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鎮國將軍(1 / 2)

加入書籤

林薑前世聽過一句話,說是六月的天兒是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這句話放到這大周京城來也適用。且大周的京城氣候變化尤甚,都不是六月的天才多變,而是一年四季都變化莫測。

尤其是春秋天,有時候炎熱的如夏日,有時候又冷的刮人骨頭,溫差極大。

春日與秋日草木衰微還不同,這是個草長鶯飛,各色花卉盛開的季節——自打京城進了三月份,太醫院接到的過敏病例就激增了起來。

今兒是這個娘娘臉上長了紅疹子,明兒是那個公主眼睛又癢又紅像隻小白兔,再不然就是哪位太妃咳嗽的上不來氣了。

連太後娘娘都有些發作了氣喘。

自太上皇去世後,皇上實放寬了對林薑的限製,並不像從前一樣,非得他聖旨先下,林薑才能去給某位妃嬪診治。現在,林薑可以通過太醫院人員的匯報,確定是太醫們不方便看診的女子病症,她就直接去了。

回頭再想皇上報告即可。

也可見皇上對她的信任日深,從主動約束她,到放開手讓她進行自我約束。

這日,林薑正在大堂側邊翻看太後往年春日的脈案,忽有禮部的小吏滿頭大汗的跑進來請太醫。

那小吏急的說話還咬了舌頭,隻好邊『嘶嘶』抽氣邊向太醫院大堂內的太醫說明情況:原來是禮部左侍郎艾大人忽然舌頭腫了,很快就似乎喘不上氣兒來了,憋得整個臉都紫了,想趕緊請太醫院們過去瞧瞧。

林薑一聽,這怕不是吃了什麼東西,或是吸了什麼花粉,導致的呼吸道過敏性腫脹吧。

那這可是個要緊症候。

今兒在大堂輪值的是馬院副,他是較為擅長內科和婦兒弱症的,並不擅長這些急症。此時一聽這話心裡就一『咯噔』,頭上立刻見了汗珠。

林薑就從裡間走出,對那急的滿頭是汗的小吏和馬院副道:「我這就去一趟禮部。」

馬院副連連拱手:那可是禮部左侍郎,禮部的二把手,聽這急症非自己所長,若是因自己醫術生疏把人家治死了,隻怕以後遭禍。原就想去請林薑的,見她自己肯出來,自然是滿心感激。

在林薑走後,馬院副邊擦汗邊對旁邊用熟了算自己人的副使感慨道:「從前咱們還擔憂過,恐姑娘家任院正行為靦腆,遇事以『女子不便』而推辭。如今這大半年看過來,林院正真是女中巾幗,遇到大事從來不說縮頭叫下頭人去頂賬的。」

旁邊兩位副使也跟著點頭:言語可以作偽說的偉光正,一時迷惑人心,但時間過去,唯有人的真實舉動,才會落在諸人眼裡心裡。

作為太醫院正,林院正確實是將太醫院的要事承了起來。

--

好在六部跟太醫院都在皇城中,離得不遠,林薑趕過去,也隻用了一刻鍾左右。

也好在艾大人雖然過敏,但不是那種超重型過敏,否則舌頭和氣管再腫脹些,幾分鍾內就會徹底憋死,別說等不到林薑過來,根本都等不到那小吏跑到太醫院。

林如海正帶著禮部右侍郎守在一旁,神情焦急嚴肅,門外還有伸脖子焦急等著的一眾禮部官員們。因禮部的鄰居就是工部,此時還有被吸引來的工部侍郎,在門外焦急拉人問道:「怎麼了,怎麼了?你們這出了人命了?」

林薑一到,眾人霎時都鬆了一口氣。

林如海也顧不上跟侄女多說,連忙帶著眾人閃開一塊地。

林薑取出銀針,從係統即刻買了一支腎上腺素,借著銀針這一紮,注入到艾大人體內。

果然一支腎上腺素下去,艾大人舌頭肉眼可見的縮小了,喘氣也順當了,臉也不紫了,隻是還是大口喘氣,彌補方才窒息的恐懼。

林薑倒怕他過呼吸了,又給他針了一下,讓他鎮定下來慢慢呼吸。

艾侍郎坐在原地驚魂未定的呼哧了一會兒,把自己的心魂也從鬼門關帶回來,這才反過神來,然後對著林薑一揖到底:「多謝林院正救命!」

能做到禮部二把手的侍郎一職,艾大人年歲不輕,也已經是兩鬢斑白,五十餘歲的人了。

林薑連忙伸手扶起:「艾大人無需這般客氣,這是我太醫院職責所在。」

旁邊眾人都是終於鬆氣安心,紛紛交口稱贊不愧是太醫院院正。

其實去歲太上皇駕崩後,皇上忽然力排眾議讓林薑做院正,朝野上下絕大多數官員還是有點小意見的:太醫院多重要啊!跟他們的人身安全也息息相關好不好,讓一個嬌滴滴小姑娘做了院正,關鍵時候她能不能撐起大事來啊。

