點想法種子——林如海疼愛女兒賈母看的真切,要是女兒心中有意,林如海估計怎麼都能應允。

於是她把黛玉攬在懷裡親近道:「好孩子,你還小,不知道女子一輩子長著呢,做姑娘家靠父母的日子隻有短短幾年,要想一輩子舒心如意,最要緊的就是嫁得一戶好人家。」

黛玉忙道:「外祖母,我還小。」因為不想聽下去,就用帕子遮臉做羞澀狀:「外祖母快別說了,我根本不想這些,就想一輩子陪在父親身邊,孝順父親!」

賈母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最知禮的孩子,大家子姑娘出身,自然不會跟那些小門小戶的人一樣,隻想著鑽營終身,連提起這事兒來都這般自重躲避。」

黛玉:?感覺外祖母在內涵人啊。

果然賈母內涵過一句薛家之後,又轉回來跟黛玉說:「但這裡沒有外人,隻有咱們祖孫,我才跟你說些悄悄話。這話你父親是男人,不好向你說的,而你母親……」賈母老淚縱橫:「你母親要在,何用我替你愁這些。」

說起母親,黛玉心中一軟,就由著賈母說下去了。

外祖母的心思黛玉能猜到些,心裡雖不喜歡,但她老人家要說就由著她吧,橫豎自己聽著也不應就是了。

賈母開始『循循善誘』:「玉兒,你長在林家,家中親眷單薄稀少,不知道那些大家子藏著掖著的事兒多著呢,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公子哥有的是!要是一朝定親錯了,那一輩子也就完了。」

黛玉低頭轉手帕,不抬頭不接話。

不過女孩子說到這些事接話才奇怪,賈母隻覺得果然我外孫女好教養,不似薛家到處跟人顯擺金玉良緣,直奔寶二奶奶的位置而來,簡直稱得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賈母做了這麼多年國公夫人,能讓一個商家拿捏了?

哪怕本來還想考慮一二,叫薛家這麼釜底抽薪的自作主張,也給她搞逆反了:但凡我活著一天,你這金玉良緣還想進門?做夢!

賈母就繼續道:「唉,你入宮之事,我雖也覺得麵上有光,但心裡著實擔憂。隻看你元春姐姐就知道,宮裡可不是這麼好呆的。你的性情又不是那些善鑽謀權變的,便是有了那皇子妃的體麵,殊不知也是外頭光鮮裡頭苦哩。」

這話說的倒是跟林如海的想法不謀而合。

不過林如海是為了黛玉本身的幸福,賈母卻是多半為了寶玉

黛玉自然分的出來,誰是全心意為了自個兒。

賈母第一回跟黛玉提此事,自然不會點破,否則叫黛玉害羞生氣了反而不好,所以隻點到為止,以「女孩子,還是要尋個知根知底靠譜的人家才好」為結束語。

說完,不由感慨自己今天的教導很是完美,估計已經在黛玉心裡種下了一枚『親眷之家才好結親,以後才不會受委屈』的種子。

因為覺得自己目標達成,待到夏嬤嬤來回話,說是林薑請黛玉回蘭芝院的時候,賈母很是痛快地放人了。

「好玉兒,快回去跟你姐姐用飯吧。她在太醫院呆了幾個月,必是宮規嫻熟的。明後兩日還要在太後宮中隨侍,既如此,有什麼忌諱讓她多與你說說。」

說起林薑要在太後宮中值班兩天的事兒,是有緣故的。

且說誥命入宮磕頭這件事,看起來是極大的榮耀,其實於誥命們來說,也是極大的辛苦。

她們平時在家都是養尊處優的太太奶奶們,行走坐臥都有一群人跟著伺候,恨不得連穿衣服抬手都不用自己抬。

可進了宮卻沒人慣著她們。

覺得累不想走路想要坐轎子?那不能夠。

太上皇皇上倒是體貼老年人,宮規規定,凡年滿八十的誥命,便可以上轎。至於其餘人,就老老實實走著吧。

想要早些完事回家?那更不能夠。

比如過年時候,誥命們都是天不亮就得起床按品上妝著服製,絕早進宮門後就在外頭立著等。

太後皇後可是祭天之後才會姍姍來遲,每回誥命們都至少等一個時辰以上。

好容易等來了正主,還得頂著一身沉重誥命裝備,跪下三叩九拜。

這寒冬臘月的,每年進宮磕頭請安可都是受罪。今年比較慘,大家不得不受二茬罪:太後大辦壽宴,誥命們臘月二十得進宮排隊磕一回,不出十天過年又得磕一回!

這樣的辛苦,很多嬌弱的誥命們是受不住的。

於是太醫院每年都有人在太後的慈安宮和皇後的鳳霖宮值班,為的就是及時治療那些撐不住倒下去的誥命們。

每年還真都有那麼好幾個。

前幾天太醫院馬院副找到了林薑:「小林太醫不知願不願意操勞一二,在慈安宮候兩日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醒日是歸時 我在西幻當文豪 惡毒女配人設崩了 在柯學世界直播克學 毒婦不從良 我靠文豪係統成為警界之星 劍修行為圖鑒[綜武俠] 渣了遊戲NPC後我穿進去了 遺物整理師 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