如今這些不滿議論懷疑,漸漸都消失了——正如這回的禮部之事,自打林薑上任來的半年餘,所有與太醫院有關的公事從來沒有掉過鏈子。

而每一個親眼見過她為人診治的官員,也不免為其診治的果斷自信與療效而震驚。

朝中懷疑的小火苗,經過時間與事實,被林薑一點點撲滅。就像是這回過後,禮部上下官員對於林薑做太醫院正,就不會再有絲毫懷疑了。

太醫院的排班的規矩他們又不是不知道:是兩位院副每日輪流帶著幾位太醫在大堂值班,應答這一日的常規工作。

人家林院正名義上可以隻應對皇上、皇後、太後極個別人的特殊太醫。

這禮部官員出事,人家來是情分,不來也絕不是錯處。

可這位林院正這就來了,一個姑娘家,在這略有些寒意的春日,卻趕路趕得額間微微見汗珠。來了之後,毫不扭捏拿態,立刻上手施針治病,果斷利落。

最要緊的還不是做法漂亮,而是手到病除!

禮部上下真是刮目相看。

方才艾大人都憋成啥樣了他們都是親眼看著的,許多人心中都掠過一個陰影:艾大人怕是要光榮殉職,倒在工作崗位上了。

還有那迷信的悲觀官員已經開始盤算,艾大人這般淒慘憋死,肯定死不瞑目,以後禮部估計會多出一個怨鬼來,怎麼說服林尚書,找人來做做法事啊。

艾侍郎要是知道,有人不僅開始給他安排後事,更開始安排超度了,必然會暴跳如雷。

讓禮部上下不服不行的是:人家林院正就有妙手回春的本事,片刻就把艾大人從閻王爺手裡搶了回來!

林如海對右侍郎點點頭,右侍郎就驅散了圍觀群眾,讓各級官員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乾自己的活去。自己再親自去送趕過來探頭的工部侍郎,向他說明情況。

而林薑這裡還在問艾大人:「您今日是吃了什麼從前沒吃過的食物?還是碰了什麼以前沒見過的花草?若不找出這過敏源來,隻怕以後還是要發作的。」

艾大人一聽以後還要憋個半死,連忙開動還有些缺氧的腦袋,拚命回想。

最後才想起來:「哦哦,我方才喝了一杯楊梅露。」

林薑也在京城住了幾年了,知道楊梅在京城是稀罕東西,不易儲存路途顛簸又容易壞,而這個季節,楊梅在南方也是最新鮮的尖兒貨,市井上都見不到的,果然艾大人從前也沒吃過。

「我這楊梅露還是昨兒有南邊親戚上門,才帶來的今年最早產的兩小筐楊梅。因夫人怕放壞了,就叫廚下做了些果子露,我今兒還帶了幾瓶來分與同僚。」

林如海也收到了一瓶。

林薑取了艾大人喝剩下的果子露,用銀針沾了一點刺在他胳膊上,果然不多時那一片都泛起了紅疹子。

林薑表示,艾大人啊,您從此就告別楊梅吧。

艾大人劫後餘生地點頭,連連道以後什麼梅也不吃了。

然後又十分感激:「來日我命夫人小女上門,再給林院正道謝!」

楊梅窒息事件過去後,林如海倒沒讓林薑走,而是叫住她:「太醫院若不忙,你就留一留,我有話跟你說。」

林薑就轉頭對兩個跟著她來的太醫院副使道:「那你們先回去吧,方才你們也看到了艾大人的情形,這病沒什麼脈象可把,隻看症狀就足夠明顯,回去各寫一份病案給我,我再給你們改就是了。」

論起年紀來,她比這兩位副使還要小十歲,但她說出這話,兩位副使俱是如麵對師長一般,認真傾聽然後虛心接下這份作業。

領命後還十分振奮,覺得這是一個在院正大人跟前露臉的機會,可要把這份病案寫好寫漂亮!

林如海就在旁負手含笑看著。

是什麼時候起,這個他看著長大的,需要他費心隱瞞保護的小姑娘,竟然成長為了跟他一樣的能夠擔起一部的院首。

他又想起林長洲:或許三哥對女兒的放養,不是不負責任,反而是做父親的了解女兒的本心,任由她去發揮。

這樣想著,林薑隨他進屋後,林如海就感嘆道:「在家裡我還把你當成個孩子,今日見了你從閻王爺手裡搶人命的,又見你安排下屬,才恍然驚覺,你已然長大了。」

林薑臉上帶笑,還是那麼明亮而爛漫:「叔父,其實我是自己不想寫脈案,這種細致的文字工作弄得我頭疼。」太醫院的存檔型脈案從來都是囉囉嗦嗦,要把各種可能性都寫到:就是怕以後有人翻舊賬,落下文字上的把柄。

林如海:……剛覺得她長大了,這會子又是個孩子脾氣了。

林薑眨眨眼:「叔父留下我做什麼?您不正忙著嗎?」

馬上四月裡有兩件大事:皇上的生辰萬壽節,以及清明的祭祀活動,兩件事都是責無旁貸的禮部工作。

以至於林如海最近忙的都很難按點下班,多半就是在部裡吃三頓飯。林薑有時候還會給林如海送點心過來。

畢竟不比她這等女子管一部門,她每日按頓要點心吃,遠超禦膳房的供給份例,太醫院上下也都覺得正常,林院正是姑娘家嘛。

而京中六部中就不好那麼大方要點心了:大家都是老男人了。

但其實,還真是世人偏見,林薑覺得,很多男人更愛吃甜食,隻是不好意思開口。

林如海就有點這個意思,所以林薑就常自己叫了點心,讓小雀兒給林如海送了去。

「四月裡萬壽節一切都妥帖了。祭祀之事還需皇上再定奪。」畢竟今年需要祭拜的先祖,還多了一位太上皇。

大概是管多了鹽政,做多了經濟計劃的緣故,林如海做什麼事兒都喜歡提前。

四月份要忙的兩件大事,從年初就在他的計劃表裡了,這會子雖然才三月半,但兩件事的整體框架已經搭的完善了,連上奏的折子他都寫完了,隻等著皇上看過,再提出個體化要求。

林薑一聽表示佩服:林如海果然是個有規劃的人。

她倒也想做規劃,但無奈太醫院不比別的部門,這病人倒不倒,可是做不來企劃。

見林如海不再如前半月那麼忙了,林薑這才坐下:「那叔父尋我是為了?」

林如海頷首:「是為了太醫院的事兒。」他看著林薑微微而笑:「是時候了。」

林薑眼睛一亮:「叔父的意思,是到時候提出改革太醫院舊弊了?」

說來自打回京,林如海就替林薑一直觀察著太醫院。

他可是正經管財政的出身,關於太醫院多年俸祿未變,早已不適合現在國民經濟的情形,他目光銳利,一眼就看了出來。

也就是太醫院情況特殊,正經太醫都靠外快生活,上層鬧不起來罷了。

可占據太醫院絕大部分的副使和管勾學徒們,生活實在是慘兮兮的。隻是太醫院層級結構太分明,才一直壓製的住。可越是壓抑,以後一旦崩起來就是大崩。

藥房、藥庫、醫具庫都不比別的,管勾們用不用心保養,差距是很大的。

當時太上皇過了百日,宮中一切事務都回到了正軌,林薑就想向皇上上折子,要提出太醫院上下俸祿集體提升之事,但當時被林如海攔了下來。

「秦老剛剛致仕不足兩月,你就上書提出俸祿之事,不但他要難堪,隻怕也有人要說你急功近利。」

林薑當時苦笑道:「叔父不知道,在太上皇喪儀這段時間,太醫院上下真是快要榨乾了熬枯了。不是我要急功近利,更不是不顧老院正的麵子,而是再拿這點可憐的俸祿,隻怕人心要冷,就要鬧大罷工了。」

從前太醫院上下是已經習慣了秦院正做法的,秦院正又常年在太上皇跟前伺候,太醫們不敢招太上皇的怒火,一直不加薪也就罷了。可新人新氣象,你新院正上台,家裡還是皇商出身京中出了名的有錢,難道還不管管我們太醫院的經濟問題嗎?!

林薑感覺得出來,太醫院上下對她都有這種強烈期盼。

而喪儀上太醫院上下又超負荷工作了兩個多月,再不給些實在的好處,真要怨氣沸騰了。

林如海當即給了她個曲線救國的方法:「你作為新任院正,可以替他們要賞,但暫且不要提俸祿變動這樣的根本性大事。」

林薑撥雲見霧。

是啊,都是給大夥要辛苦銀子,換個名頭就是了!

彼時林如海繼續點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也就直說了:六部之中對你接任院正一職,是有些非議疑慮的。你若是此時就為太醫院眾人請命,知道的說你愛惜下屬,為太醫院上下著想,不知道的就要說你借國庫圖自己的虛名。」

林如海這話還是說的委婉了,政治上的攻訐,其實不分什麼知道不知道,甚至不分什麼正確和錯誤。隻要他們想批駁,就能閉著眼找出無數借口來。

「再等等吧。我會替你看著時候。」

有的事一定要去做,但卻不能急著做,事緩則圓。

而現在,林如海留下林薑,帶著欣慰笑意告訴她:「去做吧。」

朝野上下已經認同了她這位太醫院院正,且隨著皇上逐漸在推動各部的改革,年後更是大刀闊斧改了海運的總章程——太醫院此時夾在其中,也就不顯眼。

是時候在太醫院改革舊弊了。

秦太醫已經徹底告老數月,林薑這時候改革,不算是急功近利。

況且過年的時候,皇上給衛刃林薑賜婚的喜事剛出來,馬上又是皇上本人的萬壽節,天下大慶之時,她這時候給太醫院請命,也算是名正言順,不會落下個要邀買人心的名聲。

林薑起身:「多謝叔父,我這就回去寫折子。」

然後又笑:「等我寫完,還要妹妹給我潤色。」

林如海搖頭莞爾:「你們倆啊。」

自打上回聽說黛玉替周黎蘅改過作業後,林薑簡直是豁然開朗:對哦,家裡有個絕佳的輔導員啊。

之前林薑自己寫折子的時候,每次都為了措辭合宜,絞盡腦汁愁的都要揪幾根頭發下來,可對黛玉來說,落筆寫正式公文,就如同午睡後的消遣。

做了院正後,林薑一月要寫的折子,比之前一年多加起來還多,都是虧了黛玉在家裡替她代筆。

林薑把這歸結於遺傳的力量,

林如海的折子就總是被皇上誇贊。俱畫眉公公說,有一回皇上還把林如海上的折子當成範本給數十位大臣傳閱,讓他們以後就照這種條理規範、內容詳實的奏章來寫。

不要給他整個『折子三千字,兩千字在請安和瞎扯』這樣的事兒來,白耽誤他這位天子的寶貴時間。

皇上還冷颼颼威脅道:若是這樣愛寫虛話連篇的折子,朕就將你們送去守皇陵,日日給先帝們寫頌書。

黛玉在文風甚至字體上頭,都無限接近於林如海。

父女兩個某些時候的想法,也是如出一轍。

林薑走的時候,指了指林如海桌上的玻璃瓶:「叔父喝楊梅汁嗎?要是不喝就讓我喝了吧。」她喜歡酸的果汁。

今日見了艾大人的窒息驚魂,別說林如海本來就不喜歡酸的,就算喜歡也不敢喝了。

林薑收獲了兩瓶楊梅汁,告辭離去,準備回去草擬折子。

-

林薑的折子遞的恰到好處。

這是皇上揚眉吐氣過得第一個萬壽節。

從前他雖是皇上的名分,但太上皇的陰影籠罩在他頭頂,他的生辰過得總是走艱苦樸素流,生怕有一點僭越讓太上皇生疑。

今年卻是截然不同了。

要不是沒出太上皇一周年,皇上真想給自己大辦一場,好生感受下歌舞升平中,隻有自己獨立萬人之巔,不必抬頭看到龐大陰影的自由快樂。

不能大宴歌舞的遺憾,就化作了給臣子施恩的動力。

正所謂恩威並施,皇上自打正是執政以來,威已經攢了不少,趁著萬壽節,正好可以施一撥恩典。

林薑的折子就是這時候上來的。

經林薑草擬,黛玉潤色,林如海最終審核的折子,完美契合了皇上的心:林薑提出的給太醫院上下增長俸祿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有點少——正好留給了皇上施恩的餘地。

於是皇上大筆一揮:太醫院之俸二十餘年未動,其上下勞苦有功,如今按林院正所奏俸祿之數,於其上更加三成,犒太醫院多年辛勞。

一君一臣可以說是配合良好。

果然萬壽節前,太醫院上下集體接到了漲薪水的大喜訊,喜悅沸騰之意,充盈了整個三進的院落,人人都比過年還要歡喜。

人吃五穀雜糧,都是俗人,漲薪水絕對是人生幾大喜事之一。

哪怕對於不靠著俸祿吃飯的太醫們來說,也是件光榮喜事:這可是皇上萬壽節的恩典呢。從前國有大喜,朝野上下享受恩澤的時候,太醫院作為輔佐部門,就很容易被忽略。

這回卻是榮獲恩典,可見皇上看重太醫院上下,認可太醫院工作,可是對太醫院集體名望的提升都有好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醒日是歸時 我在西幻當文豪 惡毒女配人設崩了 在柯學世界直播克學 毒婦不從良 我靠文豪係統成為警界之星 劍修行為圖鑒[綜武俠] 渣了遊戲NPC後我穿進去了 遺物整理師 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